强烈刺激到曾国藩的奇才赵烈文,留下了哪些预言?

如题所述

曾国藩幕府之庞大,近代以来无人可及。其幕僚人才几乎涉及了当时所有传统领域的行业,如军政、粮饷和军工科技,而本文的赵烈文则擅长传统文化外,尤其专注于西方洋务,深度影响了曾国藩对历史走向的判断。


赵烈文

咸丰六年,坐困江西的曾国藩给老朋友刘蓉写信,第一次提起了赵烈文:“赵惠甫,顷已到营,英迈有识。”在曾国藩这里,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

这时赵烈文二十三岁,遗憾的是,由于赵烈文母亲病重,在军营只呆了不久便匆匆回了故乡。

五年后,赵烈文再度被曾国藩邀请进入幕府,正式成为身旁机要幕僚,由于对其高度重视,甚至经常派他到前线协助曾国荃,因此一人两用可知曾国藩对他的认可,在庞大的幕僚群中仅此一人而已。第二次入幕,赵烈文给曾国藩献上了一份大礼,不是别的,而是对“全球大势”走向的一次总结和预判,被曾国藩后来称赞为“识解宏远”的万言书。


赵烈文日记

赵烈文之所以决心要给曾国藩上书,发表长篇大论是因为看了几年不见的湘军大营后得出的感慨,认为这样的军队必然能够平定太平军。因为他所见到的湘军是“皆令赤足穿草鞋,营中无一人吸食鸦片者。”而曾国藩与士兵同样待遇,最后感叹“如曾公者,其人亦已千古矣。”

因此“万言书”产生的背后是赵烈文被曾国藩的人格所折服的原因。

对于赵烈文的具体工作分工,曾国藩更是独具一格,让他专门负责洋务工作,并且告诉他“可以游行自适”,就是不受任何形式的拘束。也正因此,赵烈文经过几天的思考,写出洋洋洒洒的万言书对世界大局走向给出了自己的全方位判断。


曾国藩真容

在上书中,赵烈文不仅预见太平军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指出太平军只能拖累我们而不能倾覆我们,捻军只能混乱我们,而不能真正的拖累我们,清朝真正的威胁将来或许会是西洋,未来清朝的祸患,没有比这个更让人感到紧迫的了。赵烈文还对中国与外国的国民性格和行为习惯做了认真比较。他说:清朝一向崇尚虚文,喜欢搞形式,不注重真正实效,外国人做事则很专精,所以成就很大。为此他提醒曾国藩:清朝的衰落不始于今日,而是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只有正视现实,承认落后,虚心学习,加强中外沟通,寻求自强之道,才能慢慢改变这一现状。”正是这种高屋建瓴的预判,深度影响了曾国藩对西方的认识。


江南制造局

在上书中,赵烈文还特别提出:用人一要包容兼收,必须用各种手段笼络人才,这样才能“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意思是兵荒马乱时节大家提着脑袋来为您卖命,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名利而来,如果没有这些,他们最终还会离开你。因此适当给他们以私利,才会最终被你所用,最终成就一件伟业。

正是这段话,解开了曾国藩始终不能理解的一件事,那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会背叛自己。原来当初他组建湘军后决心“不妄自保举,不乱用钱”,最终导致了“人心不附”,相反,胡林翼在这方面比他明显做的好,因此曾国藩开始大幅度调整用人政策和激励办法。一直到曾国藩去世,在他的推荐下,幕府官至三品以上者22人,其中总督四人,巡抚7人,至于道、府、县的官员更是不胜其数。要知道,这些人都是科举无望,最终走上了这个迂回方式进入大清的官员系统,而改变这些的正式曾国藩和他的幕僚们的整体战略考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