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为什么后来厚葬大太监魏忠贤?

如题所述

大明王朝传至第15位皇帝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大明王朝已走向边缘。对外辽东外患,对内文官、世家、阉党内斗,天启皇帝终日沉迷木匠工艺但其人不是傻子,他发现魏忠贤有能力,然后让魏忠贤掌了权。自从用了魏忠贤以后党争中和,大明王朝经济迅速提升。

天启皇帝朱由校((1605年―1627年)

为什么天启皇帝重用魏忠贤?因为魏忠贤有能力;魏忠贤是贫苦阶级出身,因家贫自宫进了皇宫做了太监,天启皇帝即位后提拔了他魏忠贤;魏忠贤开始在政治上展露,有人说魏忠贤结党营私,自称九千岁,对外只知魏忠贤,不知大明皇帝姓朱。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

魏忠贤做了什么?为何深得天启皇帝信任?魏忠贤掌权时期抵御了后金的多次入侵,支持孙承宗的推进战略,任用袁崇焕,毛文龙不断骚扰后金后方,从宁远到锦州的城池也在这一时期修葺一新,明军的火铳、战车、地雷、炸弹配备齐全,宁远、锦州城头装备了红衣大炮,关宁铁骑不需要裁员,军饷足量正常发放。各种军队军饷粮饷稳定,期间宁远大捷炮击努尔哈赤使努尔哈赤回盛京后不久去世,宁锦大捷多次重创皇太极,在朝鲜战场击退阿敏,使皇太极龟缩在盛京。

魏忠贤对天启年间税制的改革,恢复万历时期废除的工商税和海税,没有给农民加税,修黄河水道,河南遭灾时免除赋税,从内库拨款赈灾,搜刮江南士大夫为首的称东林党参与投资的垄断型企业这一举动极大触动了东林党的利益。魏忠贤掌权期间辽东将士齐心,海内咸平,农民安心劳作,袁崇焕称颂魏忠贤:从古内臣谁有出其右者,通侯之世赏宜也!

公元1627年8月天启皇帝朱由校在乾清宫召见内阁大臣、科道诸臣,下招说魏忠贤、王体乾对皇帝忠心耿耿可以用来商议国家大事。并且封魏忠贤的侄字魏良栋为东安侯。天启皇帝预感到自己来日不多,召五弟信王朱由检入卧室,命他继位,并且嘱咐他不要杀魏忠贤;次日,召见内阁大臣黄立极。八月十一日,朱由校驾崩。

崇祯皇帝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

公元1627年8月24日信王朱由检登基,年号崇祯。同年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十一月,便将魏忠贤发往凤阳安置,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最后上吊自杀了,朱由检诏令将魏忠贤肢解,悬头于河间府。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朱由检命大学士韩?p等人审定逆案,这才将魏忠贤的党羽尽数逐出,东林党人又得以进用。

有人会问为什么权宦魏忠贤九千岁为什么这轻松就被崇祯皇帝连根拔起?答案视乎很简单那就是魏忠贤没有反抗,因为他的权力是皇帝赋予的,只是他没有想到崇祯皇帝会听信东林党的弹劾。

魏忠贤死后东林党人得以重用多是江南士大夫阶层一直处于上流社会,其家族多以经商,素有天下金银,尽聚三吴之说。东林党人掌权后废除了魏忠贤一系列税收制度,加重农民赋税,精简驿站,加之这时期中原大灾无钱粮赈灾,1629后金大军南下京师吃紧,崇祯皇帝紧急调兵防守北京,甘肃边兵李自成所在部队随参将王国向京师进发,途经金县,兵士们要求发饷,因参将王国却克扣不发又或者根本没有军饷于是,在榆中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被杀,兵民发动了兵变。

袁崇焕忙率兵护卫京师。袁崇焕驻军城外,与后金军鏖战,袁崇焕有派遣任守忠率领五百人用火炮轰打金营,后金军撤退,京都之威遂解;但后金军退兵后,朝中大臣却有很多人认为是袁崇焕放清兵入关,于是纷纷诽谤袁崇焕与后金军有勾结,朱由检对此也很怀疑。此时后金军也设计离间,说袁崇焕与后金军有秘密约定。后以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定袁崇焕死罪,1630年8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