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今社会学生只会说普通话而不会说方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2-24
其实方言嘛,虽说有特色性,但不具备统一性,甚至有的地方的方言过于复杂,让人难以听懂,所以我觉得普通话才是最标准的语言,如果你是南方人,你和外地人用你的家乡话,他们未必能听懂,但普通话基本人人都能听懂,所以普通话已经是最标准的语言了。
第2个回答  2020-04-07
普通话社交的社会语言,当然都要去说,这是社交环境的体现。但是家乡话是家长社交的语言,回到家里都说家乡话。 城市生活的青老一代都是这样,新生代的在遗忘这种语言传承。希望能够在家长的教育下,让下一代能记住我们的家长语言!
第3个回答  2020-03-30
普通话和方言势如水火吗?
答案是否定的
越来越多的例子表明,除了学历、能力等硬性指标,普通话的标准与否成为了影响现代青年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过方言文化的传承薄弱也成为一个愈渐明显的社会问题。方言作为一种生活语言,在一定的地理,文化环境中产生,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蕴,而这往往是被人们忽略的部分。
学说普通话 挖掘方言魅力
如“茄子”一词,但在兰溪方言中,人们称它为“落苏”。据考证,兰溪市地处江浙一带,在历史中隶属于吴越地区,宋代文豪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中“《酉阳杂俎》云:茄子一名落苏。今吴人正谓落苏。或云钱王有子跛足,以声相近,故恶人言茄子,亦未必然。”根据陆游的记载推测,“落苏”的故事更可能发生于“五代十国”的吴国,本意为妃子怀中孩子帽上的漂亮流苏,这一称呼体现了茄子的体态之美。
方言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本就是一门雅俗并陈的艺术。
我们推崇普通话,但并不意味着否定方言。
方言作为一种生活语言,
在一定的地理,文化环境中产生,
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蕴。
不管是普通话
还是方言
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第4个回答  2020-02-24
一、推广普通话是国家教育部的重要工作,经过近30年的努力,现在学生基本上都能讲流利的普通话,曾经因为方言造成的交流困难的问题基本解决,这是社会的进步。
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言”逐渐退出沟通交流的主阵地,一方面是社会进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保护好“方言”,一旦方言完全消失和失传,将对我国文化传承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三、在讲好普通话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传承好方言。
第5个回答  2020-02-24
我一个上海人,就几天成90后的80后,表示就以前在学校都因为说普通话,结果导致现在脱口而出(交流)都不怎么说上海话~ 每次工作面试或者跟陌生人说话,人家都以为我不是上海人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