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难找工作了呢?

如题所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水平越来越高,学生家长对于教育方面的投资也越来越高。学生在顺利度过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有一半的同学将会顺利升入高中,而另一半的同学由于分流制度则只能进入职业中学。

但是所有同学都拥有高考的权利,而在高考过后,成绩将直接决定每一位同学能够进入哪种水平的大学。国内大学除了清华和北大以外,还有985大学、211大学以及双一流大学。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能够考上这些大学,必然能够迎来一个光明的未来。

现实与想象往往截然不同,许多985、211大学的毕业生,也难逃找工作的压力,因此大部分学生只有选择考研或是出国留学,来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以及专业能力。而有些专业必须要拿到博士学位以后才能够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

俗话说得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多数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而就业的问题是最首要的难题。大部分同学读完大学基本是读了16年的书,而研究生同学则又多读了3年,寒窗苦读将近20载,毕业之后却还是难以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实际上,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社会现实,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学生本身。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会开始比较放松,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经验的积累方面都会显得比较松散。

但是同学们需要知道的是,大学生活实际上是你步入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能够更好地运用大学四年,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且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大学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在这期间你应该学习如何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快速的提升自身努力,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最后就是如何提高个人的办事水平。

不过当代大学生几乎都会将这四年白白浪费,在毕业之后,很难融入社会,因此也很难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至少在毕业之前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基本的规划,设定一个长期目标和一个短期目标,一步一步的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说起就业趋势,就不得不提到近些年来体制内工作的热潮了,近些年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越来越多,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不少学生为了能够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纷纷选择考公、考编,这些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是胜在工作性质稳定,福利待遇比较好。

而比较各类编制内工作,教师岗位成为了最热门的工作岗位,教师这个行业既稳定又体面,相比于其他工作,多出一个寒假和一个暑假。在如此舒适的工作环境之下,即使工资待遇一般也可以忍受。

但是教师的薪资水平实际上也会按照地区、教师等级等等进行区分。例如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等,教师的工资待遇也会比较高,但是在我国的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教师的薪资水平的确比较低,而在一些村镇,一名小学教师每个月的工资大概也就2000-3000元左右。

以上海为例,一所普通高中当中的老师每个月的工资大概在1万元左右,最终老师可以拿到手的工资,是基本工资加上绩效工资。但是老师的主要工资来源是绩效工资。

一位乡村教师每个月的工资是2600元,扣除五险一金之后,能够到手的工资只有2000元,是普通高中老师的五分之一。相信不少人看到这个公司差异之后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同样是老师工资的差异竟然会如此之大。

除了地区影响以外,名牌大学当中的教授每个月的工资也是相对比较高的。一位一线城市985大学当中副教授到工资,看得人们目瞪口呆。这位副教授的薪资已经达到了常人工资的两倍之多,而他的公积金也达到了3500元。

实际上在大学当中能够晋升至教授职称,除了每个月的工资,学校还会发放科研基金,以及授课费用等等。但是想要进入985大学当中工作也是非常困难的,首先需要你拥有博士学位,并且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讲解能力。一般高校在引进博士生的时候,也会给出高额的引进费用,大概在40万到150万不等。

现如今学历对于每位学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高学历基本上可以对应高收入,而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追求,也是我国正在不断进步的表现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