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泰斯公式确定水文地质参数常用的方法

如题所述

泰斯公式既可以用于预测,也可以用于求水文地质参数。当参数已知时,可以进行水位预测或在允许降深的条件下预测井的涌水量。现仅介绍几种常用的水文地质参数求取方法。

(一)配线法

1.原理

对式(4-1)和式(4-2)两端取对数

地下水动力学

上式右端的第二项在同一次抽水试验中为常数。因此,对于定流量抽水,在同一双对数坐标系中,

曲线与标准曲线

在形状上应是一样的,只是坐标在纵横方向上产生了

位移。将两曲线拟合,任取一匹配点,并记下其对应坐标值,代入式(4-1)及式(4-2)即可求参数。这种方法称降深-时间距离法。同理还有降深-时间法、降深-距离法。

1)降深-时间距离配线法:在双对数的坐标上绘定s-t/r2曲线,该曲线的形状与

标准曲线相同。因此,保证两坐标彼此平行并使两线重合,在曲线上或曲线以外任选一匹配点,记下对应坐标,带入上式即可求取参数。

2)降深-时间配线法:利用观测孔不同时刻的降深值绘制s-t曲线并与W(u)

标准曲线拟合;取一匹配点,并记下坐标值[s],[t],[W(u)],

,将这些值带入式(4-1)可求参数。

3)降深-距离配线法:当有3个以上观测孔的实际资料时,可取t为定值绘制s-r2曲线并与

标准曲线拟合;取匹配点记下坐标[s],[r2],W(u)],

,带入上式求参数。

2.计算步骤

现仅讨论降深-时间距离配线法的计算步骤。

1)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

标准曲线(附图1);

2)在另一张同模数透明坐标纸上绘s-t/r2曲线;

3)在保持对应坐标平行的条件下使两曲线重合,如图4-5所示。

图4-5 降深-时间距离配线法

4)在曲线上或曲线外取匹配点,记下点的对应坐标:[s],[t],或[t/r2],[W(u)],

,将这些值带入式(4-1)和式(4-2)分别计算参数。

导水系数

;储水系数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提高计算精度,缺点是:抽水时间不能过短;对是否拟合不同的人判断可能不同,可能影响精度。因此要求:实测曲线应出现弯曲以便拟合;在分析试验数据时应结合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判断是否存在边界影响。

【例题4-1】承压含水层有观测孔抽水试验,稳定流量Q=60m3/h,4个观测孔的资料列入表4-2中,用配线法求参数。

表4-2 观测孔资料

解:为了比较全面地利用试验资料,选用降深-时间距离(s-t/r2)配线法求水文地质参数。

1)利用表4-2中资料计算s和t/r2值,并在同模数的透明双对数坐标纸上绘s-t/r2曲线。

2)在保持坐标彼此平行的条件下使s-t/r2曲线与

标准曲线拟合,见图4-6。

地下水动力学

3)在曲线内外取任意点并记下坐标:

[W(u)]=1,

,[s]=0.54,[t/r]=0.0025,代入式(4-1)和式2(4-2):

地下水动力学

【例题4-2】根据例题4-1中观15孔资料,利用降深-时间配线法求水文地质参数。

其求解如下:

1)利用表4-2中资料,绘制s-t曲线,如图4-7所示;

图4-7 s-t配线法

2)将其与标准曲线

拟合,方法同上;

3)取匹配点并记下其坐标值:

地下水动力学

t=85min;

4)将上述坐标值代入式(4-1)和式(4-2),得:

地下水动力学

(二)雅各布直线图解法

1.当u<0.01时,用式(4-4)求水文地质参数

地下水动力学

该式表明s与

呈直线关系,

为直线斜率。

2.用直线图解法求导水系数T

1)导水系数

,式中i为直线斜率。

2)求储水系数μ*:直线在s=0时的截距

,将此值代入式(4-4):

地下水动力学

以上是利用综合资料(多孔长时间观测资料)求参数,称为

直线图解法。同理,由式(4-4)可以看出,s-lgt,s-lgr同样呈直线关系,其直线斜率分别为

1)s-lgt关系曲线:当只有一个观测孔时,由上式可看出s-lgt呈直线关系,可用直线斜率求T,利用直线延长交于横坐标t0点,可求μ*

2)s-lgr关系曲线:当有3个以上观测孔时,由式(4-4)可得s-lgr呈直线关系,直线斜率为

。由斜率求导水系数,再求储水系数。

直线图解法的优点是可避免配线法的随意性,但缺点是必须满足u<0.01,最大为u<0.05。因此,当r较小t较大时求得的T,μ*正确;因抽水时间短、直线斜率小、截距值小而导致所得T值偏大,使μ*值偏小。

【例题4-3】将例题4-1的资料用

直线图解法求水文地质参数。

解:1)由表4-2资料绘制

曲线,如图4-8;

2)将直线延伸交于s=0上截取

=0.00092;

3)求直线斜率i:取横坐标上一个周期相对应得降深值Δs,则i=Δs=1.36;

4)代入有关公式计算得:

地下水动力学

0.00092/1440=2.78×10-4

地下水动力学

(三)用水位恢复数据求参数

当抽水进行到tp时停止,观测恢复水位。那么,当t>tp时刻剩余水位降深s′(原始水位与停抽后某时刻水位差)可看成是:

1)继续以Q定流量进行抽水到t时刻,

2)从tp到t,即t-tp=t′这一时段,以Q的流量进行注水。

将两者叠加则有:

地下水动力学

时,上式可改为:

地下水动力学

式(4-15)表明,s′与

呈直线关系,其直线斜率

。因此,利用水位恢复资料绘制

曲线,亦可求水文地质参数。

1)求含水层导水系数:

2)求含水层储水系数μ*:若已知停抽时刻的水位降深为sp,停抽后任一时刻水位上升值为s*,那么

地下水动力学

s*

也呈直线关系,其斜率

代入sp

地下水动力学

地下水动力学

利用式(4-17)可得μ*=T/a。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