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湘军,左宗棠因何总与李鸿章和曾国藩过不去?

如题所述

熟悉晚清历史的读者都知道,李鸿章和左宗棠这两位大佬素来不合,经常掐架,凡是李鸿章坚持的事,左宗棠必然要唱反调,反之亦然。其中塞防和海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实,早在他们在曾国藩幕府时,两人的关系还不错,那后来他们又是如何闹翻的呢?



左宗棠入曾国藩幕府时,与李鸿章一样,都受到曾国藩的器重。早年在湘军,左宗棠驻地与曾国藩大营相距数十里,每次来,曾国藩总是要设宴招待,并戏称“大烹以养圣贤。”左宗棠能吃而善谈,每次来也不把自己当外人。入座则杯盘狼藉,遇到大块肉食,便动手撕扯,旁若无人。

左宗棠是有名的杠头,遇事爱抬杠,每抬则必争上风。有时,较真起来,怒目而视,仿佛要打架一般。他与曾国荃、李鸿章等人经常抬杠,彼此较其劲来,互不相让,言语冲撞,难免伤及和气。此外,左宗棠形事张扬,为人刻薄,这也不为李鸿章所喜,但李、左此时在表面上还能维持。



真正让他们不合的是在1864年。晚清中兴名臣,按排序应该是曾、胡、左、李。无论是年资还是其他,左宗棠似乎都在李鸿章之上。但到了1864年,淮军后来者居上,李鸿章的地位已有超越左宗棠之势,这让争强好胜的左宗棠心里很不舒服。

金陵会战,朝廷屡次下旨让李鸿章援助曾国藩,可李鸿章碍于曾氏兄弟的关系,一边按兵不动,一边南下图浙。这一来,等于把手伸进了左宗棠的地盘,左宗棠岂能容忍?他参劾李鸿章“越境掠功”,李鸿章自然不承认。两下打起嘴仗,你来我往,怨恨的种子从此埋下。

刘秉璋后来说过一句大实话,他说:“李文忠与左文襄皆当世之英,两强相遇,各不相下,久之遂生意见。”这话说得精辟之至。



从左宗棠和李鸿章闹翻的原因来看,说到底都是互相不服气,尤其是嘴上各不相让,最终伤了和气。史料记载,一日某公请客,李鸿章和左宗棠都来了。席间,李鸿章说:“非翰林不入相,左公伟业盖世,封侯封公,我不敢望,惟有大学士一职,恐怕要让我一筹。”

按清制,大学士必由翰林提拔。李鸿章是翰林出身,而左宗棠是举人。李鸿章知道左宗棠不服自己,故有此言,其意是在挖苦左宗棠。

另外笔记记载,剿灭太平军后,李鸿章与左宗棠闲谈论功。李说:“你别尽自夸张了,死后谥号不能得一‘文’字。”谥号,乃死后封号,按定例,非进士翰林出身,不得谥“文”字,这句话同样也是在刺激左宗棠。左听后默然,半天答不上话来。



俗话说的好,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李鸿章的话无疑是在揭短,触及左宗棠的痛处。左宗棠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考中进士。他二十岁中举,偏偏此后三次会试都铩羽而归,不禁心灰意冷。此后,他一见到进士就不舒服。后来做了陕甘总督,便重举人而轻进士,有进士翰林来见,他也没好脸色,言辞中多有讽刺。

不过,李鸿章未免太过自信。他说左宗棠是个举人出身不可能会拜相,死后不得谥“文”这两件事都失算了。西征大捷后,左宗棠被调任军机处任军机大臣,同时还封东阁大学士。再者,左宗棠死后,朝廷念及他的丰功伟绩,破例给了他“文襄”的谥号。尽管李鸿章的话最终没能应验,但在当时却让左宗棠大受刺激。



此后,李、左二人不合已是尽人皆知的事情,在剿捻过程中,他们就因为互不信任,导致合作失败。在其后的塞防、海防之争中又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或许他们应了那句古话“一山不容二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4
因为三人之间性格不合导致,而且左宗棠少年成名却科场失意,对科举出身的官员有些偏见,所以对李鸿章和曾国藩也存有偏见。
第2个回答  2020-09-16
因为慈禧在暗中挑拨,就是要让这些汉臣相互制衡,不然睡不着觉的就是慈禧了。
第3个回答  2020-09-24
一、左宗棠科场的失利让他对科举出身的官员有极深的偏见。尽管年少成名,但是左宗棠的科举之路去步履维艰,与李鸿章和曾国藩这样顺利的科举做官相比,左宗棠经历的苦难太多,因此他觉得这些科举出来的官员都没什么真才实学。
二、时局所迫,更多的是演给朝廷看。当时正处于清末时节,整个湘军在平叛太平天国等起义运动的时候立下汗马功劳。如果他们三人选择同心协力,不满会被朝廷怀疑有勾结叛乱之心,所以为了能够保住自己地位和性命,他们表面上必须展现出互相势不两立的局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