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实施有效讨论

如题所述

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课堂教学中的讨论便是历史课堂上经常可以见到的师生互动方式,这种课堂形式的采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也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日常教学课堂中,一些教师由于过于重视新的学习方式,不明确自己的角色意识,使课堂讨论更多地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了过多、过频利用课堂讨论的局面,用“满堂论”代替了“满堂灌”,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那怎样合理地组织学生讨论,我认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精心设置题目
题目是课堂讨论成功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讨论题目。
首先,题目要难度适中。教师选择的讨论题难易度要高于全班的平均水平,如果难度太低,讨论就失去了意义;如果难度太高,就脱离了实际。教师应使讨论的问题处于学生认知的“接近发展区”内,这样既有一定的讨论价值,又让学生能够接受,从而达到课堂讨论的最佳效果。
其次,题目要新颖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在讲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洋务运动中,中国主要向西方学习,主张‘自强’‘求富’,追求‘发展’,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改革开放后,中国同样是追求‘发展’,中国富强起来。因此有人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不适合中国近代,只适合中国的现代。你是怎样看待这个观点的??”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学生能感觉到问题角度的新颖,也就比较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展开积极的讨论。
第三,题目要具有价值。组织讨论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必须要富有启发性和争议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课堂讨论的活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了《火烧圆明园》后,可以让学生讨论:圆明园要不要重建?为什么将废墟留在那儿,那不是国耻吗?这一问题的提出,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赞成重建的提出自己的想法:重建可以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反抗外侮的决心,可以展示中国优秀的建筑艺术……不赞成重修的也纷纷陈词:废墟可以让国人更清醒地面对历史和现实,可以揭示侵略者的丑恶的嘴脸……还有学生建议新建的圆明园应建在毁灭的圆明园旁边,让“金碧辉煌”与“残垣断壁”共同印证那段历史。
二、把握讨论时机
能否把握好课堂讨论的时机,直接影响着讨论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讨论的时机必须选择在:
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时。教学内容总存在主次之分,课堂上必须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主要问题。围绕教学重点组织讨论,往往能使学生形成深刻的体会,使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认识更深刻。
扩展深化和拓宽视野时。某些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接受能力予以扩展和深化,拓宽视野,发展思维。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章,围绕大战的爆发、扩大、转折、胜利进行学习,最后可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爆发?
学生精力处于“低谷”时。教育心理学理论证明,课堂开始后10分钟,学生思维还未进入最佳状态;最后15分钟,学生大脑疲劳,注意力易分散。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两段时间里积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注意学习活动的多样化,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提出蕴涵学生创新、思维空间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学生迅速简明回答问题,学生注意力会马上集中,很快转入兴奋状态,个个跃跃欲试,思维被迅速推向高潮。
学生见解产生分歧时。在课堂讲授和练习过程中,难免有学生对某些内容发生理解偏差,见解分歧,教师应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对一些普遍性问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甚至展开争辩。然后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统一见解。
三、追求“讨论”实效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往往一宣布讨论或者是探究开始,学生便开始大声讨论。在课堂上,你根本听不到学生在说些什么,说的内容与学习有关还是无关。讨论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再问几个问题,算是结束。有的学生搞“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故作沉默状,有的“你争我夺”,谁也不听谁,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实质上没有认真思考,更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因此,课堂讨论要讲究实效,追求最佳的讨论效果。
一是要始终关爱和信任学生。教师要对课堂讨论认真组织,科学管理,始终关爱和信任学生,倾听其意见,弄清其思路,鼓励其自信,取得最好的讨论效果。在讨论中,由于学生之间各方面的差异悬殊,有的学生对问题的阐述侃侃而谈,而有的同学沉闷寡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褒贬要适度,对表现好的同学的表扬要适可而止,对持有不成熟意见的同学不能给予轻率的否定,更不能压抑学生的个性,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阅历等因素剖析,来正确对待学生认识问题的片面性,对其主动表达的勇气和可取之处给予一定的肯定,对学生不成熟的或错误的发言,教师还要以诚挚耐心的态度去点拨、启发、辨析,使其积极主动的接受正确的观点。
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是平等的教学,民主的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应是面对全体学生,全员参与,课堂讨论尤为如此,教师必须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讨论的活动中来。遗憾的是,我们现在有些课堂上,往往就是几个尖子生在发言,在讨论交流,而其他的人只是象征性的讨论,参与的意识不强。所以,教师在选择讨论的方式时一定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教师要把讨论的内容按层次分开,照顾到各类学生,这样既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又符合促进全员参与、争取大面积丰收的宗旨。
四是要和学生共同参与。课堂讨论的关键是教师参与。课堂讨论不是只有学生参与、教师旁观,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和调控,课堂讨论将会变得杂乱无序,甚至盲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已从传授学生知识,告诉学生“真理”,转向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做好顾问和参谋,做一位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必须介入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教师要及时给以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其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讨论结束前,教师还要作为一名阐述者补充完善学生的观点,作为一名总结者,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引导学生对讨论进行回顾,既有把正确的结论凸现出来,又要肯定学生讨论中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