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围城》写作背景

如题所述

但凡重要的艺术作品,同时有几层意思,《围城》也不例外。从一个层面上说,《围城》有自传色彩。钱钟书同小说主人公方鸿渐一样,出身于中国的一个书香门第,1930年代去牛津和巴黎留学,1938年初回国。与方鸿渐不同的是,钱钟书是位成就斐然学者,中、英文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得牛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内容是17、18世纪英国文学作品中对中国的描写。但同方鸿渐一样,抗战初期钱钟书在中国内地教过书,其同事是来自上海和北平的流亡学者,在西南的昆明市合力兴办一所大学。在昆明和湖南的一所大学短期教书之后,钱钟书回到上海(1941年),在上海教书、写作,直到抗战结束。
围城》第三个层面说的是中国知识分子,说到当时因过推崇西方文学和美学而带来了恶果。钱钟书认为,中国的正统因此而受到侵蚀,儒家道德体系分崩离析,本来已经面临困境的中国文化更是雪上加霜。在这个问题上方鸿渐倒是过错可言,他的谦词是自己所知甚少,对文化事宜不好妄加评论。但方鸿渐周围的朋友同事却毫无顾虑,都是些装腔作势、自命不凡的所谓学者。《围城》的某些章节说的就是这些人自吹自擂,贻笑大方。方鸿渐旅途中遇到不少人,他们很像当时文学界和学界的某些角色。但钱钟书自己在小说前言中恳请读者不要把《围城》当作一部影射小说。

参考资料: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7929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1-24
1,《围城》
看过《围城》的人,有印象的话应该记得书名源自于法国的一句谚语。反正你我大家都看不懂法文我就不抄出来了。译成中文是“被围困的城堡”,借苏文纨的口引申解释成“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记忆力超强的话会记得后面还有一句“鸿渐,是不是?”,看到这里大家都变成鸿渐,有的摇头有的点头……
《围城》原文对法国谚语的解释就是如此。但据《破围》的作者钱定平所考——“英、法、德文里均无此说。”
这么一来就有意思了。要么是钱钟书杜撰;要么就是钱钟书博闻强识,识他人所不识。两种可能对钱先生都毫发无损,但个中意思却值得玩味.
“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去”的“围城”状态是对婚姻、对生活的一种阐释,更可以看成是人性的一面。
但对于“围城”解释却不当这一种说法。
《围城》日文版的其中一个译者叫中岛长文,他当初到钱家拜见钱钟书先生就问起了“围城”来历,钱钟书从书柜拿出一本《史记会注考证》,翻到一段话给他看:“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若围城之中而不去也?”这是《鲁仲连义不帝秦》中的一段话,这个典故很多选集都录有,手头上有《战国策》、《史记》、《古文观止》就能翻阅到这个故事。故事讲赵国国都邯郸遭到秦兵围困,魏王派人来让赵国尊秦王为帝,以此解困;鲁仲连知道后就费尽口舌,道清其中厉害关系主张抵抗到底。鲁仲连让魏国来使不再有劝降之念。不久,魏公子无忌夺了魏国将军兵权,击秦救赵,解了这围城之困。
和钱钟书写《围城》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故事的意思就明显了,《围城》写于44、45年,当时中国还处于抗日战争时期。
所以说这个“围城”不但来历不同,意思和现在《围城》流行的理解也是有所出入。流行的“围城”是对婚姻对人生的一种寓意,现在这个是“解困围城”,除了婚姻、人生的解困外,还有“国难当头,饱受侵害”这个尚未解决将要解决的问题隐在里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