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爱上阅读

如题所述

合格父母的金牌课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什么时候培养孩子阅读能力?

著名的教育专家朱永新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阅读史。

热爱阅读的孩子格局会更大、心胸会更广,孩子可以从书籍中收获丰富的人生经验,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家长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时间最好是在6岁之前,因为这个阶段是孩子养成习惯的关键期,阅读能力也不例外。孩子3-5岁的时候会对书籍和于都产生很大的兴趣,同时,由于孩子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们很喜欢听妈妈讲故事,从书籍中寻找答案,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所以,家长们要趁这个机会去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与习惯,让他们爱上阅读,不过,我们从孩子3岁之前也可以接触阅读,我们可正准备绘本或者是翻翻书,让孩子玩营造出阅读的习惯。


阅读究竟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呢?

1、让孩子懂的更多大道理

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这句话中我们都能够体会到,通过阅读书籍的方式可以给多大的帮助,日常生活中,家长若经常让孩子读书,哪怕是小小的绘本,孩子也能够从中获取到知识,丰富自己的见闻,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懂得更多的大道理。


2、增加知识

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你所看到的东西会直接的传递到你的大脑中,如果复习几遍便能深刻的记住,而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你看到的知识就会派上用处,只有你掌握的知识越多,那么你解决问题的方案就越多,你准备的也越充分。

除此之外,通过阅读还能够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因为经常约的孩子会令大脑和口头表达建立关系,并且词汇量也会逐渐增加,随着词汇量的积累,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越强,慢慢的就可以促进孩子语言发展。


3、提升注意力

注意力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往往孩子越专注,做事就会越认真。

注意力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更是学习必备的能力,往往注意力强的孩子,他做起事情来会更加认真,而且培养孩子注意力我们就可以从阅读开始,因为通过阅读的过程,孩子很容易被书籍中的知识吸引,从而会集中注意力去观看。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3个技巧

1、为孩子挑选合适的书本

家长们想要培养孩子阅读习惯,首先你就要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书籍,比如1岁左右的孩子,家长可以选择黑白卡,一张一张教会孩子一些知识。等到孩子一两岁之后,我们可以选择简单的绘本书籍,因为这段时间的孩子对于图画是很好奇的,绘本正好适合儿童阅读。

等到孩子年纪年龄大一点,你就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复杂程度高的书本让他们阅读,只有当孩子能够看懂手中的书籍,他们才能够爱上读书。


2、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的选择

当孩子年纪比较小的时候,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他们看书的时候往往会不认真、没有耐心,每本书籍只会简单的翻几页,或者直接上嘴开始咬了,因为这时候的孩子对于阅读还没有系统上的认识,家长们千万不能用成人的思想去要求孩子,以免孩子出现厌恶的心理。


3、对孩子的兴趣方向进行培养

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家长们可以看看孩子对于哪些书籍感兴趣,或者对哪类书籍有明显的爱好,家长不能总自己认为孩子应该去读什么书籍,而是尊重他们的选择,这样孩子才能有读下去的理由。

第2个回答  2018-05-18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爱上阅读

01 给孩子读书听

当孩子还处于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读书、念诗给他听。文字的韵律,配上妈妈温暖的声音,真的能成为孩子潜意识里最初的印记。

其实越早使用这种方式越好,用来进行胎教也是可以的,历史上周文王的母亲就是这样,结果周文王生下来就很聪明,能够“以一而识百”。

02 家中有数书

家里没有几本书,怎么能引导孩子喜欢读书?所以让孩子的身边堆满书,或者单独给孩子设置一个读书的小天地,准备很多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儿童书籍,使孩子可以在自己的领地里,快乐地读自己想读的任何一种图书。

03 父母陪读

孩子最强的能力是模仿,父母的行为和习惯,都会无形地影响到孩子,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

父母如果不读书,经常看电视、玩游戏,有事没事拿着手机刷朋友圈,家里就没有读书的氛围,孩子自然也不会喜欢读书。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应该放下电子产品,和孩子一起读书。

04 常去书店

“常在书店逛,自然沾书香”。带孩子进书店,让孩子徜佯在书的海洋中,通过书店的环境感受读书的气氛。

书店里图书齐全,总有一种书是孩子喜欢读的。在这里,不用教他们,他们自己就会翻开来读,这对吸引孩子对书产生兴趣非常有帮助。

05 兴趣优先

阅读不能强迫,要适当引导。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书籍。

有的父母以自己的判断,或者按照别人的经验,以及流行的看法来为孩子选择书籍,是非常不可取的,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孩子容易产生兴趣。

06 户外读书

读书环境可以挑选,也可以与其它活动结合起来,比如把读书和有趣的户外活动联系起来。

带着孩子到户外玩耍,在帐篷里读书,在吊床上读书,在小船上读书,一切能给孩子新鲜有趣体验的阅读活动都是孩子想要的,创造更多这样的机会,有利于孩子爱上读书。

07 说说看法

孩子逐渐长大,对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这时候鼓励孩子读书后说出自己的看法,父母也可以参与讨论,但是要接受孩子所说的一切。这样,孩子能逐渐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自主思考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08 掌握阅读方法

为了让孩子保持恒久的阅读兴趣和读书热情,就必须指导孩子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例如:精读、略读、跳读;朗读、默读。

对于不同体裁的读物还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对于经典的读物要精读,对于故事类读物要略读,为了寻找某些资料时可用跳读。优美的诗歌和散文适用朗读,较为深奥且逻辑性较强的文章适宜默读。

09 联系实际

将孩子的阅读经验融入生活,也要带孩子旅游,见见世面,读读无字书。

比如看了关于恐龙的书籍,就带孩子到博物馆看看恐龙的化石;读过《水浒传》,不妨带孩子去“水泊梁山”看看,让读书与实际相互印证一下。这样更能启发孩子思考,毕竟孩子读书最终是为了把握现实生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5-28
当孩子还处于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读书、念诗给他听。文字的韵律,配上妈妈温暖的声音,真的能成为孩子潜意识里最初的印记。家里没有几本书,怎么能引导孩子喜欢读书?所以让孩子的身边堆满书,或者单独给孩子设置一个读书的小天地,准备很多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儿童书籍,使孩子可以在自己的领地里,快乐地读自己想读的任何一种图书。孩子最强的能力是模仿,父母的行为和习惯,都会无形地影响到孩子,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
第4个回答  2018-10-19
孩子应该读什么书,主要依据孩子的阅读水平而定的,小学年级的孩子水平差别还是挺大的。
1-3年级的孩子已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为主,这个阶段的孩子识字能力有限,所以在书籍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带拼音的。

推荐《忙忙碌碌的一年级》、《酸酸甜甜的二年级》

孩子刚上学时,家长就是“紧急救火员”,要么孩子不想去上学了;要么孩子哭着回家了;要么就是老师打电话告状了……总之,好像有操不完的心。
但孩子读过《忙忙碌碌的一年级》之后,家长们的第一反应:遇到问题他们会自己解决了;不再状况百出了;好像每天都会有进步……总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孩子长大了!
《忙忙碌碌的一年级》帮助小学低年级孩子成长,每个刚上小学的孩子都需要读一读。

3-6年级孩子阅读层次加深,我认为要增加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面对古文方面,我家孩子最喜欢这套书,看起来通俗易懂。

老子、孔子等古代大学问家名篇名句;
简短而优美的古代美景小文;
……
本套书精选了最好读、最有趣的小古文,不但是小朋友入门文言世界的最佳选择,而且还能帮他(她)打下一生受用的中国文化的根基。是非常适合小学生的课外读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