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和意识的区别

如题所述

1、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列宁的物质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3、物质和意识的区别
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回答完毕,若有价值,请予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6
一、意识的产生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物质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的环节:
(1)无机物的反应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3)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更是社会的产物。
(1)社会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2)社会沟通的需要产生了语言。社会劳动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必要,从而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提供了思维的工具,促进了抽象思维的发展,使人脑具备了能动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大大促进了意识的发展。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与劳动一起,成为意识产生的决定力量。
意识是物质世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起源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二、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载体,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现代科学对意识活动的生理机制的研究证明:意识的产生过程不仅与生物电的传递过程一致,而且也与脑化学物质变化的过程相一致。这些都说明,人脑的生理活动是人的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人脑受到损害,就会阻碍脑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人的意识活动也将受到影响,甚至失去机能。这些都说明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人脑的机能。
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人脑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只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通过传导神经传达到大脑,使人脑对客观事物做出反映,才会产生意识。如果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产生反映。人脑只是一个加工厂,没有原材料,大脑就不能加工出任何产品,不能进行意识活动,不能产生出意识。所以,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其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的形式则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一方面,意识是客观事物经过加工之后在大脑中的反映;另一方面,在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受到反映者个人的心理素质、知识水平、立场、观点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甚至根本相反的认识和观念。正因如此,也就有了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区分。正确思想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思想则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归根结底,任何思想和观念,都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
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就是意识的本质。这进一步表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证实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