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1280到1314年的详细历史以及1314到现在的历史概况

因为我看了勇敢的心,想了解那段历史

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颠。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王权遭抑制。1338年至1453 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英国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胜利,它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长期处在欧洲主流文明之外的岛国,第一次以强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了声音,并迅速进入世界海洋霸权和商业霸权的争夺中心。 1603年,80岁的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了。为了避免政治联姻伤害国家利益,女王终生未婚,孤独地走完了一生,却留下了一个国力日盛、处于上升态势中的英国。 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1649年1月30日,一个晴朗的冬日,宴会大厅前的广场上,凌晨就聚集了上千位伦敦市民,悲伤、恐惧、兴奋、茫然这些互相矛盾的表情,挂在他们的脸上。在难以控制的焦灼中,他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查理一世。 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6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从1588年战胜西班牙的大海战,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在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一方面调整内部制度,一方面积极对外扩张。百年时间的积蓄之后,英国人开始释放自己的能量。光荣革命前后的英国,人口大量增长,商业和手工工业迅猛发展,对外贸易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计民生。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 1763年,通过英法七年战争,英国才将挡在自己面前的法国和紧跟法国的西班牙暂时搬开。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己最著名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727年,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牛顿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815年,英国人打赢了一场震动世界的战争,英国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1272年亨利三世去世,其长子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在位,1239-1307)即位。他参加过十字军,在位期间征服了威尔士,封长子爱德华为威尔士亲王,以后英国的王储都要先被封为威尔士亲王。《大宪章》在他统治时得以完善,他创建了“模范议会”。为征战的需要,他改革了英国的军制,组建了一支装备精良的重铠骑兵,并使长弓兵成为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个高,得名“长腿”,他就是《勇敢的心》中的那位英国国王。1282年,爱德华一世占领爱尔兰。这以后,爱尔兰人起义就没断过,直到1536年和1542年颁布的联合法令才把英格兰与威尔士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统为一体。当苏格兰国王法比西斯二世打猎时意外死亡后,苏格兰陷入一场继承人危机,当时有继承权的是一位远在北欧、被称作“挪威少女”的十四岁少女,这位小姑娘在归国途中因海难而亡。与“挪威少女”血缘较近的罗伯特•布鲁斯和与法比西斯二世血缘较近的另外一位贵族展开了争夺王位的斗争,爱德华一世采取了与法国国王类似的策略,他支持势力相对弱小的另外一位贵族去打击势力强大的罗伯特•布鲁斯,开始侵入苏格兰。苏格兰贵族与平民的起义此起彼伏,爱德华一世对此采取了强硬的手段。

1293年,英法两国的水手在英吉利海峡发生冲突,导致马赫海战。当时的法王腓力四世迫使英王爱德华一世作出了象征性的让步,1294年,爱德华一世对法国宣战,英军开始时作战十分顺利,胜利不断。

这时苏格兰出现了威廉•华莱士,在他的率领下苏格兰人屡挫英格兰军队,走访队伍随之越来越壮大,他还攻占了英格兰的约克郡。1295年腓力四世与苏格兰缔结和约,法王每年资助苏格兰50000英镑,苏格兰每年用4个月时间从事反英战争。苏格兰人与英国的战争时起时落,牵扯了英军大量的兵力,法军在战场上开始取得胜利。爱德华一世没办法,只得于1297年与法国休战全力对付苏格兰,腓力四世由于与佛兰德尔作战时失利,再加上与教皇的斗争,他也只好停战。爱德华一世回到英格兰后全力对付威廉•华莱士,威廉•华莱士在1299年战败。1303年时英法双方签订了《巴黎和约》,腓力四世把加斯科尼还给英国,并把女儿伊莎贝拉嫁给英国王太子,这一条约的签订,标着近两具世纪的战争结束了,近两百年的战争使双方均感到疲惫不堪。威廉•华莱士经过几年的游击战后在1305年英格兰军队抓住,后被处死.

1306年,罗伯特•布鲁斯(前面提到的那位罗伯特•布鲁斯之子)在苏格兰传统的加冕地斯康宫举行加冕仪式,登上苏格兰国王王位。1307年,爱德华一世在远征苏格兰的罗伯特•布鲁斯时病死,其长子爱德华二世(1307-1327年在位,1284-1329)继位,他是个没出息的同性恋。靠着他的无能,罗伯特•布鲁斯在1314年赢得班洛克帕战役,终于为苏格兰争得了独立,爱丁堡现在屹立着罗伯特•布鲁斯与威廉•华莱士的塑像。

爱德华二世的王后--就是后来被称为“法国母狼”的伊莎贝拉--投入了蒙地莫伯爵的怀抱。她于1325年携儿子爱德华回到法国,和其弟弟法王查理四世——当时腓力四世已去世,由其子查理四世继位——策划推翻爱德华二世。1326年,她发动政变,掌握了国家大权,1327年,她又操纵国会将爱德华二世废黜,放逐到南威尔士。两年后在巴克利城堡中将其杀害。其子爱德华三世(1327-1377年在位,1312-1377)于1327年继位。1330年他处死了莫地默伯爵后亲政,并囚禁了其母亲。爱德华三世于1328年承认苏格兰的独立,但是苏格兰人与英国人的战争一直持续数个世纪之久。

1328年,法国加贝王朝的查理四世死后嗣,支裔华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1328——1350年在位)继位,开始华洛瓦王朝的统治,他是查理四世的侄子。由于英王爱德华三世的母亲伊莎贝拉是查理四世的妹妹,爱德华三世便想以外甥的身份争夺王位,这遭到法国贵族的反对,他们以《沙立克法典》禁止女子继承土地为由宣称王位不得传与腓力四世的女儿所生的儿子爱德华三世,爱德华三世对此十分不满,决意用战争来解决问题。

当时佛兰德尔地区的归属也引起了两国间的争斗,佛兰德尔位于今天法国西北及比利时西南部地区,是十四世纪欧洲最发达的手工业中心之一,羊毛纺织业尤为兴盛。它的羊毛原料主要来自英国,但佛兰德尔伯爵又是法王的附庸,政治与经济关系不协调导致了英法两国在这一地区的争夺和冲突激化。十四世纪二十年代,佛兰德尔发生了下层市民和农民起义,佛兰德尔伯爵路易出逃,向法王求援,1328年腓力六世镇压了起义,1336年路易将所有与英国关系密切的商人逮捕,英王爱德华三世立即停止了羊毛的出口,佛兰德尔各城失去了原料,人们对路易大为不满,英国趁机将这些城市拉到了英王一边。战争似乎是不可避免了。

大战在即,英法两国进行了复杂的外交活动,欧洲所有的力量都卷了进去。1337年,腓力六世宣布收回英王在法国的领地基恩,作为报复,爱德华三世宣布腓力六世为篡位者,提出对法国王位的要求,两国终于打了起来。英国军队以配备优良长弓的步兵为主,配以骑士。1337年11月,英国向法国发起进攻,1338年两国正式开战。1340年英国海军控制了英吉利海峡,1346年英法军队在克勒西进行了第一次大会战,长弓兵的威力使法军的骑士死伤惨重,最后法军大败。1347年,英军夺得加莱港。1356年两军又在普瓦提埃城发生了第二次大战役,英军由爱德华三世的太子黑太子率领,法王约翰亲自上阵,约翰命骑兵下马作战,结果大败,约翰本人被俘,英国乘机大肆索取赎金。英国人趁机占领了法国西部和北部的大片领土,巴黎受到英军的严重威胁。1358年法国爆发了“扎克雷”起义。1360年5月30日,法国被迫与英国缔结了《布勒丁尼和约》,把加莱港与西部的大片领地割让给英国,爱德华三世放弃对法国王位的要求。

约翰被俘后,政权落到了王子查理和顾问们手中,1364年约翰在伦敦去世,查理继位,称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他整军备武,加强力量,1369年两国战事重起,他避免打阵地战,采用小股机动部队突袭作战,取得重大战果。1377年爱德华三世去世,黑太子爱德华之子继位,称理查二世(1377-1399年在位, 1367-1400)。但是实权被叔父、爱德华三世的第三子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把持,他由此忌恨兰开斯特家族。他亲政后开始打击兰开斯特家族。1380年,查理五世去世,他年仅十二岁的儿子继位,称查理六世(1380——1422年在位),由几个叔父摄政。这时的战局对英国相当不利,在法国只有几个沿海城市还在英国手中,英国国内又发生了瓦特•泰勒起义。1388年查理六世亲政。1396年,英法双方缔结了一个为期二十八年的停战协议,理查二世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国内。1399年,亨利趁理查二世远征爱尔兰时将他拘捕,并使国会同意将理查废黜,由亨利即位,称亨利四世(1399-1413年在位,1367-1412),兰开斯特王朝开始。1413年亨利四世去世,长子继位,称亨利五世(1413-1422年在位,1387-1422)。

1392年,查理六世得了精神病,宫廷中以奥尔良公爵和勃艮第公爵为首开始了内斗,英王亨利五世趁机恢复了对法国的进攻。1415年8月,亨利五世率六万大军在诺曼底登陆,10月下旬,两军在阿舍库尔会战,法军又一次败在弓箭手下,战死6000人,英军占领了整个法国北部。勃艮第大公投向英国,占领了巴黎。

1420年5月,亨利五世在勃艮第公爵的协助下,迫使查理六世签订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亨利五世在查理六世活着时是法国的统治者,查理六世去世后由亨利五世继承王位。查理六世的儿子被剥夺了继承权,逃到法国南方的封建主那里去了。1422年8月末,才36岁的亨利五世因赤痢去世,才满十个月的亨利六世继位,并兼法国国王。同年十月,查理六世死去,他的儿子在南方封建主的支持下也登上了王位,法国出现了两王并存的局面。查理七世实际控制的地方是卢瓦尔河以南的地区,在河北部只有奥尔良,是通往南方的门户,英军全力进攻,在各地烧杀抢掠。法国处于危急中,战争已由封建主之间的混战转变为法国人民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1428年10月,英军包围了奥尔良,法国出现了贞德,她率法军取得奥尔良大捷。奥尔良战役后,贞德率军收复了许多北方城市,并拥戴查理七世正式登位。1431年5月,贞德被法国贵族出卖,英军烧死了贞德。但法国人民的抗英斗争规模一日大于一日,勃艮第也于1435年与查理七世缔结和约。1436年法王收复巴黎,1453年双方在波尔多发生决战,英军全军覆灭,英国在法国的领地除加莱外全部被收复,法国得以统一,百年战争以法国的获胜而结束。

1455年,以爱德华三世第二子后嗣约克公爵为首的约克家族在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贵族支持下与得到西北部旧贵族支持的以亨利六世的兰开斯特家族为争夺王位发生了战争,因约克家族的族徽是白玫瑰,兰开斯特家族的族徽是红玫瑰,所以这场战争被称为“玫瑰战争”。1461年2月26日,理查之子爱德华进入伦敦即位,称爱德华四世(1461-1483年在位,1442-1483)。1469年,有项羽之勇的沃里克伯爵成为英国最有权势的贵族,他手中同时掌握着爱德华四世与亨利六世的命运。1471年,沃里克伯爵战死。就在这一年,亨利六世被处死,兰开斯特家族除了亨利•都铎外均被消灭,兰开斯特王朝结束。1483年,爱德华四世去世,其长子继位,称爱德华五世,后被其叔父格洛斯特公爵处死。爱德华四世的兄弟格洛斯特公爵篡位后称理查三世。兰开斯特家族的最后一个远亲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取得了支持兰开斯特家族的贵族与部分约克家族贵族的支持,他是亨利六世同母异父兄弟里士满伯爵爱德华•都铎和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的孙女玛格丽特之子,他于1485年在博斯沃思打败理查三世后登上王位,称亨利七世,英国玫瑰战争结束.这场战争是英国贵族的一次集体自杀行动,只有约克家族留了一点后嗣,其他所有的大贵族与大多数的中小贵族都被消灭了,这为英国资产阶级的堀起扫清了障碍。1486年,亨利七世与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结婚,宣布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合并。

亨利七世在位期间致力于恢复生产,并以联姻的方式为英国争得了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他的长子娶了西班牙公主凯瑟琳,长女玛格丽特嫁给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英国的工商业得到很大发展。1509年,亨利七世去世,因亨利七世的长子已去世,便由次子继位,

称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1491-1547),后因离婚问题与罗马教庭决裂。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其独子继位,称爱德华六世(1547-1553年在位,1537-1553),他便是《王子与贫儿》中的那位王子的原型。因其继位年龄尚小,由他的舅舅萨姆塞特公爵摄政。1549年,萨默塞特公爵的摄政位置被诺森伯兰公爵取代。1553年,爱德华六世去世。诺森伯兰公爵趁机让亨利八世的妹妹的外孙女简•格雷继承王位。但简•格雷上台九天后就被废,1554年被斩首,诺森伯兰公爵也被斩首。1553年,玛丽一世(1553-1558年在位,1516-1558)继位。她与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结婚,因镇压新教徒被称做“血腥的玛丽”。1558年玛丽病死,亨利八世的另一位女儿继位称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1533-1603)。她宣布自己“同国家结婚”,把终身献给英格兰,被称做“处女女王”。她在位期间是英格兰在近代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她的领导下英国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开辟了美洲殖民地,改良货币,成立西班牙公司、利凡特公司、威尼斯公司和东印度公司等特许公司。还实施矿山、煤炭、玻璃、盐、铁的垄断。颁布工匠法、救济法、流浪乞丐处罚法以促进就业。她在位时期也是莎士比亚、斯宾塞、培根等文学伟人辈出的时代,被称做英格兰的文艺复兴。

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因无嗣,便由具有英王室血统的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尔特继位,称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在位,1566-1625),英格兰与苏格兰两国正式统一,他在位时期英国开始在北美大规模殖民。1625年,他的儿子查理一世继位。查理一世在位时期君权高度集中,1629年他解散了议会。他的严酷统治激发了起义,1637年至1639年的苏格兰起义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1639年,苏格兰军攻入英国北部。为了筹措军费,查理一世被迫于1640年重开曾被他解散的议会,这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英国由此进入近代。1649年,查理一世被斩首,英国建立了共和体制,虽然以后封建王朝也曾复辟,但资本主义终究占据了英国的主流,借着这个契机英国在以后二百多年中称霸世界,号称“日不落帝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