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什么时候能开始康复训练?

如题所述

中风后8-12周是患者身体功能障碍的快速恢复期,如果能抓住这个“康复黄金期”去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康复中心进行治疗,更多的患者可以重新掌握生活技能,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遗憾的是,我国近半中风后幸存的患者根本没有接受过任何康复治疗。

中风后不少患者发生后遗症令他们失去了正常行走、说话、吃饭,穿衣甚至洗脸刷牙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只有及时的康复治疗,重新学习,才能重新掌握这些技能,从而重回正常生活甚至工作中。

扩展资料

中风发病有前兆:

多数中风发病是有前兆的,例如疲劳感明显、头晕、一过性肢体麻木乏力、发作性眼前发黑以及哈欠不断等,如老年人短期内这些情况明显,就应高度警惕或及时就医。

中风的主要症状是突发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和一侧肢体麻木乏力,出血中的中风患者,还可伴随头痛及恶心呕吐。

医学界总结出了“120”快速识别指南来判断病人有没有早期中风:“1”是看1张脸,看脸部有无口角歪斜,或明显不对称;“2”是指看2只胳膊,是否有力,是否力量不等,是否有麻木;“0”是指0(聆)听语言,看患者有无语言含糊。

一旦发现家人或朋友中风,要搀扶患者平卧于床上,避免因乏力等导致跌伤,对于出血性中风,患者可能会出现恶性呕吐,遇此情况,要立即将患者侧卧或头偏于一侧,尽可能将口腔内呕吐物清除,避免呕吐物误吸入气管或肺,造成窒息及感染。家人在做上述处理的同时,第一时间拨打120。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风后一定会有后遗症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0

脑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祖国医学将其列为“风、痨、臌、膈”四大疑难病之首,存在着明显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现象。脑卒中的恢复期为发病后1年,其中1~3个月是康复治疗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过程可归纳为“三步走”:第一步是指患者早期在医院的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第二步是指患者在康复病房或康复中心进行的康复治疗;第三步是指在社区或家中的继续康复治疗。多在发病后14天以内开始,此阶段多为卧床期,主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肢功能位摆放、关节被动活动、早期床边坐位保持和坐位平衡训练。主要是坐位平衡、站立、跨步、进食、更衣、排泄等训练,此阶段没有固定的时间界限,主要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来判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如果患者治疗有效就可以进入社区进行下一步康复。

第2个回答  2018-01-10

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可使九成中风存活患者恢复独立行走和自理生活能力,三成患者恢复工作,人们常说,家中只要出现一个脑中风患者,除患者本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外,整个家庭的生活都会改变。因为在脑中风后存活患者中,70%~80%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然而,只要在早期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存活患者重新步行和生活自理,可使30%的存活患者能从事一些较轻的工作。而如果不进行康复治疗,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只有6%和5%.在发病48小时后、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发展的情况下,康复治疗就可以开始介入。不少患者和家属对康复治疗存在着认识误区。”

很多人以为,只要是发生了脑中风,就意味着瘫痪了。患者出院回家后,要么自己颤颤巍巍地走动,要么坐轮椅要人照顾。根本不需要做康复治疗,或者做了也没有什么用。这其实等于是“主动”耽误病情。正是这种认识误区,使得中风后由于没有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而影响恢复的患者占了大多数。“大多数患者在中风后深受运动障碍和生活活动能力障碍之苦,”这些患者如果在发病早期就介入规范的康复治疗,不但能有效避免肌张力过高、异常运动模式的发生,更能够尽早地促进机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而不是备受患肢的“痉挛模式”折磨。事实上,只要在早期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不仅可使90%的存活患者重新步行和生活自理,还可使30%的存活患者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而如果不进行康复治疗,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只有6%和5%.“康复的主动性越高结局越好。”

第3个回答  2018-01-10

脑梗中风病人出院后,往往还有后遗症,没有彻底康复,因此,出院后不但要坚持吃药,还要坚持做康复锻炼,才能最大限度恢复身体运动功能正常。锻炼的时间安排、运动量、安全事项等都要合理安排,否则,不但不能康复,还可能更糟糕。下面参考我妈中风康复的情况,介绍一点经验,希望能对有需要的家庭帮上忙。这个经验仅对出院时肢体能运动,没有偏瘫失能的情况。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每天固定的时间段进行锻炼,早上和傍晚锻炼为主,日出前和日落后进行运动,躲开太阳炎热高温时间段,防止病人受日晒血压升高,也防止病人过热中暑和出汗严重,午饭后可以适当室内活动,其他时间散步为主。秋冬严寒的时节,则选在日出和日落前运动,防止气温过低导致血管栓塞,从而出现面瘫或是加剧瘫痪。

第4个回答  2018-01-10

脑梗中风病人出院后,往往还有后遗症,没有彻底康复,因此,出院后不但要坚持吃药,还要坚持做康复锻炼,才能最大限度恢复身体运动功能正常。锻炼的时间安排、运动量、安全事项等都要合理安排,否则,不但不能康复,还可能更糟糕。下面参考我妈中风康复的情况,介绍一点经验,希望能对有需要的家庭帮上忙。这个经验仅对出院时肢体能运动,没有偏瘫失能的情况。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每天固定的时间段进行锻炼,早上和傍晚锻炼为主,日出前和日落后进行运动,躲开太阳炎热高温时间段,防止病人受日晒血压升高,也防止病人过热中暑和出汗严重,午饭后可以适当室内活动,其他时间散步为主。秋冬严寒的时节,则选在日出和日落前运动,防止气温过低导致血管栓塞,从而出现面瘫或是加剧瘫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