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学校设立重点班、普通班好吗?这种方式会影响某些学生的心理吗?

如题所述

我认为学校设立重点班和普通班是不好的。每个孩子基础不同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这样就把他们分为重点班和普通班,这也是不符合教育为本的精神的。

其实从小学毕业,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就已经拉开了差距。有的人总是说我们看到过到初三逆袭的,但是这是个别的例子。正由于他是特殊现象,所以发现一例就被大家少见多怪的展示千万遍。

通常来说是入学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层次,最后中考毕业的时候就是一个什么样的层次程度。这才是真正提醒了一个规律,就是学习是一个连接的逻辑过程,而不可能是突发的某一点的爆破。

学校设立重点班和普通班的优缺点:

1.每个孩子能力不同,分快慢班有利于学生各取所需。

特别到了初三数学,初三数学的难度和初一初二相比是差距很大的,一切的重点初中数学内容都在初三学习。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类似、圆等,它是对过去一切数学学问的一个综合和灵活运用,这对学生的才能要求是上了一个层次的。

假如不分班教学,通常教师讲课重点是针对大多数学习中等的孩子。班里就会呈现这样一种情况,学习好的同学上课觉着听的没意义,觉得“吃不饱”;而学习比较差的同学由于能力缺乏,基本跟不上老师的节拍。觉得“吃不了”。

2.“选拔”是必然的,而且在往常的时期,越来越必要。

详细状况详细剖析,小学不倡议分重点班普通班,没意义,还打击孩子自信心,初高中是提倡分的,但是提倡把特别特别优秀,就是那种学习才能超强的孩子分出来——不是靠刷题得高分那种,人数应该也不会太多。你把这类孩子放普通班,真的是耽搁人家了。

从什么年级开始很关键。普通来说,从初中开始很合适。因材施教很重要。每个孩子的学习习惯,对学问的吸收率都是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有本人的闪光点,而学习不是唯一。在小学6年的学习生活中,让看似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孩子们慢慢拉开了间隔。假如孩子们在同一个集体里继续学习,一定会呈现“吃不饱”和“消化不了”的现象。教师的教学变成了没有了方向性。

但凡是都有两面性,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对慢班学生的心理反应来说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阻碍了智力的发展,还不利于班级的正常管理,慢班学生心理受到伤害,产生逆反心理,难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二、还加速学生流失使他们过早的步入社会,不利于提高全民素质。对快班的学生的心理反应也不容乐观,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思想,认为自己了不起,故而裹足不前。

三、不利于学生健全心理发展,学生也缺乏对比,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

学校设立重点班和普通班会影响孩子心理的发展,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每个班级都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有成绩不好的学生,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没必要分重点班和普通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30
初三,高三可以。小学,初一,初二,不宜。原因,一,小学阶段是学基础,灵话性相对初高中要小些。初三,高三学生成绩已背明显差距,好的,差的应因村施教,才能更好有利教学,以应对我学考试。
第2个回答  2021-11-30
我觉得学校设立重点班和普通班是非常不好的,这种方式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一些普通班的学生会变得非常自卑。
第3个回答  2021-11-30
我觉得学校设立重点班和普通班是不太好的,这种方式确实是会影响某些学生的心理的。
第4个回答  2021-11-30
我觉得学校设立重点班,普通班不好,这种方式会影响到成绩不好的学生心理,形成负面暗示,容易自暴自弃,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