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谈诸葛亮对三国时期社会的影响,及他对于曹操相比是不是阻碍社会的进步!

诸葛亮因为足智多谋而使得很多战争发生,试问这样是不是阻碍社会的进步?请给出理由~谢谢!

其实楼主关于诸葛亮足智多谋的说法是不对的,《三国志 诸葛亮传》中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陈寿本人是很敬佩诸葛亮的,他还专门整理了诸葛亮的文集,但是作为一个史学家,他不能刻意美化一个人,所以他只能实事求是的说,诸葛亮善于治国和军事,但出谋划策就不行了。认为诸葛亮足智多谋,一般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但是要谈到社会进步这样的大事,最好还是按历史的真相去讨论吧。

事实上,诸葛亮出山后,并非像演义中说的那样替刘备出谋划策,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等等,赤壁大战中也基本没他什么事(他只是作为外交人员促成了孙刘联盟),后来刘备入川、攻打汉中、关羽失荆州、夷陵之战这一系列大事中,诸葛亮也基本是做后勤部长,在后方负责提供补给的。他真正活跃在政治舞台上,要等到刘备身亡后。刘备死后,蜀汉面临的局势是,“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可谓内忧外患。当时吴蜀交恶,陆逊虎视永安;曹丕窥蜀,常掂量时刻先伐蜀,后取吴的问题;南方丛林中,少数民族叛乱,杀州官,掠百姓;乱臣趁先主新亡,联合蛮夷反叛独立;蜀汉朝廷内部各派系纷争愈演愈烈,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稳住了大局,平定了内乱,保证了蜀汉政权四十多年的稳定性,可见他是很有本事的。他对当时社会是有贡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继承法家的思想,从严治蜀,维持法律的至高地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聚集起国家的实力,用于对外作战;也可以用法律的手段维持蜀汉内部的稳定,保持各派系之间的平衡和团结,一直对外。

二是取得对南方少数民族作战的胜利,并采取各种政策,维护了民族关系的稳定,融洽了民族关系,这在当时是极其罕见的。

三是继续执行联合东吴的正确外交策略,共同对付曹魏,而不因为夷陵之战的失败再次讨伐吴国,空耗国家的实力。

四是有一些重大的发明,比如连弩、木牛流马等,据说孔明灯和八阵图也是他发明的。

五是给兵书做注解,当时除了曹操外,也就诸葛亮做过这件事。其实给兵书做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多年军事经验的积累。

六是他克己奉公的自律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

至于诸葛亮是否阻碍社会的进步,我认为其实并没有。相比较曹操而言,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可能稍低,因为前者迅速结束了中国北方的分裂局面,相对和平的环境有利于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这一切为后来西晋王朝统一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前面说了,曹操在世时,诸葛亮对战事是没有多少决定权的,也谈不到促使战争的发生。

诸葛亮执掌大权后,迅速缓和了蜀汉政权面临的严畯形势,东和孙吴,南定叛乱,内部的矛盾也得以缓和,所以蜀汉迅速恢复了国力,开始北伐。所以,这时的诸葛亮才有能力促使战争的发生,可以说,他确实阻碍了国家的统一。

一般而言,国家统一肯定比四分五裂要好。但是,换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情况如何呢?我觉得就算魏国提前统一了天下,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此时的魏国,和当年曹操统治下的中国北方,已经完全不同了。曹操统治时期,大量任用出身低微的人才,维护中央集权,沉重打击了东汉以后逐渐兴起的门阀制度。而到了曹丕上台后,采用了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度,彻底推翻了曹操的政治制度和用人机制,完全承认了门阀制度和各大家族的特权。所以此后,各大家族在魏国纷纷登场,抢夺大权,最终司马氏胜出,独霸了军政大权,最终取代了魏国,这个趋势是不可改变的。

那么西晋的情况又如何呢?我个人的感觉还不如三国时期。一般的王朝在刚开始的时候,应该是生产力恢复,政治清明,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总之呈现出新兴的气象。但西晋不是,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政治黑暗,统治者愚昧专制,各大家族争权夺利,百姓生活每况愈下的局面,一副暮气沉沉的景象。这还不算,没几年就闹起了八王之乱,在全国范围内的一场大战,耗空了西晋原本就不充裕的国力,所以后来北方的少数民族没费多少劲就顺利进入中原,这就是“五胡乱中原”,彻底葬送了秦汉以后中国发展的果实,中国陷入了几百年的分裂之中,直到隋唐才再次得到统一。

所以说,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再到西晋,虽然国家再次统一了,但是说到社会的进步,却是一点也看不出来。政治一直是黑暗的,国家一直是动乱的,生产力一直没有恢复过,人民生活一直是痛苦的。而诸葛亮的北伐,其实也是想通过他的努力,结束国家的分裂,这和曹操欲图通过武力的方式同一天下、结束战乱,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立场不同而已。我们不能说曹操就是正义的,诸葛亮就是反动的,这样是对历史的歪曲理解。而且如果硬说诸葛亮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话,那么几百年后,金军入侵,岳飞率军抵抗,这也算是阻挡国家统一、阻碍社会进步吗?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就失去了一直以来的顽强精神,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12
先看诸葛亮隐居隆中。
自汉武帝起,儒家被奉为汉朝的正统学说,儒生便成了汉朝官吏的主要来源。儒家学说赋予生死以浓重的道义色彩,认为道义重于生死,他们宣扬:“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1)因此,在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轮流执政的黑暗统治中,士人们便联合起来,依附外戚,与宦官进行斗争。由于皇帝普遍信任宦官,因此士人与宦官的斗争先后经历了三次失败,最终形成了东汉历史上三次著名的“党锢之祸”。每一次“党锢”,以身殉道的儒生数以千计。其中不乏朝廷高官,士林名族,如杨震,李固,杜乔,李膺,陈藩等,这些都是朝廷的三公,儒生的领袖人物。先秦儒家倡导的“士志于道”的儒生特质,通过他们大张旗鼓的政治实践及集体献身而充分地昭示于天下。他们是知识群体形象的首次登台,且是以生命而不是笔墨去诠释儒家道义,从而铸就了中国的士大夫精神。即以天下为己任。
不过由于后来发生了黄巾起义,使东汉皇朝的统治名存实亡,天下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于是许多著名的清流派人士便隐居起来,相时而动。诸葛亮在其《出师表》中就说他当年“躬耕于南阳,苟存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事实上,诸葛亮隐居避世并非其主要目的,隐居是因为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朝廷昏弱,知识分子无法在朝廷中展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隐居以待时。也就是说,隐居的目的是为了修身立学,以待时机,一展抱负。也就是所谓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3)如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就因为朝廷昏暗,隐居山林终老。历代史书也有所谓的逸士传之类的专门记载隐居避世之士的传记。因此,诸葛亮隐居隆中符合了儒家思想中独善其身的思想。

诸葛亮的理想
然而,诸葛亮令人敬仰的地方还不止于此。因为东汉末年也有很多人不士的。然而他们却并未得到后人很大的推崇。原因在于,诸葛亮始终以光复汉室为己任。而在当时,很多人都知道,要复兴汉室是不可能的了。鲁肃就曾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这基本上是天下知识分子的共识了。而诸葛亮为报刘备三顾之恩,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了一生。他要“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认为这是“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这个正符合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4)的精神。

诸葛亮择主
在东汉末年,各路军阀互相混战,有识之士纷纷投靠自己心目中的明主,数易其主者多不胜数。而诸葛亮是少有的事一主而终的臣子。很多人认为诸葛亮选择刘备,是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与诸葛亮光复汉室的思想正好相符,因此诸葛亮才会选择刘备。其实不然。当时汉室宗亲跨州据郡者不在少数。其中不乏知名人士,如刘表。然而诸葛亮都没有投靠,原因就在于诸葛亮知道刘表刘璋等并非立业之主,都是只知据土自守之人,并非心存汉室之士。这个可以从后来诸葛亮对姜维的评价中看出。诸葛亮说姜维“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这说明诸葛亮所选之人必定是忠于汉室,有志于中兴汉室之人。其次,此人必须是仁德之人。很明显,曹操是不符合诸葛亮择主的标准的,其人曾经在徐州进行大屠杀,在诸葛亮的心目中,必定不属于仁君之列。而且曹操也并非忠于汉室之人,虽其终此一生,并未称帝,然此人晚年却一直为后代称帝铺路。再次,此人必须能给予诸葛亮充分的信任,使其能一展抱负。而他不选择孙权的原因就在于他认为孙权“能贤亮而不能尽亮”,(5)所以他也不投靠孙权。而历史证明了诸葛亮的观点是对的。孙权晚年昏庸之极,既立太子孙和,却又宠爱鲁王孙霸。致使朝廷分成两派。陆逊多次上表,要求孙权要将太子和鲁王区别对待,以免造成朝廷党派林立。然而孙权对于这位曾立有大功,今又为一国之相的大臣多次谴责,致使陆逊忧愤而死。诸葛亮真可谓有先见之明。在东汉末年,多少人因为择主不慎,轻则身败名裂,重则身死族灭,例如沮授,田丰等。诸葛亮择主之慎,被后人视为其品格高尚的其中一个标志。
后来,诸葛亮应刘备三顾之请出山相助之后,矢志不渝地追随刘备,多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即使在当阳大败,东吴诚意邀请诸葛亮加入之时,诸葛亮仍然不改初衷,一如既往地追随刘备,与鲁肃一起努力促成孙刘联盟,奠定三分天下之势。后来蜀汉失荆州,败彝陵,刘备逝世,南中动乱。面对一系列外忧内患,诸葛亮毅然以一介书生之身,担负起理朝政,治经济,修武功,平南蛮,伐中原的大任。虽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然而他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6)的精神却让后世许多仁人志士奉为公忠体国的最高境界。西晋张辅就说:“余以为睹孔明之忠,奸臣立节矣。殆将与伊吕争俦,岂徒乐毅为伍哉!”(7)管仲乐毅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管仲相齐,称霸诸侯;乐毅扶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而诸葛亮虽然自比管仲乐毅,但其所相之蜀,既未能称霸三国,也未能蚕食雍凉二州,其功绩不及管仲,更别说是伊吕了。然而为何后世之人将诸葛亮治蜀称为“伊周经济”,认为其功绩可比伊尹和吕尚?西晋镇南将军刘弘一语道破天机:因为“夷吾反坫,乐毅不终”,(8)古人认为,君主等于国家,因此对君主尽忠就是对国家尽忠。所谓“忠臣不事二主”,而管仲和乐毅二人都不是从一而终,二人都曾易主而事。而诸葛亮始终忠于蜀汉。后人予诸葛亮的忠诚以高度的评价,对他无限景仰的原因即在于此。所以陆游也认为他“远比管乐盖有余”。

(9)
刘备三顾茅庐与托孤白帝城
诸葛亮的品德符合儒家规范,因而诸葛亮受到了历代士大夫及最高统治者的推崇。而刘备三顾茅庐,白帝托孤之举,又使后世的儒生们羡慕不已。因为封建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人治社会,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个人的抱负能否施展,取决于最高统治者是否信任自己。因此士大夫对于知遇之恩看得非常重,一旦遇到明主,即将毕生所学奉献出来。可惜,诸葛亮常有而刘备不常有,因此儒生们一直对三顾茅庐及白帝托孤津津乐道。白帝托孤更被誉为“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10)可以说是历史上空前绝后之举。自古以来,功高震主,权重招祸,乃是封建社会的自然之理。然而在诸葛亮身上却似乎并不适用。虽然“事无巨细,亮皆专之”,(11)然而刘禅对诸葛亮没有丝毫的猜忌,反而对他说:“政由葛氏,祭由寡人”。(12)这一切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儒家所希望的明君贤相的理想。(虽则刘禅不算明君,然终诸葛亮之世,刘禅始终不失为一个“循理之君”)。(13)这也是诸葛亮这一形象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之一。

诸葛亮的功业
儒家重仁,追求大一统。而诸葛亮辅佐刘备立季汉,南征北伐,符合孔子所说的“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14)的思想。儒家还认为追求大一统应是使“天下之民归心”的大一统。天下之民归心,亦即天下之民归仁。汉朝时的陆贾曾说天下“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15) 。这说明儒家认为以武力取得天下并不能使天下之人归心,只有大仁大义者才能使天下之民诚服。而诸葛亮主治蜀主张“薄赋敛,无尽民财。”(16)从而取得了“田畴辟,仓禀实,器械利,蓄积饶”(17)的成效。这是他对百姓的仁爱。于是诸葛亮治理下的蜀汉,“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18)正如当代著名的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所说:“他在主观上的努力,确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凡是封建统治阶级可能作到的较好措施,他几乎都做,”因此,“他所治理的汉国,在三国中是最有条理的一国。”(19)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能够将一个国家治理到如此程度,恐怕是空前绝后的。蜀汉官员在诸葛亮的影响下,普遍都廉洁自律,除了极个别的人:如陈祗,黄皓等人,其他的官员都克己奉公。
另外,诸葛亮南征是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作战杀戮最少的一次。诸葛亮南征始终坚持“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针。最终使得蛮王孟获向诸葛亮表示:“南人不复反矣”。(20)的确,自诸葛亮离开南中到蜀汉灭亡这三十多年间,南中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叛乱。北伐时,诸葛亮也曾对祝贺他取胜的人说:“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举,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以此相贺,能不为愧!”(21)在诸葛亮看来,用兵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维护社会的安定,使人民不再死于战乱。这正是中国士大夫们所津津乐道的“天下归仁”的思想。
第2个回答  2009-10-03
这个问题你是一定要把诸葛亮至于阻碍社会进步的立场吗?
如果是这样,你大有可赢的希望。
不过,诸葛亮不是因为足智多谋导致了战争的发生。诸葛亮传说:“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可见谋略通变不是其特长。
其实,诸葛亮的治国才能在三国时期和曹操是不相上下的,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著名宰相。 他虽然对兵法和军事学,也有相当深刻的研究,但实战方面的才华不太高,一生中败仗多于胜仗。
不过,从政治方面看,诸葛亮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责,或许算不上雄才大略,但在务实的管理上,他肯定是三国时期的一流人才。
刘备攻下四川之后,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官僚和地方豪强勾结,鱼肉百姓。在四川的历史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唐末、明末,包括清末民初。诸葛亮对于这些官僚和豪强,都是毫不留情的削弱特权,包括法正本人,都遭到处理。
此外,诸葛亮在法治和哲学上的建树也很不错。他比较推崇秦国的商鞅和西汉的董仲舒。为了劝诫和训导蜀国官员将士,诸葛亮指定了“八务、气戒、六恐、五惧”等条章。晋人李兴认为诸葛亮是“刑中于郑”“教美于鲁”,也就是说,诸葛亮兼有春秋郑国宰相子产治国的公允,以及孔子在鲁国教学的诲人不倦精神。
诸葛亮留给后人的有陈寿所写的《诸葛氏集》,一共24篇。包括开府作牧、权制、计算、兵要等,这些都是诸葛亮的治国方略。
关于诸葛亮的书,还有《便宜十六策》。这本兵法书,记录了诸葛亮长年治国、治军中的言行。
诸葛亮是一个非常全面的历史人物,在法家,兵家、阴阳等方面都精通,但最基本的,指导他一生行动的还是儒家忠君思想。同时代的,如曹操、司马懿都彻底架空了皇帝,而诸葛亮在大权在握的情况下,依然严于律己,死后只留下桑树八百株,薄田四十五顷,妻子甚至没有一件和丞相夫人相匹配的衣服。
他生前为官清廉,清心寡欲,也改变了东汉末年以来,官员们贪图享乐、浮华淫逸的风气。
明代大儒方孝孺曾评论诸葛亮:“诸葛孔明之为相,敏然虚己,以求闻己之过,秦汉以下为相者皆不及也。”
康熙皇帝看到诸葛亮的生前作为,也惊叹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虽然,现在很多人也对诸葛亮提出了质疑,比如任人唯亲用马谡,还有夷陵之战时候,诸葛亮的态度都成攻击方向。但这些都是辩论时候用的。如果要潜心学习历史,不需要用有色眼光看待。

最后一个问题。是否阻碍进步。
当然阻碍了。曹操作为中央政府的宰相,为了恢复天下的统一,御军四十年,不辞辛苦。王师南下,不战而得荆州。都被打成乞丐的刘备仍然在负隅顽抗,经过鲁肃的引荐后,诸葛亮专程到东吴游说孙权,形成了孙刘联军抗击王师的局面。从这个角度讲,刘备、诸葛亮就是阻碍中国统一的战犯,是历史罪人。
从当然的局面看,天下归于一统已经是大势所趋,孙权刘备以微弱之势,不顾人民死活,非要在赤壁阻止王师前进,这是顾小家而舍大家的行径。如果孙权刘备在这个时候举旗归降,将有多少人免于战乱?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又会进入一个新时期。
民国末年,我军在北京天津一带和国民军进行了伟大的平津战役。能征善战且有充足兵力和粮食的傅作义将军毅然决定顺应大势,归顺新政府。北平最终和平解放,傅作义也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赞扬,得到了历史的肯定。
这是说阻碍。
如果你说没有阻碍。也站的住脚。
诸葛亮是一个天才,其治国才能堪比张居正。张居正在短短十年间就让千疮百孔、国穷民倒的明朝重现辉煌的曙光,国库的银子是以数千万的增长。诸葛亮谦虚谨慎、善于管理,在理财、教学、治军方面都颇有建树,十多年来,他为四川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第3个回答  2009-10-03
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在徐州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宦家庭。诸葛亮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 ,父亲诸葛珪娶章氏为妻,生有三男两女。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幼子诸葛钧。在大哥之后,诸葛亮还有两个姐姐。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年轻时重点研究儒家经典,以孝顺而闻名。后来他避乱江东而被孙权重用,并逐步升迁到东吴的最高军事职务———大将军。诸葛亮的弟弟诸葛钧史书上记载甚少,只说他一直追随诸葛亮,后来当过蜀国的长水校尉。诸葛亮有一位堂弟,名叫诸葛诞。他在魏国出任军政要职,位极人臣。
诸葛亮的童年甚至于他的一生都是极其坎坷的。他很小时,父母亲就先后离开了人世。之后,他们兄妹几个被叔叔诸葛玄的好友刘表抚养成人。诸葛亮从小受到了系统的儒学训练。当这位青年学子17岁时决定自立,他在离襄阳城外不远的一个地方隐居起来,半耕半读。他居住在襄阳的隆中,读了许多书。首先他读过儒家著作。比如:《诗》、《书》、《礼记》、《春秋》等。其次,他还读过兵家的书,如《左传》、《战国策》、《孙子兵法》等。特别是诸葛亮著名的八阵图,更是研习前人的军事著作后演化而来的。诸葛亮只是吸取这些学说的营养,却不盲目迷信这些学说。他曾经这样评价诸子百家:“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荆州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有襄阳著名的学术领袖、大师级的人物庞德公、大学者司马徽和黄承彦。其中特别是黄承彦很欣赏诸葛亮的人品和学识。有一天他突然对诸葛亮说,我有一位丑女儿,头发黄、脸上黑,不过她的才干倒是与你相配。诸葛亮听后居然同意了这门婚事。所以人们评价诸葛亮说他性情“高逸超群”。据传说,他们夫妇婚后的生活很幸福。诸葛亮随刘备出山后,一直南征北战,黄月英在家里辛勤操持家务,抚养孩子成长。传说这位女士还绝顶聪明,她发明了一个会磨面的木头机械人,后来,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就是在黄月英的帮助下发明的。尽管黄月英既聪明又贤惠,但她毕竟长得有点难看。古往今来,总有不少人替诸葛亮感到遗憾。不过,在黄月英的家乡湖北襄樊,当地人为这位才女修建的庙宇里,她可一点也不难看,当地还有关于她的动人故事。
尽管荆州境内卧虎藏龙,但荆州牧刘表却从来没有看出诸葛亮是个人才。可能在他的眼里,诸葛亮只是好友诸葛玄那个可怜的侄儿。即使他听说庞德公这样的德高望重者都称诸葛亮为“卧龙”,他也不会相信。毕竟,那需要眼光。《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刘表是“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这就是为什么荆州境内人才济济,而刘表却无所建树的重要原因。
诸葛亮后来在他著名的《诫子书》中有一句千古流传的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是,一个人胸怀雄心壮志,而又报效无门的时候,要真正做到“淡泊、宁静”是很难的。诸葛亮于夜深人静的时候“抱膝长啸”,可见他也很难做到这一点。不过,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诸葛亮也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普通人,而不是《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那个半人半神的超人。
关于“三顾茅庐”的故事,《三国演义》写得非常精彩。在最终见到诸葛亮之前,小说作了长长的铺垫。说刘备如何带着关羽和张飞二人,如何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去拜访;又如何一次二次没有见到诸葛亮而只见到他的朋友和他的家人;第三次去诸葛亮又如何小睡片刻而让刘、关、张三人等了老半天才见上面等等。这些编撰的故事除了渲染刘备的礼贤下士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众星捧月”般一步步推出神仙人物诸葛亮来。但在权威的历史书《三国志》中,上述内容都没有记载,关于这一段,书中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所以后人评价《三国志》:惜墨如金、过于简略。
见到诸葛亮之后,《三国演义》又对这位主角进行了一番外貌描述: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生活在明代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距离三国时期已有一千多年,他的描述有何依据呢?晋朝的裴启在他所写的一本名叫《语林》的书中,记载了诸葛亮外貌。书中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时,司马懿曾经派人偷偷地观察过诸葛亮。那人报告说,诸葛亮坐一辆未加装饰的小车,头戴葛布做的头巾,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司马懿听后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真名士也!这是魏晋南北朝的文献中对诸葛亮外貌特征惟一的记载。它可能就是罗贯中塑造诸葛亮外貌特征的依据。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三国演义》中老把张飞描写成为一个性情暴躁,不通文墨的大老粗。其实这与历史有很大的出入。史书记载说张飞是一个富家子弟,字写得很好,平生还有一大嗜好,就是爱画美女。当然,他的武艺也很好。
《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山后,刘备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诸葛亮,还任命他为军师。后来曹操大军南下征讨荆州,诸葛亮首次指挥刘备军队就取得“火烧博望坡”的胜利,继而又取得“火烧新野”的胜利。可惜,历史完全不是如此。诸葛亮出山后,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刘备任命他为军师。实际上,那时军队里也没有这样的职务。刘备驻扎新野,自己尚且寄人篱下,哪能给诸葛亮什么样的官职呢?他只是作为一个宾客,为刘备参谋军事而已。诸葛亮真正开始有职务,是在赤壁大战以后,刘备逐渐夺取了荆州的一些地盘,自己做了荆州牧以后,才任命诸葛亮做了个“军师中郎将”。而在此之前,他根本没有任何职务,不可能指挥刘备的军队,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火烧博望坡”和“火烧新野”了。
据史书记载,即便是赤壁大战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诸葛亮也从未指挥过任何一场战斗、率领过任何一支军队。
诸葛亮出使东吴结盟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刘备帐下确实没什么文臣,还有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正效力于东吴。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亮一到东吴就遭到东吴以张昭为首的众谋士刁难,但是历史上不是这样的,张昭已经是当世名士没有必要和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争得面红耳赤,还有就是智激周瑜,三国演义中把周瑜描写成为一个嫉妒心强、心胸狭窄的人,这是多么不公平的,而历史上对周瑜的评价是心胸宽阔、气度不凡。还有就是当时候称:曲有误周郎顾,可见周瑜是一个能善于助人的人!还有就是周瑜本来就是主战派更本不需要诸葛亮的刺激。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完成与东吴的结盟后就立即返回了,而不是三国演义中写到的滞留在东吴与周瑜共破曹操,就更加不会有“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故事的发生了。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孙刘联军并没有追击,当然也不会有华容道等故事了。曹操退却后周瑜攻取了荆洲的战略要地江夏、南郡、刘备则率军攻取了江陵、武陵、长沙、桂阳、零陵。曹军则继续保有襄阳,刘备夺取了五郡之后封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管理五郡税务征收工作,此后刘备从东吴借来了南郡,以图西川。刘备夺取西川后又封诸葛亮为军师将军负责西川的政物工作。
公元222年刘备建立蜀国封诸葛亮为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诸葛亮还修补了与东吴的关系,而在东吴给蜀国的和书中并没有称颂后主刘禅的文字一般来说都应该有的 这说明当时的蜀国诸葛亮的权利!蜀国放弃了自己国家一半的土地(荆洲)这需要承受的压力!可见诸葛亮当时在蜀国中的权利!
修补与东吴的关系后可以放心平定南方叛乱。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平叛,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亮率领50万大军南征是不现实的蜀国人口不过几百万不可能出动数量如此巨大的军队。再者云贵都是交通相当不便利的地区,要供应50万军队粮草简直是天方夜谈,历史上诸葛亮只率领了2万人南征。
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亮对蛮王孟获七擒七纵这是不可能的,即使要收服人心但这未免伤亡太大 在那个冷兵器的时代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不可能为了一个人拿2万士兵的生命做赌注,历史学界的认为是,诸葛亮大军所向披靡一路攻城掠地 一路打破孟获七个城池,这对于蜀军是相对简单的 蜀军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 冲车 投石车等,要攻破孟获的木头竹子所筑的城池是相对简单的可能其中有一两次抓到了孟获放了也是可以理解的。最后孟获投降南方平定,诸葛亮没有按照演义中所说让孟获永镇南帮,而是把孟获和支持过叛乱的士绅调入成都。
南方平定诸葛亮可以安心北伐了 但后人对只出祁山不采纳魏延的出子午谷一直就有质疑 出子午谷是一个好计策但诸葛亮不知为何不用。
就在诸葛亮捷报频传的时候在天水等城池遇到了阻击牵制了大军主力,魏国这个时候援军到达,诸葛亮派出了马谡守备街亭以拖延魏国援军。演义中说马谡是带领了10万大军去守街亭,但历史上诸葛亮只派出了3万人去守街亭,在主力被牵制的时候这已经是诸葛亮能派出的最大数量的军队!诸葛亮所叮嘱的当道扎营不是没有道理的 街亭城建在一个小山丘之上 易守难攻。天然的地质裂层尤如城墙般,但马谡为什么选择了不驻扎在城里而选择了山上呢!原因可能是地质裂层出现了多处破漏,魏军很容易从这些地方攻破,而蜀军没有时间去修补,所以马谡就在山上扎营。蜀军是以步兵为主多为弩兵 从山上更容易射击!但魏将张颌采取了围而不攻导致了蜀军 军心涣散大败而回。有很多人为马谡鸣不平说胜败乃兵家常事,那我们就看看马谡做了什么!史料上记载在遭到张颌包围时马谡竟抛弃军队独自逃跑,这已经违背了一个军人基本素质,可能不杀他嘛?演义中写到街亭失守后就上演了让后世称颂的“空城计”不过这在历史上是没有的,原因很简单 魏军没有追击 并且指挥魏国军队的不是司马懿而是张颌!
在第五次北伐诸葛亮才和司马懿对阵,两军对峙一直没有交战,蜀军主动后撤以诱魏军而老道的司马懿没有追击,而是远远的尾随蜀军,这时司马懿的部将在也忍不住了,强烈要求司马懿交战司马懿才与蜀军决战,后魏军大败,而回蜀军因粮草不继而撤退,这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第一次交手!
诸葛亮六次北伐都是敢于寻找魏军主力作战,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去寻找以骑兵为主的军队作战这是不可想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阵法与诸葛亮发明的诸葛连弩,诸葛连弩就是为了克制骑兵而研制的,就像今天的机枪扫射一样威力可想而知!魏大将张颌就是命丧于诸葛连弩之下。可惜如今已经失传了。八阵图也早已失传!
公元234年,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第4个回答  2009-10-04
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诸葛亮好,也许都是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也一样,从小百看不厌。但是我还是会很可观来回答你的问题,已经我自己对诸葛亮,曹操以及东汉末年的社会情况作出自己的评论。
战争,只是政治一种延续,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乱不断。在历史上的曹操是位英雄,没有曹操,说不定也不会出现后面的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北方就更不用谈统一了。刘备说不定还一直待在平原郡。孙权跟刘表就算再打上三十年,谁灭得了谁,真的都说不准。
曹操统一北方,拥护汉献帝。迁都许昌,发展农业,给北方的经济恢复带来了动力。同时,也给社会经济的快速恢复奠定了基础,因为自黄巾之乱后,百姓生活穷困潦倒,而且还出现过千里无人烟,白骨积成山的惨状。没有饭吃,无论经济还是科技都没发谈。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位伟大的政治家跟外交家。却不是个杰出的军事家。也许只能说是个,军事人才。诸葛亮一生,为人谨慎,万事追求完美。在朝管国事,在外管军事,凡大小事,必其躬亲。可以说是为刘备的蜀汉鞠躬尽瘁了。
但,就是因为谨慎,所以蜀军也就南昌气候了。因为从战争跟战术的角度来论述的话,战争,就是要能够审时度势,出其不意。有时候还得铤而走险。好比,曹操官渡一战时的火烧袁军娘草。韩信率军暗度陈仓。项羽破釜沉舟跟两支秦军主力决战。这些,都是非常之危险的,但是,作为一名大将就得要有这胆量。战场上的东西都是瞬息万变的,不可以是按部就班。等你按部就班的,把军队调动好了。人家城防也搞好了,你是攻呢还是不攻呢?在这时诸葛亮往往选择的是对垒。也是最保守的。
在此,可以说下的是,在蜀汉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延就曾经提出过,兵出子午谷的看法。因为首先在地理位置上,从蜀国最北的边防重镇阳平关,往东便是子午谷,出子午谷遍是长安。按照步兵行军速度,出阳平关后,10天可到长安。同时,据情报,魏国新皇帝刚刚即位,根本没准备应付蜀国的战争,因为蜀国长期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所以,第一,子午谷,只是设了些哨塔。长安,根本没有多少驻军。当时,如果真的采取魏延的意见,说不定还真的能打下长安。
当年,汉高祖刘邦当年被封为汉中王,也就是在当时蜀国的汉中。人家最后却得了天下,而不是项羽。人家也是从汉中发兵北伐的,诸葛亮并非全才啊。但在政治方面,我再阐述一下,在白帝城托孤之后,蜀国一度处于四面楚歌状态,北有曹魏,东有孙吴,南有南蛮,西有羌族。四方骚扰,诸葛亮根据地理优势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全面发展国力。在4年的时间里,蜀国曾经出现过夜不闭户的景象。这在历史上也是不为多见的。很快,4年之后,蜀国就有了强大的后勤保障。并开始进入他的南征北战时期。
对于诸葛亮的外交能力,我就不详述了,能够在刘备落难流亡期间,还能说服强大的东吴与其结盟,如果我不用奇才这两个字形容诸葛亮,我真的找不出其他词了。
战争的发生,是由主观跟客观的原因所产生的。跟阻碍社会的发展,其实关系部大,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也是很短暂的,社会的发展是漫长的。
战争最长的也就英法的百年战争了吧。在那个时候,战争是频繁的。当时的社会统一的说,都是封建社会,直到20世纪初,中国的封建社会才画上了句号。那么曹操跟诸葛亮那个年代,就算是他们两能握手言和,那社会性质依然还是不会改变的。所以,诸葛亮发动的几次战争对社会的影响,并非很大。
不过,可以补充的是,由于军事的频繁,导致了科技发展的迅猛,这在当时,也是比比皆是的。什么诸葛弩啊,藤甲兵啊,后勤方面的木牛流马啊,等等,就不一一道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