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传统戏曲是什么

如题所述

  1.汉剧,中国戏曲剧种。俗称“二黄”,又有“楚调”(楚剧源自“黄孝花鼓戏”,是湖北的另一种地方戏曲)、“汉调”两种叫法。它为湖北主要的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湖北省境地内长江、汉水流域以及河南、湖南、陕西、四川部分地区。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发展成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俗称路子。
  2.湖北评书, 主要流传于长江沿岸的武汉、沙市、荆州、宜昌、孝感等地。评书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目丰富多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仅按小说底本讲述的“底子书”和在“底子书”基础上发展加工而成的“雨夹雪”,书目有《三国》、《水浒》、《隋唐》、《岳飞传》等;另一类被称为“路子书”,这类书目是演员自己编创并演出的,较追求情节的惊险热闹,书目有《王莽忠孝图》、《八门斗智》等。
  特征:表演善于模拟书中的各种人物,并借助手势、身段、口技等渲染气氛。其描叙景物时喜欢使用骈体、叙述,对话时则使用来自民间的口语。
  3.湖北小曲,主要内容:湖北小曲由“汉滩小曲”和“天沔小曲”组成。汉滩小曲又称“汉口滩小曲”、“外江小曲”,主要流行于湖北境内的汉口、沙市、宜昌等大中城市,以坐唱折子戏为主。天沔小曲也叫“内河小曲”,主要流行于汉水沿岸湖北境内的天门、潜江、沔阳、汉阳、汉川等县镇及农村,以敲碟子演唱民间小调著称。湖北小曲的曲牌据称原有二三百个,上世纪30年代末逐渐失传,现存100个左右,既有本地小曲和从长江上游和下游传来的小曲,也有抗战时期流落各地的小曲艺人从各地带回来的小曲。
  特征:湖北小曲的演唱形式以坐唱为主,演出二、三人不等。20世纪60年代又有站唱、走唱等形式。
  4.楚剧,旧称西路花鼓、黄孝花鼓,1926年改用现名,大约于百年前在鄂东流行的哦呵腔基础上融合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形成。1922年,楚剧逐渐接受京、汉剧及文明戏的影响,演员和音乐工作者开始了分工,唱腔上创造了〔打腔〕和〔起腔〕等腔调,剧目也开始变单出戏为本戏,并采用一些京剧、汉剧的道具。
  5.荆州花鼓戏,因它生根于天门、沔阳一带,故曾经又名“天沔花鼓戏”。清道光年间在江汉平原的民间歌舞说唱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它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荆州花鼓戏的唱腔曲牌约有八十多种,多是当地的民歌小调,主腔有“高腔”、“打锣”、“四平”、“圻水”,其他小调有“思儿”、“绣荷包”、“双撇笋”等。演唱时有帮腔。因受楚剧的影响,唱腔有了某种程度的变化。主要乐器有边鼓、竹梆、钹、大锣、马锣、小锣、唢呐等。打击乐器的曲牌约有二十多种。乐曲较豪放粗犷。
  6.荆河戏,主要流行于湘北澧县、津市、临澧、石门、大庸、岳阳等地,以及湖北的石首、松滋、公安、监利、恩施和中游的铜仁,四川的秀山、酉阳,共30来个县市。曾称“上河戏”或“大台戏”,1954年定今名。有昆、高、弹3种声腔,以弹腔为主。舞台语言用澧州官话。
  7.南剧,又称南戏,是流行于鄂西土家族地区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颇有影响的古老剧种。是湖北省四大地方剧种之一,居恩施州五种地方剧之首。它流播城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8.湖北越调,又名襄河越调,流行于襄阳、荆州、宜昌一带。清代中叶已兴盛,已有班社在这地区演出,如阳春班、泰和班、三盛班等。同时这地区又流行同州梆子(东路秦腔),因此声腔剧目与秦腔有着密切关系。越调唱腔质朴自然,真切豪爽,婉转动人。它有曲牌和板腔两种曲体,因而构成了越调音乐的独特风格。越调的传统剧目分为正装戏和外装戏两种,有400多个剧目。正装戏为越调的传统剧目,其构思严整,唱词深奥,主要演历史袍带戏,多以生、净为主角,外装戏多为民间生活戏,也有许多公案戏,以小生、小丑为主角,词句通俗,多唱少白,生活气息浓厚。
  9.山二黄又名汉调二黄,简称汉二黄,俗称靠山黄,属汉剧的一个支派,是流行于鄂西北地区的皮黄剧种。它是随荆、襄移民带进鄂西北山区的楚调与地方方言民乐长期吸纳、融合而形成的。山二黄”的表演艺术在分工和运用剧目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它的唱腔有西皮、二黄、反二黄、四平等,均属板腔体;角色也分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十大行当,因历来主重唱工,十行角色皆有重头戏;演出伴奏分文场和武场,文、武场均由鼓司指挥。“山二黄”传统演出剧目以“列国戏”、“三国戏”、“唐宋戏”居多。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山二黄”剧种是全国地方古老稀有剧种之一,被誉为秦巴山区的稀世瑰宝。
  10.东路花鼓戏,起源于鄂东,形成于鄂东的麻城、罗田、红安、浠水、黄冈一带,位于大别山南麓。
  11.湖北高腔
  12.黄梅采茶戏
  13.阳新采茶戏,至今已两三百多年的历史。 早在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阳新就出现茶歌和民歌小调为唱腔的“花灯戏”,这是采茶戏的雏形。
  14.远安花鼓戏
  15.梁山调
  16.襄阳花鼓戏,曾在襄樊地区广为流行,影响至我省的房县、郧阳、远安、兴山,最远达到陕南、豫南等地,它最初被称为“地花鼓”、“花鼓子”,因该剧种曾受歧视遭禁演,艺人们只能躲在山野乡间里演出,故又有“躲躲戏”之称。
  17.郧阳花鼓戏,是十堰地方剧种之一,现流行于郧县、郧西、房县、丹江口市等地。郧阳花鼓戏起源于清代中晚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郧阳花鼓戏兼唱丝弦伴奏的琴子戏和锣鼓伴奏的八岔戏,俗称“二棚子戏”。它的声腔有琴子、八岔和采腔三类,其唱腔的“花腔”部分还吸收了“郧阳四六句”的部分曲调。
  18.随县花鼓戏
  19.堂戏,又称唐戏,是流传于长江北岸、神农架山区的地方剧种。
  20.文曲戏,是流行于赣、鄂、皖三省边界的一个有名剧种,以其清新婉约而引人入胜。文曲戏的前身是“坐唱”。这种“坐唱”在江西的九江、瑞昌、都昌、湖口叫做“文词调儿”、“曲子”;湖北黄梅、广济叫做“调儿”、“曲子”;安徽的东至、宿松叫“儿家腔”、“文南词”。
  21.柳子戏,又称杨花柳,阳戏,是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一个老剧种,是恩施州五大地方剧种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30
1.汉剧,中国戏曲剧种。俗称“二黄”,又有“楚调”(楚剧源自“黄孝花鼓戏”,是湖北的另一种地方戏曲)、“汉调”两种叫法。它为湖北主要的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湖北省境地内长江、汉水流域以及河南、湖南、陕西、四川部分地区。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发展成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俗称路子。
2.湖北评书, 主要流传于长江沿岸的武汉、沙市、荆州、宜昌、孝感等地。评书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目丰富多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仅按小说底本讲述的“底子书”和在“底子书”基础上发展加工而成的“雨夹雪”,书目有《三国》、《水浒》、《隋唐》、《岳飞传》等;另一类被称为“路子书”,这类书目是演员自己编创并演出的,较追求情节的惊险热闹,书目有《王莽忠孝图》、《八门斗智》等。
特征:表演善于模拟书中的各种人物,并借助手势、身段、口技等渲染气氛。其描叙景物时喜欢使用骈体、叙述,对话时则使用来自民间的口语。
3.湖北小曲,主要内容:湖北小曲由“汉滩小曲”和“天沔小曲”组成。汉滩小曲又称“汉口滩小曲”、“外江小曲”,主要流行于湖北境内的汉口、沙市、宜昌等大中城市,以坐唱折子戏为主。天沔小曲也叫“内河小曲”,主要流行于汉水沿岸湖北境内的天门、潜江、沔阳、汉阳、汉川等县镇及农村,以敲碟子演唱民间小调著称。湖北小曲的曲牌据称原有二三百个,上世纪30年代末逐渐失传,现存100个左右,既有本地小曲和从长江上游和下游传来的小曲,也有抗战时期流落各地的小曲艺人从各地带回来的小曲。
特征:湖北小曲的演唱形式以坐唱为主,演出二、三人不等。20世纪60年代又有站唱、走唱等形式。
4.楚剧,旧称西路花鼓、黄孝花鼓,1926年改用现名,大约于百年前在鄂东流行的哦呵腔基础上融合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形成。1922年,楚剧逐渐接受京、汉剧及文明戏的影响,演员和音乐工作者开始了分工,唱腔上创造了〔打腔〕和〔起腔〕等腔调,剧目也开始变单出戏为本戏,并采用一些京剧、汉剧的道具。
5.荆州花鼓戏,因它生根于天门、沔阳一带,故曾经又名“天沔花鼓戏”。清道光年间在江汉平原的民间歌舞说唱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它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荆州花鼓戏的唱腔曲牌约有八十多种,多是当地的民歌小调,主腔有“高腔”、“打锣”、“四平”、“圻水”,其他小调有“思儿”、“绣荷包”、“双撇笋”等。演唱时有帮腔。因受楚剧的影响,唱腔有了某种程度的变化。主要乐器有边鼓、竹梆、钹、大锣、马锣、小锣、唢呐等。打击乐器的曲牌约有二十多种。乐曲较豪放粗犷。
6.荆河戏,主要流行于湘北澧县、津市、临澧、石门、大庸、岳阳等地,以及湖北的石首、松滋、公安、监利、恩施和中游的铜仁,四川的秀山、酉阳,共30来个县市。曾称“上河戏”或“大台戏”,1954年定今名。有昆、高、弹3种声腔,以弹腔为主。舞台语言用澧州官话。
7.南剧,又称南戏,是流行于鄂西土家族地区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颇有影响的古老剧种。是湖北省四大地方剧种之一,居恩施州五种地方剧之首。它流播城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8.湖北越调,又名襄河越调,流行于襄阳、荆州、宜昌一带。清代中叶已兴盛,已有班社在这地区演出,如阳春班、泰和班、三盛班等。同时这地区又流行同州梆子(东路秦腔),因此声腔剧目与秦腔有着密切关系。越调唱腔质朴自然,真切豪爽,婉转动人。它有曲牌和板腔两种曲体,因而构成了越调音乐的独特风格。越调的传统剧目分为正装戏和外装戏两种,有400多个剧目。正装戏为越调的传统剧目,其构思严整,唱词深奥,主要演历史袍带戏,多以生、净为主角,外装戏多为民间生活戏,也有许多公案戏,以小生、小丑为主角,词句通俗,多唱少白,生活气息浓厚。
9.山二黄又名汉调二黄,简称汉二黄,俗称靠山黄,属汉剧的一个支派,是流行于鄂西北地区的皮黄剧种。它是随荆、襄移民带进鄂西北山区的楚调与地方方言民乐长期吸纳、融合而形成的。山二黄”的表演艺术在分工和运用剧目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它的唱腔有西皮、二黄、反二黄、四平等,均属板腔体;角色也分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十大行当,因历来主重唱工,十行角色皆有重头戏;演出伴奏分文场和武场,文、武场均由鼓司指挥。“山二黄”传统演出剧目以“列国戏”、“三国戏”、“唐宋戏”居多。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山二黄”剧种是全国地方古老稀有剧种之一,被誉为秦巴山区的稀世瑰宝。
10.东路花鼓戏,起源于鄂东,形成于鄂东的麻城、罗田、红安、浠水、黄冈一带,位于大别山南麓。
11.湖北高腔
12.黄梅采茶戏
13.阳新采茶戏,至今已两三百多年的历史。 早在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阳新就出现茶歌和民歌小调为唱腔的“花灯戏”,这是采茶戏的雏形。
14.远安花鼓戏
15.梁山调
16.襄阳花鼓戏,曾在襄樊地区广为流行,影响至我省的房县、郧阳、远安、兴山,最远达到陕南、豫南等地,它最初被称为“地花鼓”、“花鼓子”,因该剧种曾受歧视遭禁演,艺人们只能躲在山野乡间里演出,故又有“躲躲戏”之称。
17.郧阳花鼓戏,是十堰地方剧种之一,现流行于郧县、郧西、房县、丹江口市等地。郧阳花鼓戏起源于清代中晚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郧阳花鼓戏兼唱丝弦伴奏的琴子戏和锣鼓伴奏的八岔戏,俗称“二棚子戏”。它的声腔有琴子、八岔和采腔三类,其唱腔的“花腔”部分还吸收了“郧阳四六句”的部分曲调。
18.随县花鼓戏
19.堂戏,又称唐戏,是流传于长江北岸、神农架山区的地方剧种。
20.文曲戏,是流行于赣、鄂、皖三省边界的一个有名剧种,以其清新婉约而引人入胜。文曲戏的前身是“坐唱”。这种“坐唱”在江西的九江、瑞昌、都昌、湖口叫做“文词调儿”、“曲子”;湖北黄梅、广济叫做“调儿”、“曲子”;安徽的东至、宿松叫“儿家腔”、“文南词”。
21.柳子戏,又称杨花柳,阳戏,是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一个老剧种,是恩施州五大地方剧种之一。
第2个回答  2009-08-17
现存且传承的比较好的有楚剧、汉剧,荆州花鼓戏,黄梅戏(湖北黄梅县)
第3个回答  2009-08-17
汉剧
第4个回答  2012-04-17
3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