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传统戏曲是什么

如题所述

1. 汉剧,中国戏曲剧种,俗称“二黄”,又有“楚调”和“汉调”之称。它起源于湖北,逐渐发展成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是湖北的主要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湖北、河南、湖南、陕西、四川等地区。
2. 湖北评书,主要流传于长江沿岸的武汉、沙市、荆州、宜昌、孝感等地。评书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目丰富多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仅按小说底本讲述的“底子书”,另一类是在“底子书”基础上发展加工而成的“雨夹雪”。
3. 湖北小曲,由“汉滩小曲”和“天沔小曲”组成。汉滩小曲主要流行于湖北的大中城市,以坐唱折子戏为主;天沔小曲主要流行于汉水沿岸的县镇及农村,以敲碟子演唱民间小调著称。湖北小曲的曲牌原有二三百个,现存约100个。
4. 楚剧,旧称西路花鼓、黄孝花鼓,1926年改用现名。它起源于湖北,融合了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如山歌、道情、竹马、高跷等。20世纪20年代,楚剧开始接受京、汉剧及文明戏的影响,发展出独特的唱腔和剧目。
5. 荆州花鼓戏,起源于江汉平原的民间歌舞说唱,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荆州花鼓戏的唱腔曲牌约有八十多种,既有本地小曲,也有从各地传来的小曲。
6. 荆河戏,主要流行于湘北澧县、津市、临澧、石门、大庸、岳阳等地,以及湖北的石首、松滋、公安、监利、恩施和中游的铜仁、四川的秀山、酉阳等地。它有昆、高、弹三种声腔,以弹腔为主。
7. 南剧,又称南戏,是流行于鄂西土家族地区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古老剧种。它流播城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8. 湖北越调,又名襄河越调,流行于襄阳、荆州、宜昌一带。它起源于清代中叶,已有班社在这地区演出。越调唱腔质朴自然,真切豪爽,婉转动人。
9. 山二黄,是流行于鄂西北地区的皮黄剧种,随荆、襄移民带进鄂西北山区的楚调与地方方言民乐长期吸纳、融合而形成。它的表演艺术在分工和运用剧目方面具有独到之处。
10. 东路花鼓戏,起源于鄂东,形成于鄂东的麻城、罗田、红安、浠水、黄冈一带。
11. 湖北高腔
12. 黄梅采茶戏
13. 阳新采茶戏,起源于清康熙年间,阳新就出现茶歌和民歌小调为唱腔的“花灯戏”,这是采茶戏的雏形。
14. 远安花鼓戏
15. 梁山调
16. 襄阳花鼓戏,曾广为流行,影响至我省的房县、郧阳、远安、兴山,最远达到陕南、豫南等地。
17. 郧阳花鼓戏,起源于清代中晚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郧阳花鼓戏兼唱丝弦伴奏的琴子戏和锣鼓伴奏的八岔戏,俗称“二棚子戏”。
18. 随县花鼓戏
19. 堂戏,是流传于长江北岸、神农架山区的地方剧种。
20. 文曲戏,是流行于赣、鄂、皖三省边界的一个有名剧种,以其清新婉约而引人入胜。
21. 柳子戏,是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一个老剧种,是恩施州五大地方剧种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