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于黄冈的戏剧有哪些

如题所述

发源于黄冈的戏剧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孟丽君》、《打猪草》、《路遇》、《小辞店》、《玉堂春》等。

扩展资料:

黄冈地方戏曲主要以黄梅戏为主,另有楚剧、汉剧、罗田东腔戏、麻城东路花鼓戏、武穴文曲戏和英山采茶戏六个剧种。

黄梅戏《铁面金光悌审和珅》受邀到国家大剧院演出,东路花鼓戏《麻乡约》代表全省到北京长安大戏院参加全国基层院团展演,黄梅戏《余三胜轶事》受邀到中国地方戏演出中心演出。

黄梅戏《李时珍》《槐花谣》先后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扶持,其中《槐花谣》亮相全国戏曲教育联盟第三届理事会开幕式和湖北省第三届地方戏曲艺术节开幕式。东路花鼓戏《麻乡约》受邀到四川重庆巡演。音乐舞蹈史诗《红色薪传》受邀到武汉高校巡演。

黄梅戏: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省安庆市。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9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申报的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2021年5月24日,湖北省申报的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