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贯穿整本书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孔子思想核心的问题,是孔子研究中的最大问题。理论界对此的说法已不下十种,几乎穷尽了孔子思想的全部范畴,如:“礼”说,“仁”说,“忠君”说,“三纲”说,“孝”说,“仁孝”说,“忠恕”说,“中庸”说,“仁恕”说等,其中以“礼”说和“仁”说的影响较大。
“礼是孔子思想核心”说之商榷“礼是孔子思想核心”说,在现代的主要代表是蔡尚思先生,这里就想以蔡先生的观点为例来探讨。
       如蔡先生的主要根据是:“孔子生长于鲁国,‘周礼在鲁’。孔子从少好礼,入周公庙问礼,而成为名闻天下的礼教家”;孔子还常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等;“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如说:‘礼让为国’, ‘齐之以礼’”;“教育宗旨最重礼”,“强调‘不学礼,无以立’”;“以为礼的根本一直相因不变,礼的枝叶可以有所损益,周礼虽到百世也不会变革”;乃至经常批评别人不守礼,并主张“克己复礼”等;许多后儒如司马迁、柳宗元、张载、朱熹、顾炎武、王船山、颜元、阮元、章学诚、陈沣、张謇等,“都看出礼是孔子的中心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说,在现代的主要代表是匡亚明先生,这里就想以匡先生的观点为例来探讨。 我们都知道,孔子所生活的年代是春秋时期,正是周王朝的末期,所谓“礼崩乐坏”的时期。这个时期民风日下、世态炎凉、诸侯混战,那么,孔子少贫就不难理解了。现在我们谈中华文明五千年,是从黄帝开始的,其实在黄帝以前,中华民族还有辉煌灿烂的历史,只是历史资料少之又少罢了,我们年轻一代在这方面还要多加努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6
论语的核心思想就突出了一个仁字。可以看出来,贯穿整本书的最主要的也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一方面的内容。
第2个回答  2021-09-06
《论语》在儒学中的地位,跟《四阿含》在佛教经典中的地位相媲美。《论语》记载了孔子在教学育人生平中师徒互动的全部核心内容,囊括了圣人情怀与智慧的所有方面,毫无保留地呈现并传授给以十哲为第一梯队的七十二贤。因为日常教学与讨论的特点与局限,孔子光辉思想与伟岸人格的详细内容未必能全部展现出来。但是纲目大端无所遗缺,许多地方是点到为止。所以,《论语》是先秦儒学的入门教程,是根本典籍,其特点与《杂阿含》十分相近。
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及甚深阐释,都体现在孔子删定和编撰的《六经》之中。形式上“述而不作”,而体系上博大精深,涵盖广远,非可简而言之。
孔子思想核心:仁义礼智信,五大系列在《论语》中皆有体现。复次,人伦教育,忠恕之道,是良师培养高徒必有之内容。
至于“三纲”,是孔子主要用来教训指导诸候与卿大夫的内容,是政教合一的核心。是针对“礼崩乐坏”世道对统治者阶层提出的“责权利”均衡的严格要求。(当然是顺着封建宗法家国体系逻辑阐述的,涉及家庭人伦关系。)研究《论语》的学者,若兼读《孔子家语》,可知老朽在此是如实告知。若再深入《春秋》大义,则可更加明瞭三纲其实是礼学的一部分。“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三纲"是礼制的核心内容。
从汉代开始,封建帝王统治者阉割`偏取、扭曲孔子思想体系,出于君权至上私欲,曲解并极端强调三纲,到北宋理学形成,将孔子儒学活泼泼的思想体系异他为钳制士大夫及社会意识形态的桎梏,本末倒置,可悲。
嗯,流览诸仁者的回答,挺全面挺精彩,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下面的留言,也有一些值得赞叹,让人流连忘返。限于篇幅,老朽就不再狗尾续貂咧。
第3个回答  2021-09-23
孔子与弟子讲学中的内容,与讨论问答综合成论语一书所以并无单一的核心思想,但孔子的真精神,真学问确在其中。比如首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有易经的道理在里面。天下一切的学问,科学的,哲学的,宗教的…没有不学而能的,这学字,是实字虚用并无所指学什么,所以圣人的立言很广,很妙,很难,习字的本意是鸟亮白羽,即练习飞行,这有易行习坎出险的道理。有不会的技能,道理要学习,学好了就无苦无难所以说不亦说乎,学有所得才能有朋自远来跟你学习,交流这是很快乐的,世人达到这境界的也不多,多的是争论高低生出许多烦恼,这一境界在佛教乃大乘菩萨的欢喜地,再往上人不知而不愠,乃是出世之道,即佛的即世离世即尘离尘,乃是佛境。其他仁义礼智信每个字都有精到的论述。
第4个回答  2020-07-26
核心思想是仁,《论语》将仁这一思想始终贯穿整本书,同时还有义、礼、智、信 这一方面的内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