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7分)荔枝香近宋·周邦彦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7分)荔枝香近宋·周邦彦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 ① ,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 ②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逐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 ③ 。共剪西窗蜜炬。【注】①无憀:无聊的意思。 ②燕新乳:燕子刚刚孵出雏燕。③报鹦鹉:都暗含鸟雀恋巢之意。 ④蜜炬:蜡烛。小题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感情?(3分)小题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相关诗句做简要分析。(4分)


小题1:描绘了一幅凄美清冷的黄昏景象(概括1分)。乱红飘零水中,随风而逝,在尽日的微寒中,室内香雾萦绕。黄昏时面对细雨当窗,一个人在静静的观看燕子成双。(描述画面1分)
蕴含了词人 踪迹无定 凄切思乡 孤苦无依 寂寞闲愁 的感情。(答出其中一个关键词即给1分)
小题2: 衬托 :下片先写行舟待发,江浦又绿来衬托游子思归。
虚实结合 :前五句眼前实景,行舟待发,江浦又绿;最后三句写虚景,写对未来的展望,对未来的绵绵期冀。
化用典故 :化用了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句,写出了倦客思归,对家园的向往之情。(答对两点,即给4分。手法各1分,分析各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依据北宋词人周邦彦的人生经历背景,再结合注释翻译上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思考。水中残红飘零,随风而去。夕阳西下,微寒中,心儿忧伤凄凄。淡雾飘浮吹进帘底,室内香雾萦绕。黄昏时细雨当窗,无聊孤寂的我正静静地观看燕子孵出雏燕。
小题2:
试题分析:下片前两句,词人站在江边,看到渐渐遍绿的江水,不由感慨时光轮回之快,心儿随帆飞向远方,这是对游子思归之情的“衬托”,当然也是对眼前实景的描写。后两句是词人的丰富想象为虚写,化用了晚唐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反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真是妙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