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更好地把握学情,因材施教

如题所述

“以学定教”就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顺序,并做出教的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学定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定教”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一些实践与策略,以求抛砖引玉。
中国论文网 /9/view-5768826.htm
一、做好学情分析,找准教学起点
要把握教学的起点,必须先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所谓“起点”就是按照课标的规定,按照教材的进度,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已实际具有的认知水平、能力基础、情感基础。把握学习的现实起点才会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案例一:《9加几》教学片段
“9加几”的教学过程是:(1)创设情景,列出算式;(2)学生探究9+5=?(3)比较算法多样化,得出“凑十法”;(4)教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计算9+6、9+7、9+4、9+3。我发现这个班大多数学生先写出得数,再摆小棒,有个别的学生则纯粹在玩小棒。为了弄清原因,我又出了一些“9加几”的算式让学生口答,每人5题,抽检了10位学生,只有一人算错了1题。问他们怎样算的,多数学生回答,想出来的,在幼儿园里就会算了。有不少学生能把“凑十法”的过程说得头头是道、清清楚楚。在教学中之所以会出现计算与小棒各自为政,“数”与“形”严重分离的现象,原因在于计算“9加几”,这个班的学生已不需要借助小棒来探究算理。
在教学中一定要摸清学生的学习起点,抓住教学的切入点。如果学生对所学的计算内容已经会了,就直接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计算,可以达到强化算理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之目的。如果学生计算有困难时,则可引导学生“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达到理清算理和提高计算准确率的目的。
二、依据课堂动态生成,调整教学内容与进程
在教学中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确保教学进程沿着最佳轨道运行。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绝不能仅仅依靠预设,应当随时审时度势,根据课堂的变化、学情的变化,改变和修订预设目标,调整生成目标。
案例二:《5的乘法口诀》教学时,我先出示情境图。刚要发问,没想到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5的乘法口诀’我会背。”随后,许多学生都附和着说自己也会。这可怎么办呢?我一下子愣住了,但马上做出了一个决定:抛弃原来精心准备的教案,就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调整教学流程。
师:你知道5的乘法口诀有哪些并能试着写下来吗?学生写口诀、汇报。
师:那么谁来说一说二五一十的意思呢? (生:摆了两把小伞,一把用5根小棒。)
师:哪位小朋友能在自己的本子上用画图的方法表示5的乘法口诀?
(生画,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对乘法口诀意义的理解。)
小结:一个图形由5条线段组成,一个图形就表示一个五,两个就是两个五,三个就是三个五,四个就是四个五,五个就是五个五。
在教学中,当学生的回答或愿望与我们的预设不一致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审时度势,相机调整教学预设,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因情去作灵活、及时的应变处理,使学生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活动中。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开放学习空间
教师往往会在学生自主探究前,给学生进行铺垫,看似明确了思维指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质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通道,缩小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因此,应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探索工具,提供一个有较大自由度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充足、合理的空间中运用多种方法开展自主学习探究活动。
案例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学习的难点。教学时,我让学生准备了一些长7厘米、宽5厘米的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片以及笔、剪刀、直尺、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材料若干等,要求学生利用这些材料想办法求出以上长方形纸片的面积,并根据自己的算法尝试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讨论时各抒己见,纷纷表明自己的想法并动手操作实践,得出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用面积单位摆满了长方形纸片,数出面积是35平方厘米;还有的用面积单位摆成“L”形,算出长方形的面积是35平方厘米;甚至有的同学直接用7×5=35(平方厘米)计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这时我抓住时机问:“长方形的面积到底与什么有关系,你们发现了吗?”大部分学生充满自信地回答:“与长和宽有关,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宽。”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运用不同方法推导出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小组汇报时气氛热烈,学生们讲得有理有据,各种奇思妙想不断涌现出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在教学中,只要充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时时关注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做到“以学定教”,就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提高课堂效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13
面对教育改革,学情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教师教学的对象就是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班级也有属于自己的特点,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到学生的学情,特别是教的班级较多的时候,要根据班级的特点对教学做相应的变动。学情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包括所在年龄阶段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乐于发言还是开始羞涩保守;喜欢跟老师合作还是开始抵触老师;不同年龄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也不同。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简单知识来分析,也可以凭借经验和观察来灵活把握。还有不同年龄学生的感兴趣特的话题不同,教师一方面要尽量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又要适当引导不能一味屈尊或者迁就学生的不良兴趣。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经验。可以通过单元测验、摸底考察、问卷等较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抽查或提问等非正式的方式。如果发现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一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3、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分析分析不同班级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如何、学习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据此设计教学任务的深度、难度和广度。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本班学生中学习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并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4、学生学习风格分析班级整体学习风格:一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当然,切忌单纯为了学情分析而去分析学生或者将学情分析孤立于教学设计之外,学情分析是系统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与教学设计的其他部分存在极为紧密的互动关系。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往往是空中楼阁;因为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才能确定其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习活动中的最近发展区,而从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来阐述最近发展区就是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是教-学内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据,没有学情分析的内容分析往往是一盘散沙或无的放矢;因为只有针对具体学生才能界定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学情分析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策略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因为没有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任何讲解、操作、练习、合作都很可能难以落实。总之,学情分析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