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一、性质不同,前者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物,后者是封建制度产物。
二、有无行政权,明朝是内阁票拟,皇帝或者太监披红,最后皇帝盖印,最后的最终行政权在皇帝。英国内阁可以直接行政。
三、责任不同,英国内阁直接行使权利,向议会负责,是权利机构;明朝内阁辅佐皇帝,是皇帝决策的顾问。
四、成立方式不同,英国是议会提议,国王认命内阁首相,再有首相组织内阁;明朝内阁成员全由皇帝任命罢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5
明朝内阁,为明成祖首先确立。乃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
明太祖废除宰相。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1]。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大学士均因有太子经师的恩情,而得以累加至太子三孤身份,地位日益受尊崇。宣宗时期,朝廷事无大小,宣宗均悉数咨询大学士杨士奇的看法而决定。虽然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召见时得以参与各部事宜,然而其还远不如杨士奇等内阁成员得以亲自接见[2]。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3]。然而,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或称内阁首辅)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4]。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如张居正结合冯保。
也就是说,明朝内阁,权利日益增加,皇权逐渐减弱,嘉靖皇帝,30年不上朝,明朝依然强大如故,明朝时期,皇帝为了增加收入,逐渐放开海关,中国海军十分强大,因为朱元璋出身农民,所以特别照顾佃户,明朝时农民的税收很低, 三十税一,但明朝对官员的压迫相当残酷。东西厂及锦衣卫都是针对当官的设置的,明朝的思想相当开放,看一下明朝的著作就知道了,金瓶梅及四大名著中的三部都是明朝产物,明朝的知识分子也相当自由,可以公开议论朝政得失甚至谩骂朝廷,只要不是当官的一般没什么问题。
明朝思想家各学说鼎沸,有百家争鸣之状。李贽 :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⑵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说。顾炎武——具有启蒙精神。王夫之: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王守仁:“阳明学”,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张居正,朱熹、、、、、、。
此外,明朝工业相当发达,造船业和造炮业相当了得,由海上争霸的趋势。
总而言之,明朝是中国自宋以后又一次从农业帝国主义国家向工业帝国主义国家过渡时期,而且比宋朝更为鲜明。宋朝只是在经济上体现了这个趋势,而明朝从制度和经济上都体现了这个趋势。
明朝的内阁比英国的更为公平,明朝内阁是从知识分子里选出来的,起初有皇上钦定,后来就演变为内阁大臣推选,没有出身限制,而英国的内阁成员必须是贵族,何况英国内阁比中国晚了几百年,在清朝乾隆时【1721】才完善。如果,明朝没有灭亡的话,可能到1721时,中国的内阁制比英国的更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