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的区别在哪里

如题所述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是指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经审批确定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

公务员和参公人员不论是招考录用、管理方式或是工资待遇都是完全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公务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党群系统的参公人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而行政单位下属的参公人员使用的是事业编制

1、招考录用程序相同。公务员和参公人在招考时都是要通省级公务员管理部门统一招考,都是要通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录用等环节,考试的难易程度完全相同。

2、享受工资待遇相同。公务员享受公务用车补贴、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工资制度,公务员就算在职务方面得不到提拔也可以从晋升职级方面来提升自己的工资待遇,公务员每2年考核称职以上的可上调一档工资,连续5年考核称职以上的上调一级工资,同时公务员享受13月奖励工资

3、退休条件相同。参公人员和公务员一样享受提前退休政策,退休后的待遇完全相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3

公务员和参公存在着区别,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参公全称叫“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指对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这些被管理的人员就叫参公人员。按照国家规定,公务员全部是行政编,事业单位则是事业编,而参公则比较特殊,它介于二者之间。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参公人员属于事业编,但是一些参公单位(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属于行政编制。这是因为一些事业单位具有行使政府相关权力的职能,但是其职工却没有公务员的身份,而且编委会又不可能扩大行政编制数额,于是就出现了某些参考公务员管理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参公人员的名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从广义上看是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算是正式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需具备两个条件,一必须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二是具有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能。如果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么经过本单位申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后,就可以报上一级政府人事部门进行审批,经过批准后这个单位叫做“参公单位”,但不叫“机关”。

参公单位一般是党政机关的下级单位或者执法机构,它们的工资待遇跟公务员一样,都是财政全额拨款,但因为大部分参公单位机构规格比党政机关要低,因此薪酬涨幅的空间要相对小一些。一般来说,事业编不经过考试是没法转任到行政编的。但参公单位却比较特殊,它能与公务员进行转任。从公务员单位调到参公单位,编制就由行政编变成了事业编,反之亦然。在某些省份,参公人员想转任到机关当公务员要看这个单位有无多余的行政编,而公务员转任则无此限制,这公务员转任与参公转任的区别。参公人员转任比公务员转任有难度,在某些情况下,参公人员转行政编也要进行考试。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参公单位与普通事业单位不同。在人事制度方面,参公单位实行公务员制度,普通事业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在招录、晋升、薪酬、退休、养老等诸多人事管理方面都存在较大区别。从资源方面看,第一,通过参公管理身份的确立,能够增强参公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第二,参公管理的身份保障了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类同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因此,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非常希望纳入参公管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参公单位与普通事业单位不同。在人事制度方面,参公单位实行公务员制度,普通事业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在招录、晋升、薪酬、退休、养老等诸多人事管理方面都存在较大区别。从资源方面看,第一,通过参公管理身份的确立,能够增强参公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第二,参公管理的身份保障了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类同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因此,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非常希望纳入参公管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参公单位与普通事业单位不同。在人事制度方面,参公单位实行公务员制度,普通事业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在招录、晋升、薪酬、退休、养老等诸多人事管理方面都存在较大区别。从资源方面看,第一,通过参公管理身份的确立,能够增强参公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第二,参公管理的身份保障了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类同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因此,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非常希望纳入参公管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