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和县级市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地级市和县级市的意思如下:

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是中国的第二级地方行政区,属地级行政区,因其行政建制级别与地区相同,故称“地级市”。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取代之前的“专级市”之称。我国共计293个地级市。

县级市:一般由地级行政区管辖或由地级市代管,但需要注意的是:个别县级市独立于地级行政区之外单独建制,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直接管理,该类县级市与地级行政区基本享有相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这类县级市为“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俗称省直辖县级市。

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行政级别比大部分的县级市要高,比地级市要低。我国共有394个县级市。

我国的行政区划设置:

按照宪法的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划划分为:省、县、乡三级。但现实中是划分为了省、市、县、乡四级,多了一个市。所以在学界有人认为地级市这个东西是违宪的,这属于历史遗留的话题了,后面再说。下面详细解读一下我国现行的四级行政区划制度。

第一级是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第二级是地级行政区:地区、盟、自治州、市(地级)、市辖区。

第三级是县级行政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市(县级)、市辖区、林区、特区。

第四级是乡级行政区:乡、民族乡、镇、街道、苏木、区公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