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喝茶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我想知道一下大家说说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一、好处:
  随着季候的不同,各个季节喝的茶的效果也不太,具体如下介绍

  1.春饮花茶

  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极为分明。在春天的日子里,春风复苏,阳气生发,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但这时人们却普遍感到困倦乏力,表现为春困现象。人喝花茶,能缓解春困带来的不良影响。花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可使“春困”自消。
  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的茶中珍品。“花引茶香,相得益彰”,它是利用烘青毛茶及其他茶类毛茶的吸味特性和鲜花的吐香特性的原理,将茶叶和鲜花拌和窨制而成,以茉莉花茶最为有名。这是因为,茉莉花香气清婉,入茶饮之浓醇爽口,馥郁宜人。高档花茶的泡饮,应选用透明玻璃盖杯,取花茶3克,放入杯里,用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冲泡,随即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二三分钟后,即可品饮,顿觉芬芳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2.夏饮绿茶

  夏日炎热,骄阳似火,人在其中,挥汗如雨,人的体力消耗很多,精神不振,这时以品绿茶为好。因绿茶属未发酵茶,性寒,“寒可清热”,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对口腔和轻度胃溃疡有加速愈合的作用。而且它营养成分较高,还具有降血脂、防血管硬化等药用价值。这种茶冲泡后水色清冽,香气清幽,滋味鲜爽,夏日常饮,清热解暑,强身益体。绿茶中的珍品,有浙江杭州狮峰的龙井,汤色碧绿,清香宜人,被誉为“中国绿茶魁首”;江苏太湖碧螺春,茶色碧翠嫩绿,香气浓郁;安徽黄山毛峰,茶味清香。
  冲泡绿茶,直取90℃开水泡之,高级绿茶和细嫩的名茶,其芽叶细嫩,香气也多为低沸点的清香型,用80℃开水冲泡即可,冲泡时不必盖上杯盖,以免产生热闷气,影响茶汤的鲜爽度。

  3.秋饮青茶

  秋天,天高云淡,金风萧瑟,花木凋落,气候干燥,令人口干舌燥,嘴唇干裂,中医称之“秋燥”,这时宜饮用青茶。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色泽青褐,冲泡后可看到叶片中间呈青色,叶缘呈红色,素有“青叶镶边”美称,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热,温热适中,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让机体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作用。常见的乌龙茶名品有福建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以闽北武夷岩茶、闽南安溪铁观音为著名。但乌龙茶类很多以茶树品种而分,有铁观音、奇兰、梅占、水仙、桃仁、毛蟹等。乌龙茶习惯浓饮,注重品味闻香。
  冲泡乌龙茶需100℃沸水,泡后片刻将茶壶里的茶水倒入茶杯里,品时香气浓郁,齿颊留香。

  4.冬饮红茶

  冬天,天寒地冻,万物蛰伏,寒邪袭人,人体生理功能减退,阳气渐弱,中医认为:“时届寒冬,万物生机闭藏,人的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养生之道,贵乎御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品。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生热暧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红茶类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充分发酵,使茶鞣质氧化,故又称全发酵茶。茶鲜叶经过氧化后形成红色的氧化聚合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这些色素一部分溶于水,冲泡形成了红色茶汤。传统工夫红茶名品有湖红、宜红、宁红、闽红、台红、祁红,以安徽祁门县的祁红为著名。
  冲泡红茶,宜用刚煮沸的水冲泡,并加以杯盖,以免释放香味。英国人普遍有饮“午后茶”习惯,常将祁红和印度红茶拼配,再加牛奶、砂糖饮用。在我国一些地方,也有将红茶加糖、奶、芝麻饮用的习惯,这样既能生热暖腹,又可增添营养,强身健体。

  二、坏处:
  茶虽然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不是每个时段都能喝,尤其是女性朋友更得特别留意,以免身体越喝越差!女性朋友较不宜喝茶的时期分为:

  1.月经期间

  女性朋友在月经期间,经血会消耗掉不少体内的铁质,因此女性朋友在此时更要多多补充含铁质丰富的蔬菜水果,像菠菜、葡萄和苹果等。而茶叶中含有高达50%的鞣酸,它会妨碍我们的肠粘膜对铁质的吸收,大大减低铁质的吸收程度,因而在肠道中很容易和食糜中的铁质或补血药中的铁结合,产生沉淀的现象。

  2.怀孕期间

  一般浓茶中含的咖啡碱浓度高达10%,会增加孕妇的尿和心跳次数与频率,会加重孕妇的心与肾的负荷量,更可能会导致妊娠中毒症,因此孕妇最好不喝茶为妙。

  3.哺乳期间

  因为这段期间要是喝下大量的茶,则茶中含有的高浓度的鞣酸会被粘膜吸收,影响乳腺的血液循环,进而抑制乳汁的分泌,造成奶水分泌不足。另外,茶中的咖啡碱会渗入乳汁并间接影响婴儿,对婴儿身体的健康不利。

  4.更年期间

  除了头晕和浑身乏力以外,有时还会出现心跳加快、脾气暴躁、睡眠品质差等现象,若再喝太多茶更会加重这些症状,所以喜欢喝茶的人若正值这些特别阶段,最好适可而止,免得把身体给搞坏!

  三、喝茶八误区

  1.喜喝新茶

  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2.喝头遍茶
  由于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所以,头遍茶有洗涤作用应弃之不喝。

  3.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

  4.饭后喝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正确的方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

  5.发烧喝茶
  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烧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

  6.溃疡病人喝茶
  茶叶中的咖啡因因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诱发溃疡甚至穿孔。

  7.经期喝茶

  在月经期间喝茶,特别喝浓茶,可诱发或加重经期综合征。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与不喝茶者相比,有喝茶习惯发生经期紧张症几率高出2.4倍,每天喝茶超过4杯者,增加3倍。

  8.一成不变

  一年四季节令气候不同,喝茶种类宜做相应调整。春季宜喝花茶,花茶可以散发一冬淤积于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夏季宜喝绿茶,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疮疖感染等;秋季宜喝青茶,青茶不寒不热,能彻底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味甘性温,使人神清气爽;冬季宜喝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含丰富的蛋白质,有一定滋补功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2-05
茶文化与中医药,两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而且都与神农氏这一传说有关。
由于茶叶有很好的医疗效用,所以唐代即有“茶 药”(见代宗大历十四年王国题写的“茶药”)一词;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中,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可见,茶就是药,并为药书(古称本草)所收载。但近代的习惯,“茶药”一词则仅限于方中含有茶叶的制剂。 由于茶叶有很多的功效,可以防、治内外妇儿各科的很多病症,所以,茶不但是药,而目是如同唐代陈藏器所强调的:“茶为万病之药”。
茶不但有对多科疾病的治疗效能,而目有良好的延年益寿、抗老强身的作用。
茶的二十三功效
(1)少睡 (2)安神 (3)明目 (4)清头目 (5)止渴生津 (6)清热 (7)消暑 (8)解毒 (9)消食 (10)醒酒 (11)去减肥 (12)下气 (13)利水 (14)通便 (15)治痢 (16)去痰 (17)祛风解表 (18)坚齿 (19)治心痛 (20)疗疮治瘘 (21)疗饥 (22)益气力 (23)延年益寿
茶的其它功效不成系统者,尚有如下数条:《格物粗谈》称:“烧烟可辟蚊:建兰生丸斑,冷茶和香油洒叶上”。《救生苦海》称:“口烂,茶根代茶煎饮”。《本草纲目》:治“痘疮作痒,房中宜烧茶烟恒熏之”
茶的药用成份
茶叶中和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的组份,主要有以下几类。
(1)咖啡碱 咖啡碱是茶叶中一种含量很高的生物碱,一般含量为2~5%。每杯150毫升的茶汤中含有40毫克左右咖啡碱。咖啡碱是一种中枢神经的兴奋剂,因此具有提神的作用。在对咖啡碱安全性评价的综合报告中的结论是:在人正常的饮用剂量下,咖啡碱对人无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
(2)多酚类化合物 可溶性的多酚类化合物在红茶中的含量约为干重的10~20%,它主要由儿茶素类、黄酮类化合物、 花青素和酚酸组成,以儿茶素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儿茶素类中主要包括表儿茶素(简称EC)、表没食子儿茶素(简称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简称E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简称EGCG)。这是茶叶药效的主要活性组份。业已证明,它们具有防止血管硬化、防止动脉粥 样硬化、降血脂、消炎抑菌、防辐射、抗癌、抗突变等多种功效。
(3)维生素类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维生素B族的含量一般为茶叶于重的100~150PPm左右。茶叶中维生素C含量很高,维生素C能防治坏血病,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促进创口愈合。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阻止人体中脂质的过氧化过程,因此具有抗衰老的效应。茶叶中 维生素K的含量约每克成茶300~500国际单位, 因此每天饮用5杯茶即可满足人体的需要。维生素 K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素。
(4)矿质元素 茶叶中含有多种矿质元素,如磷、钾、钙、镁、锰、 铝、硫等。这些矿质元素中的大多数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茶叶中的氟素含量很高,平均为100~200PPps 左右,远高于其他植物,氟素对预防龋齿和防治老年骨质疏松有明显效果。
(5)氨基酸 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已报道有25种,其中茶氨酸的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众所周知,氨基酸是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如谷氨酸能降低血氨,治疗肝昏迷。蛋氨酸能调整脂肪代谢。
(6)其他 除了上述这些主要组份外,茶叶中还含有一些次要的活性组份,它们的含量虽然不高,但却具有独特的药效。如茶叶中的脂多糖具有防辐射和增加白血球数量的功效;茶叶中几种多糖的复合物和茶叶脂质组份中的二苯胺,具有降血糖的功效;茶叶在嫌气条件下加工形成的a一氨基丁酸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茶的疗效作用
1、提神解乏 据研究,茶叶含有3一5%的咖啡碱,咖啡碱是一种白色丝光针状的结晶体,被人体吸收之后,能起到加强大脑皮质感觉中枢活动、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更为敏锐、能使精神振奋的作用,在医学临床上,用它治疗伤风头痛,疗效显著,而且没有副作用。西药中的阿斯匹林等主治感冒头痛的药片,差不多都有咖啡碱的成份。另外,咖啡碱对心肌有直接增强收缩的作用,并能扩张冠状动脉和肾脏血管,还可作治疗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一种辅助剂。
茶叶中的咖啡碱还不同于普通纯咖啡碱,它与茶汤里的其它物质中和,形成一种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在胃内酸性条件下,失去了纯咖啡碱的活性,和对胃的刺激性,当混合物进入小肠的非酸性环境中时,咖啡碱又能还原释放出来,被血液吸收,从而发挥它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解除疲劳的作用。
2、除脂解腻,促进消化 首先,咖啡碱能兴奋神经中桩系统,影响全身的生理机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其次,茶汤中的肌醇、叶酸、泛酸等维生素物质以及蛋氨酸、半腕氨酸、卵磷脂、胆碱等多种化合物,都有调节脂肪代谢的功能。此夕卜茶汤中还含有一些芳香族化合物,它们能够溶解油脂,帮助消化肉类和油类等食物。如“乌龙茶”,目前在东南亚和日本很受欢迎,被誉为“苗条茶”、“美貌和健康的妙药”。乌龙茶有很强的分解脂肪的功能,长期饮用不仅能降低胆固醇,而且能使人减肥健美。
3、预防龋齿,去除口臭 茶叶中含有较丰富的氟,龋齿的主要原因是牙齿的钙质较差,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它们结合之后,可以补充钙质,使抗龋齿能力明显增强。茶本身是一种碱性物质,因此能抑制钙质的减少,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
4、利尿排毒 因为咖啡碱能阻抑肾小管对水份的吸收,同时,能扩张肾脏血管以畅通血液。所以有利于毒质顺尿流排出尿道。
5、预防辐射 据报道,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中,凡有长期饮茶习惯的人存活率高。因为茶叶中所含有的单宁物质和儿茶素,可以中和锶90等物质,减少放射性物质的伤害。由此看来,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不仅能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除腻、减肥健美,而且在医疗上也有它的作用。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饮茶的弊端,也要提醒人们注意。茶虽有利于身体健康,但绝不是饮用越多越好,茶越浓越好。 饮茶一定要适量。胃寒的人,不宜过多饮茶,特别是绿茶,否则等于“雪上加霜”,越发引起肠胃不适;再如神经衰弱者和患失眠症的人,睡眠以前不宜饮茶,更不能饮浓茶,不然会加重失眠症;再比如,一般不应该用茶水眼药,以免降低药效,正在哺乳的妇女也要少饮茶,因为茶对乳汁有收敛作用。
第3个回答  2020-10-08

它可以降低人体的胆固醇作用,可以让人的血压保持稳定 茶不宜过浓,也容易引起人的激动或睡眠状况不佳,睡眠状况很差的人来说,这些人群是不宜喝茶,特别是在睡前喝茶,喝茶因人而异

第4个回答  2020-03-25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虽说茶排在最后一位,但很多人都离不了它。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饮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十分关注。现已知茶叶中含有350多种化学物质,如鞣酸,VA、VC、VB等。饮茶可补充人体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某些疾病也有防治作用。经研究表明,饮茶可降低人体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减少毛细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以及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并有抗衰老和增加免疫力的功效。多喝茶水可使人兴奋,有强心、利尿、收敛、杀菌、消炎等作用,长期喝茶水,能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