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八识是什么,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如题所述

以下摘自刘元春著《浅谈第八识》
佛教《成唯识论》依“五教正理十因。成立第八阿赖耶识,确定第八识之存在,并对其性相作了细致的分析。

第八识梵语名阿赖耶,译为藏识,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个含义。能藏是指第八识能含藏善恶业的种子,象仓库一样。善恶业的种子是第六识的思虑心(即第七识)所造,有身、口、意三种,概指人的全部行为。所藏就是由前七识薰习诸法的种子在第八识中,诸法是能藏,第八识是所藏,它本身已成为诸法的一部分,我爱执藏是第八识恒常被第七识执为自我,而不暂时舍弃,与第七识永远相伴。

第八识如何生起的呢?它也是因缘和合而成。其外缘是由根、境、作意,种子四种组成。根即指第七识是第八识的所依,两者互为所依根;境即指根、身、器界,综合而成;作意是指第八识恒常现起的功能;种子即善恶无记三种。四缘具足使第八识生起。由于第八识是随业受生,而不造业,也不染污种子,所以其特性是无覆无记的;因此,它是恒常相续而不加审察的。第八识所缘的境是性境即有实体实用的境,其量为现量,而真实不缪,并与前五识心所遍行,而任运随缘有明显的境界演变。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六道之中轮回。当人的善业种子力量强大时,则生人人,天界,受人天果报;当恶业种子力量强大时,受地狱、饿鬼、畜生三途苦报。当有情众生投胎时,它最先人母胎j而当众生命终寸,它又最后离去。因此,第八识其体相广大无尽,即如《八识规矩颂》中所说:“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第八识有三相,即自相、因相、果相。自相即阿赖耶识本身,以能藏、所藏、执藏之义来显示;因相即指一切种子识,它能执持诸法的种子令不失散;果相即异熟识,它有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变异而熟三义,它能引发有情于诸界趣生善恶业的异熟果。这种特点,既明第八识对人类及所有众生都具有因果报应的力量,你只要有了善恶或无记(非善非恶)业力种子,不论何时何地,那怕相隔多么久远它都会起著作用。人们平常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之类的劝善警策,就说明了这一道理。
那么,第八识到什么境地才能完全成为清净无染的种子力呢?这只有通过修行,证得佛的果位,成为清净无漏的大圆镜智的时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10
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第八识是阿赖耶识,华译为藏识,藏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能藏是指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法的善恶种子;所藏是指阿赖耶识为前七识熏习的杂染法所覆藏;执藏是指阿赖耶识恒为第七识所执,妄执实我、实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