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自残倾向

如题所述

01 那些正在伤害自己的孩子们

长长的袖子遮住伤口,再用手抓住袖口一角,眼睑垂下去,无所谓的瞥向一边;或是干脆把伤疤袒露出来,撩着头发一脸心烦,看似毫不在意周围人投向他们的目光,当这些孩子走进诊室、走进咨询室的时候,常常会令人惊诧又心疼。

很难想象这些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孩子,正在或明或暗的地方一次次地伤害自己的身体:割伤、烫伤、有意碰撞、吞下异物或有毒物质……不以死亡为目的,只是伤害自己的身体。

然而这样的事情就是在不断发生着。非自杀性自伤在青少年中高发,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约为14%~56%(Waals L et al, 2018)。它在我国也并不少见,2018年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自伤在中国学生男性中发生率为20.6%,女性中发生率为21.9%,这正严重威胁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Lang et.al, 2018)。

这些自伤的孩子很可能同时面临着其他精神健康问题,例如心境障碍、进食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药物滥用等。另外,虽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动机不是自杀,但纵向研究发现,自伤当事人的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的数百倍之高,也就是说,这些孩子可能面临着远高于常人的自杀风险。

02 当伤害自己时,孩子们在表达什么?

当我们得知一个与自己颇为亲近的孩子有自伤行为并最初问起他们时,他们说的很可能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就是心烦”、“就是想划”、“只是想让他们看看”。这时我们惊恐而愤怒的情绪,再加上孩子们或遮遮掩掩或满不在乎的态度,常常会使我们产生一些充满指责的想法:他们就是作,他们威胁我们,他们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任。也因此,自伤行为常常会被划在“行事幼稚”、“行为方式怪异”之列。

然而,事情绝非这么简单,当一个孩子别无选择或看似有选择的去伤害自己的身体时,他可能已经面临着很多很多困难。

1. 他们可能想要摆脱一些东西,比如悲伤或抑郁的情绪、内疚的感觉、羞耻的感觉、无助的感觉、绝望的感觉。

这些感觉可能来自于一些不好的想法和记忆,但更多的时候,孩子们并不知道它来自什么。这些感觉就如暴风雨般扑面而来,令人猝不及防。一次又一次,他们利用疼痛释放的内啡肽所带来的那一点快感从那些压迫性情绪中“逃生”。

2. 他们可能会出现现实感的问题,感到被空虚包围并难以确定自己的真实存在,觉得变得麻木,不再“真的活着”,伤害自己能帮助他们重新体验到真实感。

正如一个孩子曾说的:“我不明白生活哪里出错了,就好像我被夹在生死之间渐渐失去了容身之处,思考的能力在流失,感受和意识在流失,我和世界也在流失。一切就要消失了,一切就要消失了……直到弄伤自己的疼痛把我拉回来,我终于可以告诉自己,我又踏踏实实地站在地面上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4
自残是通过自我伤害或者攻击自己身体,以达到解放身心压力的一种表现,多表现为用刀片割伤,或者用头撞墙等。严重者对自残行为无法控制,出现自残的情况需要尽早去医院看心理医生,找到内心无法疏解的情绪,或者难以克服的困难,在医生的帮助下调整认知,改善情绪。此时家人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不要埋怨或激惹有自残倾向的人
第2个回答  2020-09-24
自残属于一种心理疾病,在心里受到了压抑的同时,没能把它释放出来,随即转变成心理压力,只能借残害身体来缓解压力,要想解决最好的办法是,对别人敞开心胸,遇到烦恼跟身边的人说说,自己不要憋在心里,自己不要认为每个人都会伤害你,放眼看世界,你会发现它是美好的一面
第3个回答  2020-09-24
或许是中了邪吧,虔诚持诵准提神咒,让准提菩萨帮你。准提菩萨慈悲无比,凡持准提神咒者,任何冤家恶鬼皆不能害,家庭无有大灾难,家庭和睦,是佛教唐密四大法门之一。本人亲身体验。
第4个回答  2020-09-24
这个外人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的。
主要要去多多引导对方往感兴趣的地方转移,有什么不开心的别往心里去,想开了就好。不要去太在于事情的结果,过程也很重要。我们要学会让自己的心情不被外界打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