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的译文?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这句的译文?

这段话的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古今那些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没有哪一个不是经历过三种境界的: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种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种境界。
这些话不是大词人是讲不出来的,但是草率地就诗句的意思去解释各种词,恐怕晏殊、欧阳修等人也不会同意吧。
这是对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立业、治学过程中三种境界的论述,极富真知灼见。第一种境界讲的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入门前表现出来的茫无头绪,不知所措,求学无门的疑惑、彷徨和痛苦。第二种境界则讲的是他们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叩打学门时上下求索,攀登书山时以勤为径,泛舟学海时将苦作舟的勤奋、执著与坚韧。而第三种境界讲的则是这些人功夫到家,灵犀相通,炉火纯青,畅游学海胜似闲庭信步,漫步书山能悟其中真谛的怡然自乐和欣喜恬适。
这三种境界不只是针对学术研究或艺术创造的历程,实际上也是对人生奋斗过程的综述与总括,把本不相干的这三句名言连缀成“三重境界”之说,将历史上无数大事业家、大学问家成功的秘密结晶于文学意象之中。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原本出自晏殊的《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诗句的意思是:昨天晚上,猛烈的西风刮来,碧绿的树上,一片一片树叶凋落,有一点迷茫,有一点凄凉。独自登上高楼,凭栏远望,不见斯人,百感交集,而无限惆怅。
这一境界以西风刮得树叶凋谢,表示出当前形势的恶劣,而只有能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才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才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才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一境界是对立志、下决心的真是写照,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蝶恋花》 :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意思是:为了她,为了那份相思,我即使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是值得的,也决不后悔。王国维借此诗句来谈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二境界,显然已超乎原诗相思怀人的情怀了。
这一境界描述了为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一种执着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而为之“不悔”,而为之“憔悴”的过程,不仅有躯体上的苦乏,更有心志上的锤炼。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追求,所有的一切都将在所不惜。这是一种执着追求,忘我奋斗的历程。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意思是:元灯节上,如云的美女都不是我所关注之人,我在千百人群中寻找她,却总是芳容难觅。突然,我眼前一亮,发现那一角残灯旁边,她终于出现了。原来,她在那冷清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啊!王国维借此三句诗来谈古今立业、治学的第三境界,已远非原诗的意境了。
这一境界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年的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东西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能豁然的领悟惯通,就会功到事成。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厦。换言之,寻找到真正自己要走的道路,加上执着地追求,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豁然开朗,求得“真”与“是”,从而将自己的发现汇入真理之长河中,这是何等的欣慰!
然而世间也有不经过自己努力就成功的,那是少有的,偶然的,不可靠的。机遇是存在的,但要能认识到它并且及时抓住它,既使这样,成功还得通过努力奋斗。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人生不会处处有绿灯。
人生路上,我们须深深领悟这三种境界,以免未上高楼就叹息止步。只有坚韧不拔,敢于傲视苍穹,敢于“为伊消得人憔悴”,才能领略到“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奇瑰意境,才能感受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高妙旨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04
说实话,老王的这段话并不深奥难懂。

纯手打啊……

这段话的意思为大概就是:古今中外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没有不经过这三个境界的。第一个境界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的是入门之前,心中茫然苦楚,不知从何开始,不管是学问还是事业都是如此(老王最得意的学问在于史学,古文字学和美学,这几门学问千头万绪,典籍浩瀚如海,故老王有此感慨),用’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是极为贴切的。

而第二个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一个境界显然就比第一个境界要高,古今中外的大师无不经过此阶段。不执著,无以成。既已入门,注定将为心中’伊人'消磨。(老王在乱世中,一心治学,那种执着,悲苦,孤苦的心境,估计不是现在的我们能够理解的)

第三个境界,领会者估计寥寥了,以勤为径,很多人都是如此,但是要攀到巅峰,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那种灵犀一点,参透真谛的大智慧,大喜悦,也只有各个领域的天才们才能感悟的到,这就像是牛顿头上的那个苹果,释迦牟尼眼前的那棵菩提,蓦然间豁然开朗,往昔追寻的苦楚就在一瞬间得到补偿,就是这样一种体会吧。
第2个回答  2015-04-04
古今那些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没有哪一个不是经历过三种境界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种境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