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胜的主要事迹

如题所述

公孙胜的主要事迹有:

1、七星劫纲:

北京梁中书为给岳父蔡京贺寿,搜刮十万贯金珠宝贝,命提辖杨志送往东京,号称生辰纲。公孙胜认为生辰纲是不义之财,便有意劫取。他久闻托塔天王晁盖之名,便到郓城县东溪村投奔晁盖,想请晁盖一同劫取生辰纲。

当时晁盖已得赤发鬼刘唐报信,并通过智多星吴用结识阮氏三兄弟,正在家中谋划劫纲之事。晁盖得知公孙胜来意后,将他请进后堂,与吴用、刘唐以及阮氏三雄相见。七人一同定下劫纲的计策,是为“七星聚义”

2、入伙梁山:

生辰纲被劫后,济州府尹派三都缉捕使臣何涛查办此事。何涛探知晁盖七人假扮卖枣客商的事情,又捉拿白胜,严刑逼供。白胜熬刑不过,被迫招出了晁盖。

何涛便到郓城县敦促县衙捉拿晁盖七人。郓城县押司宋江却提前向晁盖报信,而负责捉拿的都头朱仝、雷横也有意私纵。晁盖与吴用、公孙胜、刘唐得以逃到石碣村阮氏三雄家中。

晁盖四人虽然逃脱,但庄中却有庄客被官府捕获,并供出公孙胜等六人的大致情况。济州府尹又向白胜问供,白胜只得供出公孙胜六人的姓名以及阮氏三雄的住处。

府尹命何涛到石碣村抓捕。 石碣村一战,公孙胜施展道术,祭起狂风,风助火势,火烧官军战船,大败何涛,而后与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泊入伙。

3、高唐斗法:

罗真人传授公孙胜五雷天罡正法,让他下山辅助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又送八字真言,命他“逢幽而止,遇汴而还”。

公孙胜到高唐州后,与高廉斗法,以五雷天罡正法破了高廉的妖术。高廉欲要驾云逃走,结果被公孙胜用法术从云中打落,最终被雷横砍死。梁山军得以攻破高唐州。

4、大聚义:

智取大名府时,公孙胜扮做云游道士,与轰天雷凌振一同潜入北京。 梁山大聚义时,公孙胜主持罗天大醮,掘出定下头领排名的石碣碑。他位居第四,星号天闲星,担任掌管机密军师。 二败高俅时,公孙胜作法祭风,协助刘唐火烧官军战船。

5、南征北战:

征讨辽国时,公孙胜在幽州青石峪破除统军贺重宝的妖法。后又以五雷天罡正法,协助宋军大破太乙混天象阵。征辽期间,公孙胜曾带宋江去蓟州二仙山,参拜罗真人。罗真人让公孙胜随宋江“去干大功”,并请求宋江在“奏凯还京”时能放公孙胜归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1

1、公孙胜听闻官府命杨志押运送给蔡京的生辰纲,认为是不义之财有意劫之,便去找晁盖共谋夺取生辰纲,后又杀退何涛上梁山。

2、梁山好汉劫江州法场,救出宋江后,他思念母亲,回乡探母未再返回梁山泊。后来宋江等攻打高唐州时为高廉妖法所败,只得再请公孙胜下山相助,公孙胜以罗真人亲授的“五雷天罡正法”大破高廉的妖法并回归梁山泊。

宋江派史进攻打芒砀山,史进首战不利,公孙胜过后赶到,摆下八阵图,破了樊瑞的妖法,收服樊瑞等。108星齐聚后公孙胜担任梁山泊掌管机密的军师。

3、接受朝廷招安后、随梁山好汉征辽国、讨田虎。田虎的军师乔道清以妖法打败梁山好汉,公孙胜道高一尺,破了他的妖法,把他收服,梁山好汉才能顺利消灭田虎。征讨王庆时,卢俊义在南丰之战中大战金剑先生李助,却不敌李助的剑术。

此时公孙胜随中军杀到,以法术使李助手中剑脱手落地。卢俊义方才将李助生擒。

4、灭王庆后,宋江班师回朝,驻扎在东京城外陈桥驿,公孙胜想起罗真人“遇汴而还”之语,便向宋江辞行返回蓟州二仙山,从此未再与梁山为伍,亦未参与征讨方腊,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

公孙胜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师从罗真人,每逢术法之战未曾败过,全书第二强的道士。公孙胜是蓟州人士,是个云游四方的紫虚观道士。

影视形象

扩展资料:

人物外貌

长着八字眉、杏子眼,身穿短袍脚穿麻鞋,一副道士打扮,兵器为松文古锭剑。自幼喜习枪棒武艺,云游四海结交江湖豪侠,全无一点修道之人仙风道骨的气质。

人物出身

公孙胜是蓟州九宫县人氏,自幼好习枪棒,拜二仙山紫虚观罗真人为师,道号一清先生,学得一身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人称入云龙。他家中虽有老母在堂,但常年云游在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2

公孙胜的主要事迹有七星劫纲、入伙梁山、高唐斗法、大聚义、南征北战等等。

公孙胜是蓟州九宫县人氏,自幼好习枪棒,拜二仙山紫虚观罗真人为师,道号一清先生,学得一身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人称入云龙。他家中虽有老母在堂,但常年云游在外。

公孙胜这一人物的塑造,糅合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承继的是诸葛亮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本领。吴用虽为军师,但与诸葛亮相比,却缺少一些仙道色彩,显得质实有余而飘逸不足。而公孙胜以道士面目出现,正好与吴用相辅相成、优势互补。

扩展资料

七星劫纲将诶少介绍

北京梁中书为给岳父蔡京贺寿,搜刮十万贯金珠宝贝,命提辖杨志送往东京,号称生辰纲。公孙胜认为生辰纲是不义之财,便有意劫取。他久闻托塔天王晁盖之名,便到郓城县东溪村投奔晁盖,想请晁盖一同劫取生辰纲。

当时晁盖已得赤发鬼刘唐报信,并通过智多星吴用结识阮氏三兄弟,正在家中谋划劫纲之事。晁盖得知公孙胜来意后,将他请进后堂,与吴用、刘唐以及阮氏三雄相见。七人一同定下劫纲的计策是为“七星聚义”。

杨志押送生辰纲经过黄泥冈,晁盖七人扮作贩枣商人,也到冈上休息。七人在白日鼠白胜的配合下,用蒙汗药酒迷倒杨志等人,劫走了生辰纲。之后阮氏三雄返回石碣村,公孙胜则与吴用、刘唐留在晁盖庄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孙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11

主要事迹

七星劫纲:杨志押送生辰纲经过黄泥冈,晁盖七人扮作贩枣商人,也到冈上休息。七人在白日鼠白胜的配合下,用蒙汗药酒迷倒杨志等人,劫走了生辰纲。 之后,阮氏三雄返回石碣村,公孙胜则与吴用、刘唐留在晁盖庄上。

高唐斗法:罗真人传授公孙胜五雷天罡正法,让他下山辅助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又送八字真言,命他“逢幽而止,遇汴而还”。公孙胜到高唐州后,与高廉斗法,以五雷天罡正法破了高廉的妖术。被公孙胜用法术从云中打落,最终被雷横砍死。梁山军得以攻破高唐州。

扩展资料:

公孙胜性格特点

1、勤奋好学。公孙胜是一位综合型技术人才,不但会使刀枪棍棒,而且通阴阳、懂五行,能够呼风唤雨,这种全能型人才可不是天生的,除了有名师教导之外,最重要还是要靠自己勤学苦练。

2、淡泊名利。公孙胜和晁盖等人一同劫取了生辰纲,众人回去都想着怎么瓜分这批财富,唯有公孙胜对此不屑一顾,所以当阮氏三雄、刘唐等人都分得了大量金银财宝回家时,公孙胜却什么也没要。从这里既看出晁盖对公孙胜的参与此事的重要性并不认同,也看以看出公孙胜与其他好汉的格局不同。很明显,公孙胜这么做不为自己,而是为拯救黎民百姓的大业攒下第一桶金。

3、特立独行。他能够做到特例独行,除了他淡泊名利的本性外,也与他的远见卓识有关。当年和晁盖一起上梁山,算是梁山旧将,待宋江上位,公孙胜便知自己很难被容下,于是以探母为名早早下了山,若不是后来宋江久攻高唐不下请他出山相助,恐怕不会再涉足江湖。虽然不得已出山,但他早就预知宋江等人会被朝廷招安,也知道招安后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征方腊前再次告辞回乡,从此再也没有过问世事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2-11

攻打芒砀山时,公孙胜摆下八阵图,擒获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降服混世魔王樊瑞,后收樊瑞为徒。智取大名府时,公孙胜扮做云游道士,与轰天雷凌振一同潜入北京。

梁山大聚义时,公孙胜主持罗天大醮,掘出定下头领排名的石碣碑。他位居第四,星号天闲星,担任掌管机密军师。二败高俅时,公孙胜作法祭风,协助刘唐火烧官军战船。

扩展资料:

出处考究:

有研究者认为,《水浒传》中的公孙胜形象很可能到小说创作的最后阶段(明代嘉靖年间)方才定型,而他在之前的水浒版本中很可能与《宝剑记》中相似,是世俗军官形象。至于公孙胜有了道士的身份,以及梁山第四的排位,则应与嘉靖年间道教社会地位的提升有关。

也有研究者认为,公孙胜这一人物的塑造,糅合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承继的是诸葛亮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本领。

吴用虽为军师,但与诸葛亮相比,却缺少一些仙道色彩,显得质实有余而飘逸不足。而公孙胜以道士面目出现,正好与吴用相辅相成、优势互补。二人各自体现了诸葛亮才能的一个侧面,合起来刚好“顶个诸葛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