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认识的辩证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9

求问认识的辩证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它是对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及事物外部联络的直接反映,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等循序提高的三种形式。它有具体、生动、形象的特点,是认识的低阶阶段。
感觉是物质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结果,是客观物件个别特性在意识中的反映,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知觉是对某一客观物件的各个特性结合在一起的整个形象的反映,是人们把得到的感觉进行综合而形成的。
表象是知觉的保留和再现,它是更高一级的感性认识形式。
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事物内部联络的反映,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循序提高的几种思维形式。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是认识的高阶阶段。
概念是对于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特性的反映。
推理是根据事物的内部联络,由已知的判断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都是反映客观实际的本质的思维形式。
3、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①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取得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乎实际(不是错觉)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地实现第一次飞跃的基础和前提。
②经过思考的作用,即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改造制作,从大量的个别现象中抽象出一般的、本质的东西来。这就是所谓科学的分析和综合。分析的过程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综合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过程。
由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不是消极地自然地实现的。它是一个能动的飞跃过程。
4.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指要把从某一客观过程中获得的理性认识再应用于同类客观过程的实践,去变革它所反映的事物。这一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
这是因为: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唯一目的,人们认识世界只是为了改造世界,不实现第二次飞跃,认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其次,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回圈往复心至无穷.这就是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认识发展的过程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展开的过程,但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只有通过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才能够具体化,才能够表现出来,才能够真正展开.这也就是说,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在实践中产生和解决的.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因而主观对客观的认识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都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谓“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人们的认识超越于客观实践的发展阶段或落后于客观实践的发展阶段,都是离开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当着客观过程向前推移,具体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实践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时候,如果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那么,认识就脱离了客观实践在新阶段上的具体的历史特点,就会使思想落后于实际。

辩论比赛的组织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举几个列子吧,自己可以在网上多找找现有的策划书
如:
引言:
在冷静沉稳的独立思考里
在闪耀 *** 的唇舌论战里
用才华横溢的个人魅力
用成败与共的团队精神
把所有的话题偏向自己的天平

流程银行建设,一般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流程银行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建设阶段、持续改进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装修施工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装修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土建阶段、基层处理阶段、细部处理阶段。
(1)土建阶段
①进场,拆墙,砌墙。
②凿线槽,水电改造并验收。
③封埋线槽隐蔽水电改造工程,做防水工程,卫生间、厨房地面做24小时闭水试验。
④卫生间、厨房贴墙地面瓷砖。
(2)基层处理阶段
①木工进场,吊天花板,石膏角线。
②包门套、窗套,制作木柜框架。
③同步制作各种木门、造型门及平压门。
④木制面板刷防尘漆(清油)。
⑤窗台大理石台面找平铺设。
⑥木饰面板贴上,线条制作并精细安装。
⑦墙面基层处理,打磨,找平。
⑧家俱,门窗边接缝处贴上不干胶(保护边)。
(3)细部处理阶段
①墙面刷漆最少三遍。
②家俱油漆进场,补钉眼,油漆。
③处理边角、铺设地砖、实木或复合木地板,防水大理石条,踢脚线。
④灯具、开关、插座、洁具、拉手、门锁安装除错。
⑤清理卫生,地砖补缝,撤场。
⑥装修公司内部初步验收。
⑦三方预约时间正式验收,交付业主。

非周期性的加热或冷却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
返回到上一层
重点内容:
两类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性质。

导热物体内温度场随时间变化的导热过程为非稳态导热过程。在过程的进行中物体内各处的温度是随时间变化的,热流量也是变化的。这反映了传热过程中物体内的能量随时间的改变。
非稳态导热过程可分为两大型别:
一是周期性的非稳态导热过程,
二是非周期性的非稳态导热过程,也称瞬态非稳态导热,通常指物体(或系统)的加热或冷却过程。

一、瞬态非稳态导热的基本特性
以无限大平壁、第一类边界条件的瞬态非稳态导热为例(初始温度t0,一侧温度瞬间升高至t1),如图所示。
1、温度场的特征
依据温度变化的特点,可将加热或冷却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不规则情况阶段:温度变化从边介面逐渐地深入到物体内,温度分布受初始温度分布的影响很大。
正常情况阶段:初始温度分布影响消失,物体内各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具有一定的规律。(从第2个图开始)
建立新的稳态阶段:温度分布不再随时间变化。(见第4个图)
2、热流规律
无论对哪一类非稳态导热过程,由于在热量传递的路径中,物体各处本身温度的变化要积聚或消耗热量,所以即使对穿过平壁的导热来说,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在与热流方向相垂直的不同截面上热流量也是处处不等的,这是非稳态导热区别于稳态导热的一个特点。
图中阴影部分即为整个加热过程中,平壁吸收的总热量。
三个阶段的特征:不规则情况阶段中q1急剧减小,q2保持不变;正常情况阶段中q1逐渐减小,q2逐渐增大;建立新的稳态阶段后q1与q2保持不变并相等。

二、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的基本特性
周期性的非稳态导热过程,将在物体内部将形成温度波和热流波。
在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周期性变化的导热现象,例如建筑外围护结构就处在室外空气温度周期变化及太阳辐射周期变化的影响下,气温日变化周期是24h。
现以在环境空气综合温度周期性变化作用下的屋顶结构温度场随温度的周期性变化为例,说明其基本特性。
1、温度波衰减
可以看出综合温度的振幅为te,max-te,m=37.1℃,屋顶外表而温度振幅为28.6℃,内表面温度振幅为4.9℃,振幅是逐层减小的,这种现象称为温度波的衰减。
2、温度波时间延迟
温度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是不同的,综合温度最大位出现时间为中午12点,而屋顶外表面最大值出现时间为12点半,内表面最大值出现时间将近16点,这种最大值出现时间逐层推迟的现象叫做时间延迟。
3、传播特性
不同时刻相同x处的温度波均是简谐波,而且同一时刻不同x处的温度分布也是一个周期性变化的温度波。

三、热扩散率系数a
物体内部温度变化率的大小,取决于边界条件影响向内传播的速率。这一速率由物体的热扩散率决定,其定义式为;。
热扩散系数a也是一个物性引数,表明了物质导热能力与其贮存热能能力的对比关系,因而反映了物质导热的动态特征。ρc是单位体积的物体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单位体积物体的热容量)。例如将一根铁棒一端置于火炉中,另一端很快会感觉烫手,这是由于铁棒的热扩散率a较大的缘故。而在冬天将手置于温度相同的铁板或木板上时,铁板感觉更冰凉一些,则是由于铁板吸热系数较木板大的缘故。
对于瞬态非稳态导热,a的数值大(λ大或ρc小),意味着在热量传递过程中,沿途用于使物体温度升高的热量少,而剩余有更多的热量向物体内部传递,致使物体内各点的温度能较快的升高。可以看出,a值的大小,说明物体在加热冷却时的各部分温度变化的快慢。
对于瞬态非稳态导热,a越大,意味着不规则情况阶段和正常情况阶段所需时间越短,即加热或冷却过程所需时间越短。对于周期性非稳态导热,a越大则意味着温度波衰减及时间延迟程度越小,传播速度越快。

非周期性的加热或冷却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一、非正规状况阶段,其特点为 温度分布受初始条件影响。二、正规状况阶段,其特点为温度分布受初始条件影响消失而仅 受边界条件和物性影响的。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回顾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大致将其划分为几个阶段:
1,西方社会心理学的萌芽与诞生(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初)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把这一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每个和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先后把科学实验方法引进这一学科,才使得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物件转向探索和揭示规律,社会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其奠基人公认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1)开始运用实验;2)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的分析;3)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2,西方社会心理学科学体系的建立(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
早在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可多年来,这个很有价值的提议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式。
这些研究方式集中体现在,依托数学和物理学的原理,为“社会心理学”构建起严谨的科学体系,从而,奠定起它的定量精确研究方向。
3,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的扩充套件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
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看一下社会心理学导论,应该有介绍

西欧的殖民扩张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西欧的殖民扩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为工场手工业时期;第二阶段,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为机器大工业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第三阶段,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常识历史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