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政治必修1.2.3的复习提纲???? 有的请帮帮忙.....谢谢!!

如题所述

政治必修2复习提纲
一、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国家性质
2、 我国国家性质(国体):
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多数人民主,少数人专政)
3、 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 表现在:①民主主体的广泛 ②民主权利的广泛
真实性 表现在:①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
②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如人权问题日益得到保障
4、专政:对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或对立统一
对立:民主只适用统治阶级,专政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统一: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5、为什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①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
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 政治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是相对的)(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2、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主权、领土、政权、民族平等和团结)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3)遵守宪法和法律(根本的行为准则)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享受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平等适用法律)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统一,不可分,有权必有义,有义必有权;义务是权利的前提 )怎样:一树立权利意识,珍惜权利;二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产生矛盾,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集体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三、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1、政治生活的信念 、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 :崇尚民主与法制
2、我们政治生活的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重要内容
(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机组成部分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中学生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1)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学习政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3)贵在实践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1、 选举方式—
(1)直接选举(县或县级以下的选举)(2)间接选举(县级以上的选举)
(3)等额选举 (正式候选额=应选额) (4)差额选举(正式候选额>应选额)
各自优点和缺点:
直接选举——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
间接选举——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
差额选举——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
缺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
2、我国选举的依据:根据国家性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状况及国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3、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提高选民参与选举的素养
(2)、以主人翁的精神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有责任感(态度)
(3)、提高政治参与能力,考虑周 全,理性判断,郑重投票(能力)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
1、民主决策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决策(人大代表);一种是直接决策
2、直接决策的四种方式
方式——(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意义: 反映民意
(2)专家咨询制度 意义:提高决策科学性
(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意义: 提高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4)社会听证会制度 意义: 决策利民
3、民主决策意义
决策机关角度
(1)、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情,体现民主
(2)、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
公民角度
(1)、有利于促进对决策的理解,自觉落实决策。
(2)、有利于提高热情和信心,和政治责任感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1、 基层民主自治机构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2、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基层民主自治组织或机构(不是政府机构)
① 村民自治的具体途径:
村民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村民决策(通过村民会议对公共事物、公益事业决策)
村民管理(通过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村民监督(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定期报告等形式)、
②居民委员会作用(维护权益、办理公共事物、调节纠纷、协助治安、反映建议)
3、实行村(居)民自治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1、民主监督的对象: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
2、民主监督的内容: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检举权、控告权
3、民主监督的方式: A信访举报制度 B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C舆论监督制度 D 监督听证明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4、民主监督的意义:
①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肋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 怎样行使监督权(原则):敢于监督、
依法监督(1)不能捏造事实、诬告、陷害
(2)不能借此制造事端,干扰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一、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1、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政府的职能:
A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治职能(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或公民的合法权益,协调人民利益关系)。
B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C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文化职能(思想道德建设,科、教、文、卫、体等事业)
D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公共设施的建设,医疗、社保、计生,自然环境保护等)
3、政府职能不是万能的是有限的
4、便民利民的政府
(1)人民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2)人民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二、政府责任:对人民负责
1、政府的工作宗旨:为人民服务。
2、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3、对人民负责的要求:
(1)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4、 国家性质————政府性质————政府职能————工作的宗旨与原则
5、公民怎样向政府求助或投诉?
(1) 开设热线电话
(2)设立信访部门
(3)发展电子政务
(4)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6、公民向政府求助或投诉的意义
对公民的意义:解决困难,维护权益
对政府的意义:改进政府工作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一、 政府的权利:依法行使
1、 依法行政含义——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行政权力。
2、依法行政的根本或实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4、依法行政的原因:——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5、 依法行政的意义:
A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B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的权威
C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D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6、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措施
A加强立法 B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
C加强执行队伍建设 D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1、政府权力为什么要监督?
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就能造福人民,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
2、如何监督?
A 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B 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
3、监督有什么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A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B 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C 才能更好地作出正确的决策
D 才能真正做到对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4、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阳光工程)
5、政府实施“阳光工程”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2)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课第一|框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 是唯一的立法机关(宪法与法律的修改是它来完成)。
 在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 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国家元首(我们叫主席)
立法机关(全国人大)
行政机关(称政府——国务院 \ 中央人民政府 和 地方政府)
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
2、 人民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间接行使权力,(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人民代表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3、人民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审议、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密切联系群众、接受人民监督
第五课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1、政体的含义:政权的组织形式
2、政体与国体的关系: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1)国体决定政体(2)政体反映国体
3、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最重要特点——民主集中制。
5、民主集中制度的主要表现
(1)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2)人民代表大会和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
(3)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
6、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含义: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在普选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6、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由我国的国体决定,也反映了我国的国体
(2)、由我国的国情决定 (3)、有其优越性
第六课 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1)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2)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是什么?
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政府的宗旨)
3、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什么?原因:
(1)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2)党的领导,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3)党的领导,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什么?三种方式之间的关系如何?
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三者之间的关系:
(1)、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3)、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互为条件和前提。
6.2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党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列毛邓三
2、三个代表
(1)内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主要内容: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创造性回答建设什么党、怎样建设党
(3)原因(依据)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4)意义:①理论意义: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②现实意义: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于党在新世纪新阶段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5)根本要求:(如何惯彻三个代表思想?)
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八个民主党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工党、九三学社、台盟
性质: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2、 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内容:
(1)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关系 中共:执政党 民主党派:参政党(既非反对党,也非在野党)
(2)政治基础: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根本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3、人民政协性质: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说履行国家职能),也是发扬社会
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政协的主题:团结和民主
4、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作用):(1)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3)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5、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们绝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主张实行多党制,实质是: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后果:是人民政权的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及其原因:平等、团结、互助新型民族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含义:各民族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地位: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民族团结:作用(1)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2)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地位: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民族共同繁荣:原因(1)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2)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地位: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处理民族关系三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咱治州、咱治县(旗)。
(2)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内容:自治权
(含义、法律保障(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自治权利广泛)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D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3、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原因):A历史特点B现实情况C社会和政治基础
7.3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 不是要求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2)而是要求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遵守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宗教活动要服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
(3)支持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4)支持他们反对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
(1)符合宗教自身发展规律
(2)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3)有利于团结新教群众
4、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8.1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1、主权国家(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1)类型: 按性质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按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要素,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基本权利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4)主要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国际组织
(1)国际组织的类型:政府与非政府间;世界性与区域性。
(2)政府间国际组织发挥的作用:促进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和国家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3、联合国(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1)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联合国发挥的积极作用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
(3)中国与联合国: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a、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b、参加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8.2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1、国际关系
(1)含义:(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国际关系)
(2)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
(2)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1)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一个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
国家合作的基础—国家间的共同的利益
国家冲突的根源—利益的对立
(2)重要因素:国家力量--国家实力、综合国力。
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
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3)国际关系随着国家利益、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变化
3、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国家利益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9.1和平与发展: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是时代的主题: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2、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当今世界影响和平的主要不安宁因素:霸权强权;民族、宗教矛盾;领土争端,恐怖主义、贫困、毒品。
3、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4、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表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南北发展不平衡;
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关注经济可持续发展。
5、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6、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有效途径: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7、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①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②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③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④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9.2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二、国际竞争的实质及中国如何应对?
1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原理依据)
2.大力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重要性)
3.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尤其是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怎么做)
9.3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国家性质、国家利益。
2、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我国外交政策的成就
是维护世界和平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14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而且还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
(2)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转正式民主的保障。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经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义务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7.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1)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2)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3)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4)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8、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为何结合?怎样结合?
原因: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要求:(1)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2)当三者出现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9、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质?内容?要求?
本质:崇尚民主与法制
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2)学习政治知识(3)贵在实践

10、民主选举的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11.公民应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一时不强的表现。
(2)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的神圣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每个人都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透出自己的一票,才能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真正实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的。

1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哪些方式?
社情民意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13.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决策?
地位:公民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决策。
意义:(1)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族,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2)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
(3)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4)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物的热情和决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地 政治责任感。

14.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1)利于扩大基层民主(2)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3)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4)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15.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有哪些?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制度。

16.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

17.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18.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9.我国政府的作用?
(1)管理人们的公共生活(2)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20.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
宗旨:为人民服务;原则:对人民负责

21.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
(1)工作态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工作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2.什么是依法行政?
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依法处理各种事务。

23.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必要性: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从根本上讲,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一句话,及时为人民服务政府的根本要求。
重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4.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总体要求: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政府行使权力必须接收人民的监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具体要求: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
基本要求:(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2)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
(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5.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必要性+意义)
必要性:权利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利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
意义:
(1)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2)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3)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4)才能更好地适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
(5)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6、怎样监督政府的权利?
(1)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2)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27、政府为什么接受人民的监督?
(1)从根本上说,是有我国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因此,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才能更好地执行人民的意志,捍卫人民的利益,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
(2)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才能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依法行政。所以说,自觉接收人民监督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28、如何接收人民监督?
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例如,“阳光工程”。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阳光工程”是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表现。

29、“阳光工程”意义
(1)一方面是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2)另一方面,是保障人民的权益,目的是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开放红头文件的查阅,说明政府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正在逐步加强。(3)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4)利于群众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5)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30.政府权威表现、怎样树立(最根本的三点)
体现:(1)坚持依法行政、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广大群众中有较高的的信誉。(3)富有威望和影响力,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有令必行、有禁必止(4)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有积极的知道和促进作用。
要求:(1)政府的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道德形象,依法行政的态度、能力和水平,履行职责的效果等树立起来(2)政府树立自己的权威,在根本的是坚持以下三个方面:坚持权为民所用;坚持情为民所系;坚持利为民所谋。
3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性质:是最高按国家机关
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职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2、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33、人民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注意: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民是间接行使者。
一方面,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的权力。另一方面,人民代表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4、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人大代表代表任民德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5、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政体由国体决定,政体反映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有重大作用。,政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36、民主集中制体现
(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对违反人民一直和利益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3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地位:
含义: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择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2)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40“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一种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P64
客观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是我国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意义:(1)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3)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而且必须领导现代化建设,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含义、原因、具体要求及三者的关系)
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关系:依法执政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工作。
4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及内容:(1)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
(1)确立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于党在新世纪新阶段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面体现了党的吉贝尔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5、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核心、本质)
(1)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它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典范。(2)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3)党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46、中国共产党为何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他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后点。
47、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
(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2)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5)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8、我国的政党制度优越性?
(1)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2)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3)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49、我国的政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绝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的原因?
实质: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后果:人民政权的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
50、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51、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原则。
52、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53、三原则的关系?
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54.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1)我们应该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
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种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已由宪法予以确认,也是我国在各族人民生活中都能体会到的感受到的。我们应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
(2)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生活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既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
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5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机关。
5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哪些?
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57、我国的宗教政策有哪些?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有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4)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58、弘扬科学精神的原因?怎样弘扬科学精神?
原因:(1)我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不懈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2)中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振兴中华的光荣历史使命。
怎样:(1)我们要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2)不断提高科学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美好人生。
59、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含义、原因、要求、根本特点?
含义: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原因:(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越发展,民主也越发展。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
要求:(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建设政治文明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是一个广泛的系统工程。(2)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60.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1、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62、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
63、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宗旨:(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2)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觉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
(3)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
(4)简单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作用:
(1)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面临诸多挑战,改革任重道远。
64、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发挥重要作用。
65、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决定因素和重要因素)
决定因素:国家利益——(1)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3)由于各国的国家性质与追求的国家利益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不同,国家间矛盾和利益交织,使国际关系纷繁复杂。
影响因素:国家力量-----(1)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是含为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3)是衡量一个国家杂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66、为何要坚决维护我国的利益?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际礼仪,并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67、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的表现?(和平问题的影响因素)
当今世界很不安宁: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2)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3)西方国家对这些纠纷插手和利用(4)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
68、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1)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改变旧的国际秩序
(3)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69、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
(1)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3)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
(4)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70、世界为何会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71、各国应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
当今世界,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关心的问题。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有有利地位。
72、中国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
我们要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利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第2个回答  2009-06-13
第一部分 经济常识
1.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货币的职能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兼并与破产
(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4.产业和劳动者
(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 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的巨大作用
(2)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银行和储蓄者
(1)我国的银行:银行的产生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公民的储蓄:存款储蓄及其作用 债券与商业保险
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1)商品服务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 市场交易原则
(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家庭消费的内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当代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经济全球化 外汇与汇率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 关税 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 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 哲学常识
1.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 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 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辩证法
(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 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 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3)规律: 规律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认识和利用规律 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7)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 坚持适度原则
(8)事物发展的趋势: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3.认识论
(1)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2)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与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
(3)实践: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4.人生观和价值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 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 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 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第三部分 政治常识
1.我国的国家制度
(1)我国的国体: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国家职能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3)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 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依法治国
(4)我国公民与国家: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2.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1)政党与政权:政党的特征 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 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
(3)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基本特征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我国的宗教政策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4.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1)当代国际社会: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主权国家及其权利 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 国际法的概念和作用
(2)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3)我国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四部分 时事政治
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