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里有哪些硬伤错误?

如题所述

《明朝那些事》是我非常喜欢的历史书籍,当初在看它的时候,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明朝末年的官兵与流寇作战中,大明帝国涌现出很多优秀将领,比如洪承畴、杨嗣昌、孙传庭、左良玉、卢象升等人。

在明朝这本书中,这些将领在剿灭流寇时,那是一个比一个猛,往往不费吹灰之力就杀得流寇狼狈不堪。更关键是是,每次眼看他们距离成功剿灭流寇只剩一步之遥时,总会出现个偶然的、低级的错误导致剿寇功败垂成。

每当我看到这里时,心中总忍不住为他们感到可惜和悲痛,明明只要再稍稍努力一点,就可以把流寇彻底剿灭,但结果总是被某些人的脑残行为搞得功亏一篑,当时真想把这些脑残人狠狠抽一顿。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这段历史的更深入了解,才明白原来历史的真相,远远没有书中所写得这么清白。当时的流寇,说到底就不过是一群活不下去的饥民和难民,他们与政府官兵,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他们都是靠打仗来养家糊口混饭吃,两者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生死矛盾。

事实上,官兵与流寇之所以总是得打仗,只是因为官兵隔一段时间必须得杀一批流寇、或是招降一流寇;否则,就无法向帝国皇帝和政府交差。这也就是当时官兵与流寇之间打仗的全部动力,但这种动力实在不足以推动官兵与流寇去玩命。

换而言之,官兵只要能隔一断时间杀一批流寇、或是招降一批流寇、或是把流寇赶跑一段时间,就足以向帝国皇帝和政府交差。对于官兵来说,应付这种差事,实在不是什么难事。

因为,官兵的对手,只是一群分散的、没有统一组织的乌合之众,他们往往是几十股互不相统率的群体临时聚在一起,官兵想集中全力在这群人当中斩上几百上千个首级来交差,或者击溃某几股流寇,实在不是难事。

更重要的是,既然官兵不愿意大面积和流寇拼命,也愿意给流寇活路,流寇自然也官兵全力拼杀的动力,而且流寇之所以是流寇,就是他们并不会与官兵争夺地盘,在这种背景下,流寇自然被官兵追着打,而且是一败再败,官兵则是节节胜利。

也正因为如此,帝国剿寇战线上的优秀统帅、将领是越来越多,取得的所谓大捷也一个接着一个,但帝国的流寇危机却是愈演愈烈。

这种主剿,最成功的代表是洪承畴。洪承畴主剿陕西流寇,表面上看是非常的成功,因为他赴任陕西后对待流寇那是全力清剿,并且很快就将陕西的流寇给肃清完毕,洪承畴也因此获得名将资格,官职也是一升再升。

但问题是,陕西是没有了流寇之患,但山西、湖广、河南、河北却开始都遍布流寇。换句话说,本来大明帝国的流寇之患仅在于西北,但经过洪承畴这一段折腾,流寇之患顿时遍布帝国的整个北部地区。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洪承畴的剿寇,不过是将无数饥民、乱民驱赶出陕西罢了;他的捷报,不过是从几十上百万饥民、乱民中,砍了几千个脑袋向上交差罢了。这种主剿,对帝国剿灭流寇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

但问题是,它对负责该地区剿寇的官员却非常有意义,因为他确实是完成了皇帝交给他的任务,并且还可以因此得到嘉奖和提升,至于后面的引发的遭难,就已不是他的问题。

后来的杨嗣昌也是这样,他所谓的“十面张网”计策,不过就是让流寇无法再四处逃窜。但问题是,把这几十上百万的流寇都困在网中,有什么意义呢?官兵真的能够把他杀完吗?

退一万步说,假如官兵真把这群流寇逼得无路可走,他们反手一顿玩命猛攻,官兵获胜的概率究竟会有多大?就算官兵能获得局部胜利,也会在许多战场上陷入被动。因为,如果流寇被逼得没有活路只能玩命,你说由此产生的战斗力,可以想象吗?

关键是,流寇的数量,比官兵的去。所以,就算杨嗣昌有这种魄力,他手下的各级将领、普遍士兵,谁会支持他这种狂想呢?因为这不是没事逼着流寇与官兵玩命吗?所以关键时刻,各种意外发生,流寇竟然莫名其妙的从这张网中给跑了出去。

后来杨嗣昌为给皇帝交差,就选定几个有限的目标死死咬住,因为他当初在皇帝面前搞出的十面张网计划动静和代价实在太大,如果不能杀几个大寇、或者打溃几个大寇,他恐怕就得向皇帝交出自己的脑袋。

在这种背景下,张献忠等人被打得投降朝廷,李自成则率领十八骑逃亡到商洛山中躲藏起来,流寇之患似乎终于要总结,但问题是,大明帝国的饥民和乱民,并没有因为杨嗣昌的胜利而减少。相反,因为杨嗣昌为扩充军备所收的饷税,致使全国各地的饥民乱民增加到了几百万人。

从这方面来说,杨嗣昌的胜利,也只是让他可以向皇帝交差,至于后面所引发的遭难,当然也不是他所考虑的。至于后来的孙传庭、左良玉、卢象升等人,基本上也是同样的套路,所以他们都成为取得了很多胜利,并且成为传说中的名将,但结果却是,帝国的流寇危机愈演愈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2
《明朝那些事》毕竟是一家之言,但却洗白了明朝三大昏君,明英宗,明神宗,明思宗。这就是个典型的硬伤错误,历史更应该辩证看待,客观分析,但当年明月只做到了辩证对待,主观分析,对三的过错并没有注重强调,反而一笔带过,避重就轻地赞扬三人是一个好人,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事实上好人当皇帝就是灾难,皇帝不管国家就是无能,所谓的有骨气也只是抛弃百年基业,不管不顾的自私行为。身为帝王,他们三人没有尽到帝王的责任,却享受着帝王的荣耀,甚至连微不足道的优点在当年明月的笔下都被无限放大,大到忽视他们的错误与罪恶,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就是我个人认为这系列书最最最大的硬伤错误,本该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帝王被扶起来成了明君,这也是当今历史界的种种反案,不结合当时历史,不辩证看待,不客观分析,全凭专家一张嘴,一己私欲,打到千千万万民族英雄,扶起一个个投机者!!!
第2个回答  2020-10-29
督抚本身没有品级,是为差遣,并非正职。所以要挂都察院御史和兵部之职,不等于说升到都察院御史才能当上巡抚,督抚理论上是都察院派出职官而已。督师一定比总督还大是错误的。原因依然是要看督师巡抚的挂衔。最早的督师是孙承宗,他是阁臣,以东阁大学士督师登莱、东江、蓟辽等地。但是袁崇焕是以兵部尚书督师,他就不是阁臣,所以他的地位自然没有孙承宗显赫,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后来还有一个以兵部侍郎督师的范志完。他的职位全称是钦命督师总率关、辽,兼制昌、蓟、通、保、登、津等处军务、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第3个回答  2020-10-14
作为一个了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我也看过《明朝那些事儿》,而且也看得十分陶醉。但一旦谈起历史,我不会运用里面的事实与观点。因为,他里面有的,专业史书里都有,他里面缺乏的,专业史书里面也有。
个人认为吧,这样的一本非学术书,其实没有必要挑人家的硬伤的。这本书引起了大家对明代历史的兴趣,这就够了。还能学习一些叙事技巧和设身处地地了解历史,那就更好了。真要想了解明代历史,直接看那种知识硬伤比较少的学术书就可以了嘛。
最近有出《细讲历史》丛书,作者都是高校学者,尽量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买这一套中国历史通史,现在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也就了解得差不多了。相信我,看完这一套书,会学到比《明朝那些事儿》中更多更准确的历史知识。
至于读《明朝那些事儿》,您有没有很开心?有没有觉得历史很有趣?如果都有,就对了,也够了。而历史知识,我们还得相信学术界人士,毕竟我们处在历史知识生产与传播链的下游,只有他们在最上游。
第4个回答  2020-11-03
在看明朝那些事儿中,英宗这种昏庸无能被敌国俘虏杀忠臣的皇帝竟然也被吹成了明君,至于嘉靖,万历,思宗都大多吹嘘其功绩,少论述其弊政。但是最大的硬伤在于,作者始终无法脱离封建史观那种为尊者讳的观念。并且最后在明朝灭亡的原因总结中,竟然用气数已尽这种话来概括,还用心的用蛋糕的变质期来给普通人形容,将明朝廷的一些弊政避而不谈,给人一种无力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