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石鉴列传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5

1.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C “大司马”“汝南王”为官职名,中间断开,排除B;“为…所”表被动,中间不停顿,排除A;“出营”的地点为“城外”,其前停顿,排除D;译文:当时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被太傅杨骏怀疑,不敢前去吊唁,在城外驻扎.这时有人报告说司马亮想出兵讨伐杨骏,杨骏很害怕,让太后命令皇帝亲自写诏书,令石鉴和张劭率守陵兵讨伐司马亮.故选C.(2)B 诏是天子下达给臣属的文体,不指上级下达的文书.故选B.(3)A “所以调遣他外出做官”错,原文第一段“朝廷惮之,出为并州刺史、假节、护匈奴中郎将”,无因果关系.故选A.(4)①以:因为;诬罔:欺诈败坏;疾:痛恨;译文:从前武牙将军田顺因为多报俘虏人数而自杀,欺诈败坏法规,自古至今被人痛恨.②废:废除;行:推行;常:制度、常规;译文:自从魏末以后,废除不再推行.到石鉴时,诏令恢复宴会,于是把它作为制度.答案:(1)C (2)B (3)A (4)①从前武牙将军田顺因为多报俘虏人数而自杀,欺诈败坏法规,自古至今被人痛恨.②自从魏末以后,废除不再推行.到石鉴时,诏令恢复宴会,于是把它作为制度.参考译文: 石鉴,字林伯,是乐陵厌次人.出身寒门,志趣高雅,处事公正.在魏做官时,历任尚书郎、侍御史、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对时政人事多有纠正,皇帝都怕他,外调担任并州刺史、假节、护匈奴中郎将. 武帝接受魏帝禅让,封石鉴为堂阳子.召入任司隶校尉,改任尚书.当时秦、凉被异族打败,派石鉴监督陇右各种军事事务,因虚报战功被免官.后任镇南将军、豫州刺史,因讨吴时虚报杀敌人数被治罪.诏书说:“从前武牙将军田顺因为多报俘虏人数而自杀,欺诈败坏法规,自古至今被人痛恨.石鉴身为大臣,我很信任他.过去西边战事,公然欺骗朝廷,以败报功,最后未追究.其间免官不久,再次启用,希望能将功补过,但仍与部下共同欺诈.作为大臣,情义何在!有关部门上奏是对的,回头想想又不忍心.现在遣返回家,终身不得再用,但不要剥夺爵位和封地.”很久以后,任光禄勋,再任司隶校尉,不久加特进,升任右光禄大夫、开府,领司徒.前代册封三公,都要设宴会,以显示三公的重要.自从魏末以后,废除不再推行.到石鉴时,诏令恢复宴会,于是把它作为制度.太康末年,任司空,领太子太傅. 武帝去世,石鉴与中护军张劭监管陵墓.当时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被太傅杨骏怀疑,不敢前去吊唁,在城外驻扎.这时有人报告说司马亮想出兵讨伐杨骏,杨骏很害怕,让太后命令皇帝亲自写诏书,令石鉴和张劭率守陵兵讨伐司马亮.张劭是杨骏的外甥,便率兵催石鉴快发兵,石鉴认为不会这样,按兵不动,派人窥视司马亮,司马亮已从另外一条道回许昌,杨骏便停止行动,议论的人都称赞石鉴.守陵完毕,封昌安县侯. 元康初年,任太尉.八十多岁,慷慨激昂,把自己当成少年,人们都赞美他.不久去世,谥号元.儿子石陋字处贱,继承封爵,担任屯骑校尉.。

2. 《晋书 孝友列传》原文和翻译

王衷裒①,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

祖修,有名魏世。父仪,高亮雅直,为文帝司马。

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日:“近日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日:“责在元帅。”帝怒日:“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

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学多能。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

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

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轨到墓日:“裒在此。”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

家贫,躬耕,计口而田,度身而蚕。或有助之者,不听。

诸生密为刈麦,裒遂弃之。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门人为本县所役,告裒求属令。裒曰:“卿学不足以庇身,吾德薄不足以荫卿,属之何益!且吾不执笔己四十年矣。”

乃步担干饭,儿负盐豉,草屩,送所役生到县,门徒随从者千余人。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

裒乃下道至土牛旁,磬折而立,云:“门生为县所役,故来送别。”因执手涕泣而去。

令即放之,一县以为耻。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

彦后为西夷校尉,卒而葬于洛阳,裒后更嫁其女。彦弟馥问裒,裒曰:“吾薄志毕愿山薮,昔嫁姊妹皆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

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馥曰:“嫂,齐人也,当还临淄。” 裒曰:“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用意如此,何婚之有!”北海邴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乡邑佥②以为邴原③复出。

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其后春果无行,学业不终,有识以此归之。

裒常以为人之所行期于当归善道,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及洛京倾覆,寇盗蜂起,亲族悉欲移渡江东,裒恋坟垄不去。

贼大盛,方行,犹思慕不能进,遂为贼所害。 王裒,字伟元,是城阳营陵人,他的祖父王修,在魏国时就是个名士,父亲王仪,有高风亮节,文雅正直,做文帝的司马。

东关战役时,文帝向众人说:“最近的事情,谁应该承担罪责。”王仪回答说:“罪责在元帅身上。”

文帝大怒说:“司马想把罪过加在我身上吗?”于是让人把他拉出去斩首。王裒从小就具备良好的道德操行,按礼节行事,身高八尺四寸,容貌与众不同,说话声音清脆响亮,气质谈吐文雅刚正,博学多才能。

痛恨父亲被杀,从不面向西面坐卧,以显示自己决不做朝廷巨子的决心。于是隐居起来教授学业,朝廷多次征召他做官,都不去任职。

在父亲墓旁建草庐而居,从早到晚经常到墓前跪拜,攀上柏树上悲声哀号,泪水洒落在树上,树也为之干枯。母亲怕听雷声,母亲死后,每次打雷时,王哀就到母亲的墓前说:“我在此。”

读《诗经》时读到“哀哀父母,生我够劳”时,总是多次痛哭流涕,他的学生怕触及老师的思亲之情,干脆不读《蓼莪》一诗。(他的)家里贫困,就自己亲身耕种,根据人口的多少来耕田,度量身材大小来养蚕,也不听任别人对他的帮助,他的学生偷着为他割麦。

王裒就放弃了这方面的耕作。老朋友中有来送礼物的,他都不接受。

学生中有人被县里役使,告诉王裒,委托他向县令求情,王裒说:“你求得的学问不是用来庇护自己的。我的德望轻微.还不够用来庇护你,向县令求情没有什么用处!况且我不动笔已经有四十多年了。”

于是担着干饭,让儿子背着盐巴、豆豉和草鞋,送那个被役使的学生到县里,跟随他的学生门徒有千余人。安丘县令以为是来拜访自己.就整好衣服来迎候他。

王裒就走到趋土牢旁的道上,站在一块断裂的坚石上.说:“学生被县里役使,专门来为他送别。”于是握着学生的手哭着告别离去。

县令就放了他,全县都为这事感到羞耻。同乡人管晏年少时有才能却不被人知,唯独王裒认为他必定会名声显达起来。

在众人中择他为友,正值两人的儿女刚出生.于是共同约定结为儿女亲家。管彦后来做西夷校尉,死后葬在洛阳,王裒后来又将女儿改嫁。

管彦的弟弟管馥问王裒为什么这么做,王裒说:“我微薄的志向都寄托在偏远山野中,过去姐妹都远嫁.吉凶消息都听不到,我常发誓坚持按这种方式来嫁女。现在你的侄子把他父亲葬在洛阳。

这说明他是属于京都人呀,哪里符合我当初和他结亲的本意呀!”管馥说:“我的嫂子,是齐地人.应当回到临淄去。”王裒说:“哪里有把父亲葬在河南.却跟母亲回到齐国的道理!如此行事,我家与他家还能有什么婚姻关系!” 北海的邴春年少就很有志向节操,安于贫寒的生活窘境,背着书籍到处求学,乡里的人都以为他是汉末学者邴原的再生。

王裒认为邴春性格狭隘贪慕虚名。最终定会一事无成。

后果然邴春品行不端,学业不成。自此人都认为王裒是有识之人。

王裒常主张人的品行只要回归善良的本性即可,何必用自己能做到的责求别人做不到的呢。等到京城洛阳倾覆,贼寇强盗蜂拥而起时,亲族都想移渡到江东,王裒却极恋祖父的坟茔而不离开,等到贼人越来越多想要走时,还在留恋不舍导致没及时前行,于是被贼人所害。

3. 【晋书石苞传翻译】

石苞字仲容,渤海南皮人.文雅旷达有智谋器量,容貌仪表壮伟英俊,不拘小节.县中召他为小吏,供农司马差遣.适逢担任谒者的阳翟人郭玄信奉命出使,找人给他驾车,司马把石苞派给了他.走了十几里路,郭玄信说:“您日后应当会官至卿相.”石苞说:“赶车的奴仆,怎么能成卿相呢?”不久又被差遣到邺,事情长时间不能办完,于是在邺地市面上贩卖铁.集市长官沛国人赵元儒以善于发现人才闻名,见到石苞,感到惊异,于是与石苞结交.感叹石苞气量远大,应当官至公卿,因此石苞出了名.石苞求见吏部郎许允,请求做一个小县的县令.许允对石苞说:“您本是我辈中人,我应当在朝廷引荐您做官,为什么想要当小县的县令呢?”石苞回去后叹息,没想到许允竟如此了解自己.石苞逐渐升迁为景帝司马师的中护军司马.宣帝司马懿听说石苞喜好女色品行轻薄,因此责备司马师.司马师回答说:“石苞虽然小节方面不足,然而有治理国家的才略.贞洁廉正的人,未必能治理国家事务.因此齐桓公不在意管仲的奢侈僭越,而采纳他一匡天下的大谋略;汉高祖不考虑陈平生活中的污点,而采纳他六大奇计的神机妙算.石苞虽然不能和他们两人相比,也算得上今天难得的人选了.”宣帝的怒气才消解了.后调任邺城典农中郎将.当时曹魏王侯大多住在邺城,尚书丁谧权倾一时,二者当时势力都很大.石苞上奏列举他们的所作所为,因此更被人们称赞.文帝在东关兵败,唯独石苞率领所辖全部部队退回.司马昭于是指着所持的符节对石苞说:“我真后悔没有把它交给您,让您来处理军机大事.”等到诸葛诞在淮南起兵,石苞统领青州诸军,挑选精锐部队为机动部队,用来防备外来敌寇.诸葛诞等人将辎重留在都陆,率轻装部队渡过黎水.石苞等人率军迎击,大败敌人.泰山太守胡烈以突袭部队走捷径袭击都陆,烧毁了诸葛诞的全部辎重物资.司马昭去世,贾充、荀勖讨论葬礼采用何种规格,定不下来.石苞当时回朝奔丧,痛哭说:“他建立了这样的基业,难道能按人臣的规格安葬吗?”葬礼才确定下来.晋武帝司马昭登基,升迁石苞做了大司马.自诸葛诞失败后,石苞便奉命镇守淮南地区,兵强马壮.边境事务很多,石苞既勤于各项事务,又以威望恩德来服人.淮北监军王琛轻视石苞出身卑微,秘密上奏折说石苞与东吴人相勾结.早些时候观察云气的人说:“东南方向有大规模战争发生.”等到王琛的奏折送到,武帝非常怀疑.恰逢荆州刺史胡烈上奏东吴打算大举进攻.石苞也听说东吴军队将要进攻,于是修筑堡垒阻截水流,加强防守.适逢石苞之子石乔担任尚书郎,皇上召见他,过了一天他都没来.司马炎认为石苞肯定要叛乱,打算讨伐石苞而且隐瞒了这件事.于是下诏说石苞不能预料敌人形势,构筑工事,阻断水流,烦扰百姓,下诏罢免他的官职.派太尉义阳王司马望率大军征讨他,以防备异常情况.石苞采用属下孙铄的计谋,放弃兵权,步行出营,住在都亭待罪.晋武帝听到这个消息,怒意解除.等到石苞来到皇宫,晋武帝让他以乐陵公的身份回到府第.。

4. 晋书陆晔传 文言文翻译

(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八·陆晔等传

陆晔,字士光,吴郡吴人也。伯父喜,吴吏部尚书。父英,高平相,员外散骑常侍,晔少有雅望,从兄机每称之曰:“我家世不乏公矣。”居丧,以孝闻。同郡顾荣与乡人书曰:“士光气息裁属,虑其性命,言之伤心矣。”后察孝廉,除永世、乌江二县令,皆不就。元帝初镇江左,辟为祭酒,寻补振威将军、义兴太守,以疾不拜。预讨华轶功,封平望亭侯,累迁散骑常侍、本郡大中正。太兴元年,迁太子詹事。时帝以侍中皆北士,宜兼用南人,晔以清贞著称,遂拜侍中,徙尚书,领州大中正。

明帝即位,转光禄勋,迁太常,代纪瞻为尚书左仆射,领太子少傅,寻加金紫光禄大夫,代卞壸为领军将军。以平钱凤功,进爵江陵伯。帝不豫,晔与王导、壸、庾亮、温峤、郗鉴并受顾命,辅皇太子,更入殿将兵直宿。遗诏曰:“晔清操忠贞,历职显允,且其兄弟事君如父,忧国如家,岁寒不凋,体自门风。既委以六军,可录尚书事,加散骑常侍。”

成帝践阼,拜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给亲兵百人,常侍如故。苏峻之难,晔随帝左石头,举动方正,不以凶威变节。峻以晔吴士之望,不敢加害,使守留台。匡术以苑城归顺,时共推晔督宫城军事。峻平,加卫将军。给千兵百骑,以勋进爵为公,封次子嘏新康子。

咸和中,求归乡里拜坟墓。有司奏,旧制假六十日。侍中颜含、黄门侍郎冯怀驳曰:“晔内蕴至德,清一其心,受托付之重,居台司之位,既蒙诏许归省填茔,大臣之义本在忘己,岂容有期而反,无期必远。愚谓宜还自还,不须制日。”帝从之,晔因归。以疾卒,时年七十四。追赠侍中、车骑大将军,谥曰穆。子谌,散骑常侍。

(译文)(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八.陆晔等传

陆晔,字士光,吴郡吴县人。伯父亲高兴,吴吏部尚书。父亲英,高平相,员外散骑常侍,范晔少有名望,堂兄机常常称赞他说:“我们家世代不乏公了。”居丧,以孝闻名。同郡人荣誉与同乡书说:“士光呼吸仅属,担心他的性命,说他伤心了。“后来察举孝廉,除永远、乌江两县县令,都不去。元帝开始镇守左边,征召他任祭酒,不久补为振威将军、义兴太守,以有病为由不接受。参与讨伐华轶有功,封平望亭侯,多次升任散骑常侍、本郡大中正。太兴元年,升任太子詹事。当时武帝任命侍中都北士,应该同时用南方人,范晔以清廉著称,于是拜授侍中,调任尚书,领本州大中正。

明帝即位,改任光禄勋,升任太常,代纪瞻为尚书左仆射,领太子少傅,不久加授金紫光禄大夫,代卞壶为领军将军。以平钱凤功,进爵位为江陵伯。帝身体不适,鞋和王导、壶、庾亮、温峤、郗鉴都受顾命,辅佐皇太子,改入殿领兵直宿。遣诏说:“晔操守清廉忠贞,历职显允,而且他的兄弟侍奉君主和父亲,忧国如家,岁寒不雕,体自家风。已经委托给六军,可录尚书事,加授散骑常侍。”

成帝即位,任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给亲兵一百人,常侍照旧。苏峻的困难,刘晔随皇帝左边石头,行动正直,不以凶威改变。苏峻让刘晔吴士的期望,不敢加害,使守卫禁城。匡术以苑城归顺,当时共同推举陆晔督察宫城军事。峻平,加授卫将军。给兵一千一百名骑兵,因功劳升爵为公,封次子福新季康子。

咸和年间,请求回乡拜祖先的坟墓。有司上奏,旧制度给予60天。侍中颜含、黄门侍郎冯怀反驳说:“晔内心道德,清一的心,受托付的重任,在台司的位置,既然蒙诏答应回家探望填坟,大臣的义原在忘记自己,怎么会有时间就回来,没有约定一定远。我认为应该回到自己回,不需要制天。皇帝听从了”,刘晔于是回家。因病去世,时年七十四。追赠他为侍中、车骑大将军,谧号穆。儿子萧谌,散骑常侍。

《百度文言文翻译》

5. 辍字在文言文《晋书列传第六十四》中做何解释

辍 chuò (形声.本义:中途停止,废止) 同本义 [stop halfway;give up halfway] 辍车小缺复合者.——《说文》 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辍斤(停止挥斧.比喻没有伙伴,就不再施展技艺);辍朝(暂停中止朝见);辍耕陇上(停止耕作,在田中高地休息) 放下,舍弃 [abandon] 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辍己(舍己);辍弃(抛弃);辍食弃餐 撤销;撤除 [cancel;rescind].如:辍防(撤除防务;不设防);辍围(撤出包围) 取出,拿出 [take].如:辍俸(取出俸禄);辍赠(取物相赠)。

6. 山涛 晋书 列传第十三

晋书 列传第十三山涛传翻译 山涛传,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人。

父亲山曜,是宛句县令。山涛早年丧亲,家中贫困。

少年即有器量,独立不群。喜好《庄子》、《老子》,常隐居乡里,掩盖自己的志向才能。

与嵇康、吕安为友,后又遇阮籍,常在一竹林中交游,志趣契合,为莫逆之交。嵇康后来被治罪,临死前对儿子嵇绍说:“有巨源在,你就不会孤独无靠了。”

山涛年四十岁才进入仕途,为郡主簿、功曹、上计掾。被举为孝廉,州里征召为河南从事。

曾与石鉴共宿,夜里起来用脚踢一下石鉴,对他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你还在睡!知道太傅司马懿称病卧床是何用意吗?”石鉴回答说:“宰相三次不上朝,给他个尺把长的诏书让他回家就是了,你何必操心呢!”山涛说:“咄!石生不要在马蹄间来往奔走啊!”于是丢掉官吏用的信符走了。 不到两年,果然发生司马懿杀死曹爽的事件。

山涛遂归隐不问世事。山涛与司马懿夫人宣穆张皇后是中表亲,因而能见景帝司马师,景帝说:“当今的吕望是想做官吧!”命司隶举山涛为秀才,授郎中职。

转为骠骑将军王昶从事中郎。很久以后,又拜为赵国相,迁为尚书吏部郎。

文帝司马昭给山涛写信说:“足下任职清明,高雅之操超群出世。顾念家中贫乏,今送去钱二十万,谷二百斛。”

魏主曾赐景帝春服,景帝转赐给山涛,又因山涛母亲年老,赐给藜杖一根。晚年与尚书和荄交友,又与钟会、裴秀亲近。

因钟、裴二人争权夺利,山涛不偏不倚,处于中间,二人都从山涛那里得到好处而对他无恨。后迁为大将军从事中郎,钟会在蜀作乱,文帝将西征。

当时魏氏诸王公都在邺,文帝对山涛说:“西边的事我亲自去处理,后方的事诚心委托于您。”以本官行军司马职务,拨给亲兵五百人镇守邺。

魏元帝咸熙初年(264),封为新沓子。转为相国左长史,统领别营兵。

当时文帝认为山涛是乡闾中素有德望的人,命太子拜见他。文帝将齐王司马攸过继给景帝,平时又看重司马攸,曾问裴秀道:“大将军开国建业,未成而亡,我只是继承他的事业,故欲立司马攸为太子,以归功于兄长,怎样?”裴秀认为不可。

又以此事问山涛,山涛回答说:“废长子立少子,违背礼制,是不吉祥的。国家的安危将由此事决定。”

于是才定下司马炎为太子。太子亲自拜谢山涛。

晋武帝司马炎受魏主禅让即位,任山涛为大鸿胪,护送陈留王到邺。 泰始初(265),加奉车都尉,晋爵为新沓伯。

羊祜执政时,有人要陷害裴秀,山涛厉言正色保护裴秀,因此不合一些权臣之意,出任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冀州风俗鄙薄,无推贤荐才之风。

山涛鉴别选拔隐逸之士,查访贤人,表彰或任命三十多人,都显名于当世。山涛受到百姓士人的仰慕推崇,当地风俗也为之改变。

又转为北中郎将,督邺城守备事。又入京为侍中,迁为尚书。

因母老请求辞职,皇帝下诏说:“君虽心在奉养老母,然而职务有上下公私之分,家中早晚有人侍奉医药,君当暂割情爱,以兴一心在公之德。”山涛决心退出官场,表疏上了几十次,皇帝很久才答应了他的要求,授议郎职衔回府第。

武帝因山涛清贫俭约,无法供养家人,特别供给每日膳食,加赐床帐被褥。礼遇厚重,时人莫能与比。

后任命为太常卿,因疾病没有就职。遇母丧,回乡里。

山涛年过七十,守丧超过常礼,亲自背土堆坟,亲手植松柏。皇帝下诏说:“我所以行教化于天下,是靠授贤者以官职。

当今风俗衰败,人心尚于竞进,应当分明善恶,以退让之风镇之。山太常虽在居丧,意志不可勉强改变,而当今国家任务繁多,怎能遂自己心愿呢!现以山涛为吏部尚书。”

山涛以母丧身病为由辞让,表章情意恳切,遇元皇后死,勉强扶持还洛阳。为诏命所逼迫,勉强就职。

前后荐拔的人遍及京师和州郡,都是有用的人才。 咸宁初(275),转为太子少傅,加散骑常侍,授尚书仆射,加侍中,领吏部。

因年老有病,坚意辞让,上表陈情。上章表数十次,很久没有就职理事,左丞白褒奏山涛违诏。

武帝说:“山涛因病自求辞职,只是没有听从他的要求罢了。如山涛用人不当而坐罪是可以的,何必上下动手,颠倒轻重呢?不得再追究此事。”

山涛内心不安,上表谢罪说:“自古以来行王道者守正而已。陛下不能因为一个老臣而改变国法,臣有何心向皇上陈辞。

请照白褒所上之表处置,以显示不枉刑法。”武帝又下手诏说:“白褒所奏是虚妄的,我所以未追究他的责任,是我不喜欢动辄发怒,你是明智而有度之人,哪能介意呢!应当就职理事,不让他们再上章表就是了。”

山涛决心引退,因为堂弟媳发丧,就回外舍。皇帝下诏说:“山仆射近日暂时出居,因有所操劳而未还,这不是我坐侧席而待贤的意思。

现派遣丞掾奉旨告谕,若身体尚未康复,便坐舆车抬回府寺。”山涛辞让不能获准,才就职理事。

山涛再次任职十余年,每逢官位有缺,山涛总选几个备用的人,看到诏旨倾向于某一人,然后明言上奏,先将皇帝所想用的人提出,所以皇帝所想用的人,有时没有先提出来,众人不了解详情,认为是山涛凭自己的意愿用人。有人在武帝面前说山涛的不是,故武帝亲手写诏告诫山涛说:“用人的标准是有才,不遗漏疏远孤贱而有才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