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真得做过长沙太守吗?

如题所述

真的。

汉代从汉武帝开始实行举“孝廉”“良才”的选官制度,“举孝廉”,这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

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但由于他父亲曾在朝廷做过官,仲景承袭家门,在灵帝时(约公元168~188年),被州郡举为孝廉,进入官场。

在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被朝廷指派为长沙太守

扩展资料:

董卓之乱时,为了收买洛阳文士,他利用手中权力,威逼何颙为长史。到了公元190年,各路军阀讨伐董卓,逼近洛阳,慌乱之中,董卓废少帝,立献帝,强行把国都从洛阳迁往长安。

何颙不满董卓的独断专行,托病不从。董卓大怒,要何颙交出长史之职,何颙置之不理,反而与荀攸、郑泰等人共谋诛杀董卓,结果事情败露,荀攸、何颙被关进大牢,何颙死于狱中,荀攸逃亡。

张仲景失去了靠山,只好离开洛阳,避难南方。

从公元184年到190年,张仲景和何颙交往长达6年,其间得到何颙许多帮助:何颙为他看相,断定他“将成良医”,从而坚定了他的从医之路。

何颙为他引见洛阳名士,使他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何颙提醒他读诸子学说,使他受到启发,从而奠定了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

当时南方也不太平,但相对于北方还算安定。张仲景骑着毛驴,带着药箱,一路行医,来到荆州一带。荆州当时辖七郡,分别是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武陵郡、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

当时荆州有个人物,名叫刘表,字景升,身高八尺,出身豪门,喜欢读书,爱好交游,曾在洛阳生活,年纪轻轻就成为京都名士,深受太学生敬仰。

他于公元190年出任荆州刺史,为官清廉,不久当上荆州牧,总揽荆州军政大权。

刘表上任这年,正是何颙被囚、张仲景逃难的一年,当时国家大乱,战火燃至黄河、长江流域,疮痍满目,景象凄凉。

当时的荆州,却像一个特区,刘表礼贤下士,抚恤百姓,加强军备,发展农业,颇可自足。

刘表对从战区逃难而来的难民一律接纳,于是来此避难之人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京畿文士,王粲、张仲景也在其中。

张仲景当时40岁出头,年富力强,医术精妙,水平很高,所以对于他的到来,刘表是很欢迎的。

张仲景来到荆州(治所襄阳),一边救死扶伤,一边积累临床经验,同时加紧搜集治病验方。刘表见他一表人才,品德又好,很想让他当官。

张仲景对当官没兴趣,一再推托,但命运偏偏和他做游戏——长沙太守的职位,已经虚位以待,非他莫属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仲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张仲景和曹操、刘备,以及华佗都是同时代的人。他比曹操大5岁,比刘备大11岁。张仲景,名机,仲景是他的字。他生活在东汉末年,生卒年份大约为公元150年到公元219年。 在历史书上,无论是《后汉书》还是《三国志》中都没有张仲景的传记。宋朝时,国家组织校正医书局校订了《伤寒论》这部流传下来的张仲景的著作。校订过程中,校正医书局的医官们写了一个序,这个序引了唐代甘伯宗《名医录》中的一段话。《名医录》现在我们也看不到了,那么,这段话是怎么说的呢?曰:“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张仲景,《汉书》无传。”我要说明的是,这个《汉书》在这里应该指的是《后汉书》。“见《名医录》云”,就是我刚才说的唐代甘伯宗所写的那本书,说是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即仲景是他的字。接着说,“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张仲景是东汉末年人,也就是三国前期的人,他的家乡在现在的河南省邓州市境内。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写的序,说他是拜师学的中医,他拜的谁呢?拜他同乡的张伯祖学的医,张伯祖也是很有名的医生。从对医学的贡献来看,张仲景的功绩远远要高于他的老师,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至于官至长沙太守,历史书上没有记载。长沙在东汉的时候,是归荆州所管。长沙太守,在史书上都有记载,比如孙权的父亲孙坚做过长沙太守。史书上没有记载张仲景什么时候做过长沙太守。有人就推测了,因为根据记载,孙坚当长沙太守之前有几年空缺,所以就有可能在这几年空缺之中由张仲景做了太守。而且接着又推测了,张仲景又写书,又看病,又做官,他怎么能忙得过来呢?张仲景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不办行政上的事情,打开大堂,让百姓到大堂看病,所以现在把药店的医生叫做坐堂医,就是从张仲景那流传下来的。张仲景后来觉得做官不如当医生能够直接为百姓们服务,于是就不再当官,去当大夫了。
关于张仲景治病的故事,有不少传说。有一次,张仲景在河南桐柏山采药,碰到一个山民找他看病,张仲景给他摸完脉就问他:先生,您的手腕为什么有兽脉?兽是野兽的兽,你看张仲景够大胆的。这个人因为大夫看到了底细,就如实以对,他说我是峄山山洞里的老猴子,这些日子身体实在不舒服,所以请你给我看看。张仲景听完了之后,把脉,看看舌相,就从药包里拿出一丸药给他吃了,老猴子吃完这丸药之后就好了。第二天,这个山中的老猿猴扛了一块大木头来见张仲景,说非常感谢你治好了我的病,我没有什么其他东西回报,这块木头是生长了一万多年的桐木,是很珍贵的木材。桐木能干什么?能做乐器。于是张仲景就请人做了两把古琴,又给古琴取了名字,一个叫古猿,一个叫万年。在中国音乐史上,这两把古琴的名字就记载在一个叫虞汝明的人所写的《古琴疏》里。 关于张仲景,有不少故事传说流传于后世,这些故事不但流传于民间,在一些医学专著里也有不少记载,并且还有不少的证据。
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个人叫徐中可,他写了一本书叫《金匮要略论注》,《金匮要略》①也是张仲景的著作之一。这本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个读书人叫冯应鳌,他得了重病,身上一阵冷一阵热,治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治好,把他烧得晕晕乎乎的。那天夜里,他觉得晕晕乎乎的,眼看就要不行了,慢慢地进入梦乡。在梦中,飘飘悠悠地来了一个神人,这个人穿着黄色的衣服,戴着黄色的帽子,然后就用手摸他的全身,摸完了之后,冯应鳌顿时觉得全身特别舒服。他又惊喜,又害怕,就问,您是谁啊?为什么来给我治病啊?那个穿着黄衣服、戴着黄帽子的人就说了,我是南阳汉长沙太守张仲景。他是神人嘛,没有名片,不是先递给他名片介绍介绍,而是自己口述,说我是南阳人。你看古人介绍自己,先介绍是什么地方人。是什么朝代的?是汉代的,当然是后汉的了。做过什么官?长沙太守。叫什么?张仲景。那你为什么来给我治病啊?神人说我今天给你治病是因为也有尴尬的事情需要你帮忙。什么事情我能帮得上你呢?南阳城的正东四里处,那时候还没有公里的概念,所谓四里就是四华里,有一个祠堂,这祠堂的后面走77步有我的墓,过几年会有人在墓上挖井,你要到那儿阻止他们,不要让他们挖,因为那是我的墓,你同时把墓和祠堂整修整修,这就算对我的报答。说完了那人飘然而去。冯应鳌醒了之后,出了一身大汗,烧也退了,身上也舒服了,他非常高兴。梦中神人的嘱托不能随意忘记,过了几年,他真的到南阳城东去了,真的发现了这个祠,这个祠的北边,就是后边77步路正有几个园丁,原书说叫园丁,也就是农民在那儿打井。他走过去一看,正好挖出个石碑,这个石碑上写着什么?写着十一个字: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这个石碑现在还有没有?放在哪儿了?这个石碑现在还有,就放在了河南省南阳市的医圣祠。发现这块石碑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年了,遗憾的是这个石碑没有署立碑的年代,也没有署立碑人之名。1981年,医圣祠在整修的过程中,就把这个墓碑往下挖了挖,发现下面埋着个碑座,碑座的一边写着四个字:咸和五年。咸和五年这不就有年号了吗?咸和是晋成帝司马衍的年号,咸和五年就相当于公元330年,离张仲景公元219年去世也就是一百一十年左右。如果这个墓碑真是那个时候立的话,那张仲景做长沙太守之事,这就是个物证。可是后来大家发现,“咸和五年”这四个字不是正正经经刻在碑座的中间,而是字歪歪扭扭刻在一边,就好像刻石头的工人试刀的时候随意所为,更何况,碑座是汉白玉的,碑体是青石的,从风化的程度来看,那个碑体显然要比碑座晚。所以当时看到这个碑座刻着“咸和五年”的这些专家们,很大一部分人就想以此作为证据来证明张仲景做过长沙太守。
张仲景是否做过长沙太守,至今也没有更为确切的证据。而张仲景做没做过太守,也丝毫不会影响他的伟大,因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们真正感受到了他留给后世的恩泽。在张仲景逝世一千三百多年后,人们把最高的赞誉送给了他,尊他为“医圣”!而更多的故事传说,也充分证明了张仲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21
现在坐堂大夫一词就是出自张仲景,张太守闲暇之时就在官府大堂上给人问诊,所以这个长沙太守估计是做过的。至于有人问为什么一个太守会那么闲,官府大堂小老百姓为什么可以随便进出,这个怎么说呢?我大胆猜测大概是,张机这个长沙太守,其实就是挂名的闲职。问什么这么说?
一是因为张机这人本来就不喜欢做官,二是三国时期官吏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叫做遥领,遥领这种制度就是让某人做一个实际并不在自己控制地的官职。或者说为什么刘表管理的荆州会出现遥领长沙的情况?因为曾经有段时期,长沙太守张羡和其子张怿,造了刘表的反,长沙不服刘表管了一段空白期。那么找个人来遥领一下长沙,借以主张刘表这个荆州牧对荆州长沙郡的主权,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张机就成了这么个有名无实的闲官,因为是遥领长沙的军政杂事他也管不到,所以就很闲所以就能坐堂。当时他这个遥领长沙太守的主要任务,就是招降纳叛接待逃跑投诚过来,不想跟随张羡造反的长沙郡官吏,所以张机的这个办公衙门,平时的工作大概就是类似接待办公室的地方,张机觉得反正都很闲,干脆在办公的同时开堂问诊,结果来看病的多,来投诚的大概也没有吧。
第3个回答  2019-05-24
知网查《医学家王叔和的几个存疑问题辨析》和《从康平本角度看<伤寒论>成书史》,里面详细解答张仲景究竟是长沙太守还是长沙守?张仲景和王叔和关系,《伤寒论》的成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