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后原告撤销诉讼的程序

因民事纠纷原告起诉被告,并已联系了律师。被告尚未应诉,原告想放弃诉讼,请问撤销诉讼的程序。程序复杂吗?给法院和律师的费用如何?

民事诉讼后原告撤销诉讼的方式有申请撤诉和按撤诉处理两种。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按撤诉处理,即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而,法院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的行为。
法律分析
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方式,案件当事人即原告可能由于某些原因,在未宣判之前,可以选择撤诉,但是撤诉成功不成功需要由法院作出裁决。原告撤诉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撤诉条件包括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必须是原告自愿;必须合法;必须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二是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他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按撤诉处理的行为包括未按期交纳诉讼费用;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等,撤诉的进行只能在宣判前,不能在宣判后,而且只有原告是有权向法院申请撤诉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五条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 三十九、 将第四十八条改为第五十八条,修改为:“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撤诉处理;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02
1、“请问撤销诉讼的程序”:写一份撤诉申请交给法官就行了。

2、法院的费用:只是你已经预算交的诉讼费问题,会减半收取,退还你一半;
律师的费用:如果只是“联系”还未正式写委托合同,不用交费;如果是已经成为写好委托合同,可以和律师协商退还一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4-02
1、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一、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以及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应当保障当事人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二、同等与对等原则。同等原则,是指一国公民、组织在他国进行民事诉讼时,与他国公民、组织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同等的诉讼义务。对等原则,是指一国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对他国公民、组织的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他国法院对该国公民、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同样限制的原则;三、法院调解原则,《民事诉讼法》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四、辩论原则,是指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有权就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辩论,说明和论证自己主张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反驳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和主张;五、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处置自己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六、检察监督原则,是指检察机关有权对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实施法律监督;七、支持起诉原则,是指支持受害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2个问题没找到相关信息

3、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处置的权利,既可以是实体权利,也可以是诉讼权利。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对实体权利的处分,是通过对诉讼权利的处分来实现的。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享有处分权,法院享有审判权。处分权和审判权的关系是:处分权制约审判权,审判权监督处分权。
处分原则贯穿民事诉讼的全过程,具体体现是:
(1)民事纠纷发生后,是否起诉,以及在什么范围内起诉,由当事人自行决定;(2诉讼程序开始后,原告可以变更或者放弃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也可以对原告提出反诉;(3)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请求法院调解;(4)一审判决后,可以提起上诉;(5)裁判生效后,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6)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撤回起诉、撤回上诉、撤回执行申请。

另请参考: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886744.html
第3个回答  2009-04-02
不复杂,你写个撤诉申请就行。
第4个回答  2009-04-02
撤销很简单,写一个撤诉申请书签名即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