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一年期限怎么算

如题所述

任何一个合同都是有期限的,我们称之为履行期。合同履行的期限合同履行期限是指人履行合同义务和人接受履行行为的时间。作为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的履行期限一般应当在合同中予以约定,当事人应当在该履行期限内履行债务。如果当事人不在该履行期限内履行,则可能构成迟延履行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履行期限不明确的,根据《合同法》第 61条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另行协议补充,如果协议补充不成的,应当根据合同的有关条款和交易习惯来确定。如果还无法确定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这也是合同履行原则中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不按履行期限履行,有两种情形:迟延履行和提前履行。在履行期限届满后履行合同为迟延履行,当事人应当承担迟延履行责任,此为违约责任的一种形态;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所为之履行为提前履行,提前履行不一定构成不适当履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一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6
自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按手印时起算。开始的当日不计入,自下一日开始计算。到期月的对应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没有对应日的,月末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
法律分析
规定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从规定时开始计算。规定按照日、月、年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天不算入,从下一天开始计算。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期间的最后一天的截止时间为二十四点。有业务时间的,到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截止。这一规定即符合域外各国或者地区的通行做法,也符合实践要求,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接受。从法律概念含义上讲,期间应属于期限的一种,学理上通常归入时间的范畴。期限,即是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时间。期限分为期日和期间。期日和期间可以独立发生作用,也可以与其他事实结合,以成立特殊法律事实的形式发挥作用。在前一种作用方式,期日和期间仅具有时间标志或度量的意义,用以确定某种法律事件或法律效果存在的时点或时段,如出生时间、死亡时间等为时间点,就是期日;限制行为能力的期间、特定权利的存续期间等都是时间段,即期间;这两种期限都可以单独作为法律事实存在,发生法律后果。在后一种作用形式,期日和期间以构成法律事实的形式,发挥更为复杂的作用,即引起某种法律效果的发生。如果期间与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结合,构成诉讼时效,发生抗辩权发生的法律后果。期限制度贯穿着整个民法的始终,是影响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法律事实之一,其法律效果通常依据不同的法律关系而有不同效果。比如自然人的出生或死亡之日则对于确定其民事权利能力的产生与消灭具有决定性意义;进行死亡宣告时最主要的方式是确定失踪人失踪的时间是否合乎法律要求,从而达到拟制死亡的法律后果。通常意义上的期限一般具有决定权利行使和义务履行的时间限度的效果,比如超过合同履行期未履行债务的,产生迟延履行责任;甚至可以确定权利的取得、存续或丧失,如商标权的有效期、保证期间等。期限还可以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消灭,这就是附期限法律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条 民法所称的期间按照公历年、月、日、小时计算。
第2个回答  2018-07-30
  按实际情况,劳动合同期限从用工之日起算,至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为止。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7-15

劳动合同的期限根据《劳动法》和劳动部《关于劳动合同期限问题给浙江省劳动厅的复函》的精神,劳动合同的生效时间一般从劳动合同订立时,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之日起计算。签字日期与合同约定的日期应是同样的。

宋聪聪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张保刚律师

擅长:公司法务

刘勇律师

擅长:损害赔偿

王莉律师

擅长:劳动工伤

陈娜律师

擅长:税务合规

朱哲雨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

李昌锁律师

擅长:经济纠纷

李金杏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电话咨询
第4个回答  2018-04-03
从劳动合同的起始日期到下一年该日期前一天。比如2018.4.2到2019.4.1。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