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被校园欺凌的人?

如题所述

导语:校园霸凌现象,是中国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因此,对校园霸凌现象持续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校园霸凌问题需要依靠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力量缺一不可。如果不久的将来能与高科技网络技术相结合,不断打造智能化管控的全新模式。

了解学校层面的应对策略,尽早察觉对管理校园霸凌行为至关重要

1、改变管理理念,重视校园霸凌

作为学校的建设者和园丁,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有义务营造校园的良好氛围。学校应逐步改变教学理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组织举办丰富的教育活动,内容可以包含:普及法律知识,安全防护意识,阳光心态你我他等等。教导学生心存感恩,学会尊重,学会承担,学会宽容等。

通过活动对学生开展综合评价,这些举措对于预防校园霸凌行为的发生有着关键作用。尽早察觉对管理校园霸凌行为至关重要。尽早察觉,才能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然。从保护被霸凌者的角度来看,及时发现有助于减少和降低对未成年受害者造成的身心伤害。

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角度来看,及时发现能够尽早制止施暴学生及其行为,在情形更严重之前将其扼杀在摇篮里;从校园安全管理的角度来看,及早察觉还可以帮助学校妥当应对霸凌行为对校园管理的威胁。一份青少年受害者的调查指出,大部分受害者选择了不发声,不反抗。

加上多数学校观察力弱,主动性不够,察觉学生异常动态的精力、能力和机制的欠缺,致使很多霸凌行为没有被及早发觉而酿成恶果,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在霸凌现象无处不在的校园里,受害者和霸凌目击者(老师和同学)及时举报,无疑是提高校园霸凌事件早期发现率最直接的因素。

为了鼓励霸凌目击者的举报意愿及畅通无阻的举报渠道,学校需要建立特殊的校园霸凌事件举报系统。在这方面,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对校园霸凌事件始终秉持积极挖掘,及时处置,配合调查和外部解释的态度鉴于校园霸凌行为通常具有不均衡、隐蔽和持久的特点。

这些特点导致教育者和父母通常很难确定孩子是否确实遭到了霸凌。从而放松了警惕,霸凌的发生率和危害被低估,因此干扰了对霸凌行为的及时制止。尤其是在我国特有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存在一种过度保护青少年的趋势,这使得学校和社会缺乏针对部分学生霸凌行为的必要举措,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情节的严重性。

霸凌问题不仅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学校纪律也有不利影响。为了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维护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应当采取有力措施预防,从根源上减少日益多发的校园霸凌现象。

2、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营造安全校园

要切实防治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仅有口号是不行的,只有建立完善制度体系,对中小学霸凌者的行为进行治理,才能让学校摆脱行政治校,回归到育人本位,从而给学生安全的学习环境。关于校园霸凌的应急管理可分为四个阶段:危机的预防—危机的准备—危机的应急—危机后恢复。

具体来说,校园欺凌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应急预案应描述可能发生校园欺凌事件的征兆,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对学生及学校制度的评估,不仅考虑那些可能有霸凌行为的学生,还要考虑那些导致其产生暴力行为的因素。二是明确霸凌事件发生时的报告制度。

如果是学生发现,该向谁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知道后如何向学校报告;什么类型和程度的事件需要学校向上级行政部门报告,是否需要得到公安等其他行政部门的支持。三是应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对待欺凌者与被欺凌者双方、围观者、家长、教师等不同群体的应对措施。

如怎样帮助被霸凌者,心理咨询教师的安排,如何制止欺凌行为,怎样教育批评欺凌者,面对家长的责问如何解决,家长和教师该如何参与,公安等行政部门如何介入。四是如何进行危机沟通和应对媒体。校内成员之间如何沟通事件发生的进展,如何对内对外公布事件的处理情况,在面对媒体的采访时该如何进行回复。

五是明确事件发展过程中的负责部门和责任人。应急预案应是切实有效,利于操作的,必须要将责任明确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部门和责任人身上,避免出现在危机发生时出现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

3、加强教师培训,加大制约力度

为了能够科学、合理、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校园霸凌事件,学校作为事件主要责任方,应制定周密的预防措施,积极开展对教职工关于防止霸凌事件的相关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学校对霸凌事件的识别、预防、应对与处理能力。

一是在学校设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我国各个学习阶段的学校普遍开设心理学相关课程,为教师学习积累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也可以看出,心理学知识如何应用的问题将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均设立了类似心理健康咨询辅导中心的部门(以下简称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及辅导,这一举措取得了显著效果,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充分发掘中心的教育资源,定期组织教职工、教育师范生、相关教育工作者等在中心观摩学习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内容。

此外,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情景模拟等方法,在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指导下,掌握心理咨询服务的方法技巧及实践要点,提高教职工的心理咨询辅导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二是教师应不断提高对霸凌事件的敏感度,积极发挥主动预防作用。

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是直接的教育与被教育关系,所以教师在这样的直接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那么,除了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以外,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对霸凌事件的敏感度,充分了解学生,关注学生。

主动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状况,一切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基点,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学生学习生活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应全面总结经验,增强对校园霸凌事件的预防和应对能力,力求将霸凌事件遏制在萌芽状态。

了解家庭层面的应对策略,作为孩子们的第一监护人,父母负有义务

1、注重亲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身心健康

防止校园霸凌不是学校和老师一方面的责任,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父母负有无法推脱的义务。父母应尽一切努力帮助青少年对霸凌行为有正确的认知,并积极引导他们获得有效的预防意识。当孩子遭到霸凌后,父母必须及时采取恰当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孩子。

在社会、政府和学校采取应对措施共同防治霸凌行为时,父母必须全力配合。面对霸凌现象,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显得十分重要,父母应当和子女站在一起,试着去感同身受。首先应该关注孩子,注意加强与孩子日常交流及心灵上的沟通,以便能及时捕捉到孩子的反常举动并详细耐心询问,防止事态严重化。

由于很多家长没有相关经验,父母不仅可以要求学校为其进行专门的大众科普教育,还可以通过咨询相关方面的专家,比如教育方面的、心理方面的、法律方面的和其他专业人士,从而增强处理相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2、当孩子遭遇霸凌后,家长应理性、冷静对待

当孩子遇到霸凌困扰时,家长的过早介入或者过多干预,未必就会起到好的效果。因此,第一,要与孩子建立共情。向孩子传达一种理解他、支持他并愿意帮助他解决问题的信息,让孩子认为父母是值得信赖的,使孩子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

第二,要将孩子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让他意识到面对困难和挫折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与同学发生矛盾、受到同学欺负只是人生路途中的一件小事情,帮助孩子正确看待这种欺凌行为。第三,不过多介入纷争。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与同学之间的纠纷,让孩子们以一种更为合理、恰当的方式修复同学间的关系。

第四,一定要避免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转化为父母之间的纷争。父母要以实际行动教会孩子如何化解矛盾原而不是激化矛盾。第五,如果欺凌行为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甚至有可能涉嫌违法犯罪时,被欺凌学生的家长要跟学校保持密切沟通,必要时还要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报告,帮助孩子摆脱伤害。

3、大力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积极参加家校共建活动

家长应与学校建立联系沟通的机制,主动利用班主任联系日、校访等沟通平台,定期与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尽早察觉青少年的情绪转变、行动轨迹以及受欺凌的原因,并及时实行有效地教育手段。

有实际需求的学校还可以建立类似家长学校等形式的制度,制定长期专家指导,包括教育、心理、法律等方面,家长应该积极配合、认真参与,更好地提升教育孩子能力的同时,尽可能从源头上,也就是从家庭教育着手,让孩子免受伤害。

结语:不断提升校园霸凌行为管理的智能化、科学化和精准化,适当减轻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负担。同时健全多方位一体化的教育整体布局,学校教学任务的侧重点从提升教学水平向道德示范教育方面稍作倾斜,调整学校素质教育占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提升青少年的校园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保护青少年远离校园霸凌的威胁,全面遏制校园霸凌行为才能指日可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08

不参与,也不冷漠。在你能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去帮助他。比如稍微关心他两句,如果能做到举报老师不被校园暴力的人发现就去举报,最好能一劳永逸,因为如果你的举报做不到一劳永逸,受害者只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首先,什么是校园欺凌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认为,在中国,定义校园欺凌要考虑4个要素:学生之间发生的行为,主观上存在故意即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或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或侮辱行为,造成伤害后果。

其次,哪些信号说明孩子可能遭遇校园欺凌?

第三,一旦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大人和孩子应如何正确处理?

一般情况下,孩子可以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如果遭遇校园欺凌事件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一定要告诉家长和老师,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那么这时候,家长和老师该怎么做呢?在佟丽华看来,不论是何种校园伤害事故,及时、友好、妥善处理都是对孩子权益的最好保护。"从加害方来讲,父母要及时教育孩子真诚道歉反思,并改正自己的过错;从受害方来说,要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要及时、积极处理问题,避免处理不及时和矛盾升级给孩子带来更大伤害。最好的结果是孩子们成为好朋友,而最糟糕的结果则是矛盾升级、两败俱伤。"佟丽华说。

当欺凌事件不幸发生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按照程序走,切勿隐瞒。很多教师怕暴力事件一旦报告了,就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问题。正是教师的这种态度让施暴方肆无忌惮,让受害方倍感屈辱。当暴力事件严重的时候如果教师故意隐瞒还涉嫌违法,如果被媒体曝光了更是容易饭碗不保。所以,不论站在何种角度上,按程序走才是最正确的。

最后,如何防患于未然,阻止校园欺凌事件发生?

当一个人遇到突发霸凌状况,要尽快走开。通常施暴者只是借机发泄不快,如果你没有反应,对方往往不会再纠缠。

除了孩子在校园生活中注意巧妙躲避外,家长需要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有些家长在家中打压孩子的自尊,要求孩子一味顺从,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很有可能会成为被欺负的对象。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面对霸凌勇敢面对、保护自己。

另外,家长还需帮助孩子学习识别和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对抗人际孤立和欺凌。家长们要多带孩子参加一些亲友间的社交活动,会对孩子上学后的人际适应产生良好的影响。

除了家长和孩子的努力外,学校和老师同样需要在预防校园欺凌中共同努力,对于学校方面,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史卫忠建议一是要做好学生的法治教育工作。二是严格学校日常安全管理。要健全应急处置预案,要注重家校沟通。三是加强校园及校园周边地区安保措施。健全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紧急报警装置,接入公安机关、教育部门监控和报警平台,逐步建立校园安全网上巡查系统。


除此之外,2016年11月1日,教育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九部门出台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中指出:

1.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

2.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特别是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

当他们遭遇校园欺凌我们应该勇敢为不敢出声的人发声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办法让世界往美好更靠近一小步。我非常相信一件事:你,就是力量。传播孝道,播种大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5-04

校园欺凌一直都是校园最大的安全隐患,那些被欺凌的学生,会一直是他们心里一辈子的阴霾,挥之不去。

如何帮助?这就涉及到具体措施了。

    曾经经历过校园暴力或者说校园欺凌的人:

要帮助这些人,其实很难。如何知道他是否经历过校园暴力,这本就是个难题。轻微的校园暴力,个人理想的认为只是同学间的小打小闹。

而绝大多数校园暴力都是较严重的,曾经的那些痛苦经历,已经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想要消除这些阴影?只有让他重新感受到他人的关爱,让他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无情。虽然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部分人性确实在利益面前泯灭了。但是我相信大多数人儿都是善良的,请温柔以待这些令人心疼的“孩子”。

2.正在经受校园暴力或者校园欺凌的人:

帮助这些人,最有效的方法以强制暴。

    在此呼吁广大体育老师、校队、体育特长生等“强势群体”,积极参与校园安全的维护工作。
    学校或者教育相关部门可以为校园安全设立安全奖金,激励“强势群体”维护校园安全。
    家长也可自行发起倡议,让这些“强势群体”为自家孩子安全保驾护航。

大多数校园暴力者,遇到上述群体,基本上秒怂。

校园安全维护工作其实不难:放学放假下课等时间段,不定期在班级、校内、学校周围巡察。主动问一些看上去容易被欺负的学生,挨个问话那些痞里痞气的学生。

这个措施,在小学的实施难度较大。

虽然小学有校队也有体育老师,但是总体数量太少,毕竟体育是今年中考改革才开始被重视的。各科老师多关注班级小朋友的遭遇,并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荣誉感。可以让高年级大朋友负责保护低年级小朋友的安全,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例如低年级小朋友对高年级某班一致好评,可开表彰大会。

3.可能会遇到校园暴力的人:

锻炼身体,让别人不敢轻易欺负你。不要怂,遇事主动告诉家长。老师可能不管用,家长找老师就有用了。学会向强势群体求助,如果上述以强制暴的措施,能普遍实行就好了。

你没办法是事发时站出来,但是你可以在事发后站在他身边宽慰他,你可能是他当时唯一的救命稻草。同时注意保护好自己,别将自己也陷入被霸凌之中。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你生活愉快,谢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5-04

校园欺凌其实距离我们很近,那么,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不指责” “不鼓励”
不指责受害者、不鼓励以暴制暴。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声音,比如“是爷们就不要怂,打回去TA就不敢再欺负你了”,或者“一个巴掌拍不响,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遭受校园欺凌对于受害者而言已经十分痛苦,如果再有许多人关注,舆论的压力对一个孩子而言更是难以承担,不指责受害者,是每一个关注者所应做的。

2.承认和面对欺凌的存在
老师、家长、校方首先应该承认欺凌事件的存在。
我们不能给欺凌随随便便安上一个别的名字(开玩笑、淘气),更不能因为是“偶然事件”或是因为欺凌者父母否认,就装作它不存在,去否认被欺凌者的感受。
承认被欺凌者的受伤感受,一起去面对其中未解的问题,哪怕其中有过错和瑕疵,这个动作本身就是最大的支持。

3.一起来讨论如何行动
谴责并非最终目的。让人们感到不安全的,正是对于真正问题的否认和回避。这其中的问题包含:
在这个集体中,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是被允许的?什么是被禁止的?
我和同学们、老师们共同创建、维护的这个集体中,行为边界究竟是怎样的?
当我面对不公正待遇的时候,我有怎样的表达渠道?我会得到怎样的关注和帮助?
在欺凌发生之后,我是否有机会和老师一起坐下来,安全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被评价和指责)、并和大家一起共同制定和学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行为规范?

4.提供专业心理帮助渠道
欺凌离我们其实很近,而且被欺凌的痛苦可以一直伴随着人们,多少年都难以化解
我们不仅要关注当下遭遇欺凌的孩子,还应该鼓励身边曾遭受过欺凌,且那段痛苦的经历一直困扰他们至今的亲人、朋友们去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第4个回答  2022-05-04
治疗方法:
1,聊天。教师用聊天的方式,缓解小海的紧张。通过聊天,发现小海是父母超生的,家里还有个姐姐很优秀。这使得小海感觉自己在家庭中没有存在感,自我感觉很自卑。
2,沙盘疗法。 沙盘游戏中,老师无条件的接纳他,并跟他畅游在沙盘中,帮助小海在沙盘中怎样不受欺负。进而联系到现实生活中,让孩子明白:在受到别人欺负的时候,不能默不作声,要想办法保护自己的安全。
3,布置作业,提高自信心。当遇到不公正的对待时,一定要勇敢说“不”。并且,给小海布置了增强个人力量的作业,让小海从自身提升能力。
在没有老师和家长看到的角落,如何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变得强大,很重要。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教授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比如:遇到恶霸要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寻求有更大力量的人。看到有人欺负弱小,要及时制止等等,只有我们做家长、做老师的给予孩子足够的信心,孩子才会感觉有力量,有靠山,才会和恶势力作斗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