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的特点

如题所述

合欢树,别名:福榕树,刺拐棒、坎拐棒子、一百针、老虎潦、五加参、俄国参、西伯利亚人参。落叶乔木。


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16米,树冠开展;小枝有棱角,嫩枝、花序和叶轴被绒毛或短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较小叶小,早落。

①叶

二回羽状复叶,总叶柄近基部及最顶一对羽片着生处各有1枚腺体;羽片4-12对,栽培的有时达20对;小叶10-30对,线形至长圆形,长6-12毫米,宽1-4毫米,向上偏斜,先端有小尖头,有缘毛,有时在下面或仅中脉上有短柔毛;中脉紧靠上边缘。

②花

头状花序于枝顶排成圆锥花序;花粉红色;花萼管状,长3毫米;花冠长8毫米,裂片三角形,长1.5毫米,花萼、花冠外均被短柔毛;花丝长2.5厘米。荚果带状,长9-15厘米,宽1.5-2.5厘米,嫩荚有柔毛,老荚无毛。花期6-7月;果期8-10月。[2] 

福榕树又名合欢树。落叶乔木,高可达16m。树皮灰褐色,小枝带棱角。二回羽状复叶互生,羽片4~12对;小叶10~30对,镰状长圆形,两侧极偏斜,长6~12mm,宽1~4mm,先端极尖,基部楔形。花序头状,多数,伞房状排列,腋生或顶生;花萼筒状,5齿裂;花冠漏斗状,5裂,淡红色;雄蕊多数而细长,花丝基部连合。荚果扁平,长椭圆形,长9~15cm。花期6~7月,

③果

果期9~11月。伞形树冠。叶互生,伞房状花序,雄蕊花丝犹如缕状,半白半红,故有“马缨花”、“绒花”之称。树干浅灰褐色,树皮轻度纵裂。枝粗而疏生,幼枝带棱角。叶为偶数两面羽状复叶,镰刀状圆形,昼开夜合。伞房花序头状,萼及花瓣均为黄绿色,五裂,花丝上部为红色或粉红色丝状,簇结成球,花期6~7月。果实为荚果,成熟期为10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合欢 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
科属:豆科 合欢属 落叶乔木,又名绒花树、叶合花。
形态:合欢树姿优美,二回状复叶,小叶镰刀状,有日开夜闭的特性,故此得名合欢。合欢树高达16m,树冠开展呈伞形,姿态优美。花期6月,果期9一11月。
产地及习性:产于亚洲及非洲。合欢是喜光的植物, 耐瘠薄 耐石灰性土壤,忍受大气的污染,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繁殖:播种繁殖为主。
用途:通常栽植于庭园中或为行道树。木材耐水湿,可制作家具;树皮含鞣质,纤维可制人造柏;种子可榨油;树皮及花能药用,有安神、活血、止痛之效。

http://bk.baidu.com/view/285899.htm这里还有,资料多点,两个是不同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2-01

1.合欢又名绒花树,马缨花。落叶乔木,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合瓣花冠,雄蕊多条,淡红色。荚果条形,扁平,不裂。高4-15米。树冠开展;小枝有棱角,嫩枝、花序和叶轴被绒毛或短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于枝顶排成圆锥花序;花粉红色;花萼管状,花期6-7月;果期8-10月。

2.生于山坡或栽培。合欢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宜在排水良好、肥沃土壤生长,但也耐瘠薄土壤和干旱气候,但不耐水涝。生长迅速。性喜光,喜温暖,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及轻度盐碱,对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3.木材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细,干燥时易裂,可制家具、枕木等。树皮可提制栲胶。原产中国、日本、韩国、朝鲜。为威海市市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