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目:清宫统治者采取文字狱的目的是什么?与前代的哪些政策目的相同?试举两例

如题所述

  文字狱主要是指中国明清时期统治者因文字犯禁或借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反动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的反抗,故意从作品中摘取所谓违碍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称文字狱。
  文字狱《汉语大词典》定义为“旧时谓统治者为迫害知识分子,故意从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中国大百科全书》则定义为“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因为案件完全是由写文章引起的,就管它叫“文字狱”。
  中国封建统治者为镇压属下和文人的反抗,从其奏章、书札、著作中摘取片言只语,罗织罪名而制造的冤狱。
  在康、雍、乾三朝的百余年间,文字狱多达上百起,而且愈演愈烈。
  清代文字狱泛滥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
  清王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从汉族传统观念看,叫“乾坤反覆,中原陆沉”,“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在以儒家文化为正宗的汉族知识分子中间有着相当激烈的民族敌忾情绪。
  大规模、有组织的抗清武装斗争结束之后,反清思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字作品在民间流传,并与以恢复明朝为目的的反清暴动结合起来,使满族统治不得安宁。雍正皇帝曾说:“从来异姓先后继统,前朝宗姓臣服于后代者甚多,从未有如本朝*民,假称朱姓,摇惑人心,若此之众者。”
  清朝统治者对明朝留下来的文人,一面采取招抚办法。一面对不服统治的,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手段。清朝是满清入侵中原,冒充正统以自居,对天下极尽压迫与变态。
  清代前期文字狱大致有3种情况:
  ①先世曾臣服于明朝,受官袭爵,闻命即从。入主中原之后,清廷对此段史事讳莫如深,因此,不仅将旧有史籍刊削、禁毁,而且对凡继续编写乃至收藏者,则以“大逆”之罪滥加诛戮。
  ②清初反清思想久久不能消弭,尤其是汉族士大夫眷恋故明,宣扬“夷夏之防”一类思想,对巩固清廷统治极为不利。为了强化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对反清思想就势必要用暴力加以打击。
  ③康雍之际,清皇族中权力斗争空前激化,史称夺嫡之争。雍正帝即位之后,为了巩固已得的胜利,除杀戮夺嫡诸王外,不惜借助文字狱来打击“党附诸王”的势力。此外,尚有皇帝滥施专制淫威而出现的文字狱。
  文字狱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措施。清代前期文字狱的冤滥,遏制言论,禁锢思想,造成了“万马齐喑”的严重历史后果;它极大地桎梏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助长了阿谀奉承、诬告陷害之风,是历史发展中的浊流。
  到乾隆末叶,一方面清廷已经通过文字狱达到了预期目的,另一方面,隐伏着的社会危机日益加剧,清代统治者面临着比反清思想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文字狱遂趋于平息。
  文字狱自古就有,但文之密,规模之广,处刑之重,在封建社会中,以满清的文字狱最为惨烈。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先后就有数十起大大小小的文字狱事件。
  清代文字狱始于顺治、康熙,发展于雍正,大行于乾隆,约计近百起。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有较大“文字狱”11起,“文字狱”多由“汉人互相攻讦”而起;
  而雍正则生性刻薄猜忌,虽在位只有十三年,却有残酷而大规模的“文字狱”近20多起,其中不少是“亲自揭发”,“亲自审讯”;
  乾隆一向“高己卑人,雄才易事”,所以虽在即位初期准行“请宽妖言”,假造“言论宽松”,一旦根基稳固,“得志便猖狂”,在六十年的帝王生涯中,乾隆竟创造了130多起酷刑“文字狱”,创造了比此前中国历史上“文字狱”总和还多一倍多的空前奇迹。
  雍正、乾隆年间的文字狱65案,主要有:谢济世著书案、胡中藻坚磨生诗钞案、蔡显闲渔闲闲录案、李绂诗文案、屈大均诗文及雨花台衣冠冢案、澹归和尚徧行堂集案、陶煊张灿同辑国朝诗的案、黄检私刻其祖父黄廷桂奏疏案、戴移孝碧落后人诗集案、卓长龄等忆鸣诗集案、尹嘉铨为父请谥并从祀文庙案、沈德潜选辑国朝诗别裁集案、阎大镛俣俣集案、余腾蛟诗词案、王道定汗漫游草案、曾静遣徒张倬投书案等。
  当然于明代相比,目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为加强君主专制
  但也有不同,就是带有民族压迫的性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21
文字狱,《汉语大词典》定义为“旧时谓统治者为迫害知识份子,故意从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中国大百科全书》则定义为“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
其实,文字狱本质上就是统治者或当权派为压制民众或不同政见者的反抗意识,维护其形象、权力和统治地位,而在文化舆论上采取的高压政策的折射。文字狱自古有之,有记载的追溯至汉朝,在明清时达到极致。
早期文字狱有:《汉书》记载,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因《报孙会宗书》令“宣帝见而恶之”,而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判处杨恽腰斩。三国魏末嵇康因写作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令执政者司马昭“闻而恶之”,而被斩于东市。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六月,北魏大臣崔浩因主持编纂的国史直书揭露了北魏统治者拓跋氏祖先的羞耻屈辱的历史,被北魏世祖下令族诛,同时株连被杀的还有崔浩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和河东柳氏等北方大族,史称“国史之狱”。北宋大诗人,大词人苏轼就曾因为所作的诗中,被指“包藏祸心,诽谤谩骂”,得罪当权者,被捕入狱将近五个月,罪名是包藏祸心、谤讪时政。主要的根据是《山村五绝》、《八月十五日看潮》、《和陈述古冬日牡丹》等几首诗。史称“乌台诗案”。
明朝朱元璋和朱棣及后来几个皇帝,或心胸狭隘或作贼心虚,对一些较敏感文字和事件讳莫如深,一言之失即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其文化统治的高压暴政在本质目的上与清朝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第2个回答  2011-06-21
根本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上树立君主专制和满洲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

后果就是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与前代的焚书坑儒比较类似
第3个回答  2011-06-21
维护蛮族统治,灭亡汉人历史文化,
第4个回答  2011-06-21
加强统治 反知识分子支持前朝的措施
康熙 江南庄家案
雍正 吕留良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