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制造文字狱的目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清朝皇帝制造文字狱的目的是:

①.销毁证据。清先祖曾臣服于明朝,入主中原之后,清廷对此段史事讳莫如深,因此,不仅将旧有史籍刊削、禁毁,而且对凡继续编写乃至收藏者,则以“大逆”之罪滥加诛戮。

②.打压反清势力。清初反清思想久久不能消弭,尤其是汉族士大夫眷恋故明,宣扬“夷夏之防”一类思想,对巩固清廷统治极为不利。为了强化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对反清思想就势必要用暴力加以打击。

③.打击异己。康雍之际,清皇族中权力斗争空前激化,史称夺嫡之争。雍正帝即位之后,为了巩固已得的胜利,除杀戮夺嫡诸王外,不惜借助文字狱来打击“党附诸王”的势力。

文字狱是清朝时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03
清代皇帝制造文字狱,目的在于实行文化专制,压制人民反抗意识,树立清朝统治的权威,加强中央专制集权。
文字狱,是指封建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历朝历代都有文字狱的记录。但以清朝尤甚。中国史学家顾颉刚形容清朝文字狱在二百多年间基本上没间断,“清代三百年,文献不存,文字狱祸尚有可以考见者乎?曰:有之,然其严酷莫甚于清初。”为此,《中国大百科全书》将“文字狱”直接定义为“清朝时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
从清代文字狱发起动因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控制言论,打击反清思想。清朝文字狱的开端,起于顺治四年。该时期,顺治规定“自今闱中墨牍必经词臣造订,礼臣校阅,方许刊行,其余房社杂稿概行禁止”。从此诞生了清朝言论检查官,开始了中国的言论出版审查专制。二是掩过饰非。历代明君皆能“闻过即改”。然而清廷对敌对暗潮在全国涌起,将原因定为“皆因以往实行的宽大之政”,是“请宽妖言”、“禁挟仇诬告诗文”等政策纵容了“诽谤”。至乾隆帝决定改变“妇人之仁”的“宽缓方针”,决定继承列祖列宗的严猛苛政,降旨道:“此等奸徒,传播流言,俦张为幻,关系风俗人心者甚大,不可不力为整饬。”从此文字狱波澜壮阔,直到以修四库全书为名义,从而查办禁书、彻底摧毁中华民族精神的千古创举。三是通过宫廷内斗后,继位者一方为控制舆论,严禁民间“妄议当朝”。
整体看,清皇帝大施文字狱,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自己的统治,打击异己分子,镇压对自己统治不利的的思想言论。但这种文化专制行为,造成社会恐怖,文化凋敝,从而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09
①清先世曾臣服于明朝,受官袭爵,闻命即从。入主中原之后,清廷对此段史事讳莫如深,因此,不仅将旧有史籍刊削、禁毁,而且对凡继续编写乃至收藏者,则以“大逆”之罪滥加诛戮。②清初反清思想久久不能消弭,尤其是汉族士大夫眷恋故明,宣扬“夷夏之防”一类思想,对巩固清廷统治极为不利。为了强化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对反清思想就势必要用暴力加以打击。③康雍之际,清皇族中权力斗争空前激化,史称夺嫡之争。雍正帝即位之后,为了巩固已得的胜利,除杀戮夺嫡诸王外,不惜借助文字狱来打击“党附诸王”的势力
文字狱本质是“热衷于皇权专制”的封建专制王朝的产物。禁书的残酷代价,不仅导致无数人无辜死亡,而且成为中华民族深重灾难,可谓千古浩劫!由于社会发展滞后,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世界上长期处于被动挨打局面。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所深刻揭露、反映的正是所谓“康乾盛世”。在那几个大帝的漫长统治时期,巩固封建小农经济、压抑商品生产、全面闭关自守的儒家正统理论成为朝廷的圭臬。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化各领域,都相当清楚地反射出这种倒退性的严重交易!《红楼梦》揭示出“内囊却也尽上来了”的内在腐朽,看到的正是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糜烂、卑劣和腐朽,“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5-18
这和焚书坑儒本质没什么两样,主要是进思想禁固,加强政治统驭,维护封建统治政治思想根基。
第4个回答  2016-05-26
为了强化统治。简单的说只允许有一种思想,能够更方便统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