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真的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吗?

如题所述

每天坚持跑步肯定是可以提高身体素质的,跑步属于有氧运动,有益于我们身体上各个部位。第一是肺部,跑步可以让我们的肺活量增加,加大氧气利用水平。据研究,一个专业的运动员摄氧量是80ml每千克体重,这是一个比率,就是每千克体重有80ml的摄氧量,这一个专业运动员的频率。普通人没有经过长期锻炼,摄氧量只有专业运动员的一半40ml。但是,如果长期坚持慢跑,摄氧量可以达到60ml每千克体重。这就说明,如果你是一个慢跑者,你身体内的含氧量就比普通人的多。有时候你感觉的累的喘不上起来,就是因为你体内氧气含量下降。我们做个实验,你看到打哈欠这个三个字时,很多人容易受到影响,都想打哈欠,这说明你们体内的血氧含量不够。第二个是对心血管的影响,当你能够长期坚持跑步时,心脏的容积就会增大,安静脉搏和运动脉搏都会下降,安静脉搏就是正常脉搏,运动脉搏就是跑步起来以后的脉搏,它们都会下降,速度都会下降,血管的弹性也会增加。我们周边很多晚年的老人,血管很脆弱,很容易破裂,所以血管弹性很重要。血栓和动脉硬化、血脂都会下降,我们心脏压力就会减轻。还要提醒大家,晨跑不等于半夜就起床跑,这样是不对的也不安全,建议你早上太阳升起时再跑效果是最好的,请采纳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4

不一定,!要符合自身的、科学的、坚持地跑步才能提高身体素质。

第一,符合自身。

何为符合自身的运动呢?跑步不一定最适合所有人,比如:

1.严重肥胖者,体脂率超28%这种人,跑步会对膝关节产生严重负担,甚至造成骨折。

2.重感冒或者发烧患者。这时候你免疫系统本来就在超负荷工作,身体散热负荷较高,如果再持续跑步,将会加重症状,甚至导致晕厥、休克。

3.心血管疾病或者类似急性病患者。跑步可能会加快心率,增加心脏负担,而且跑步到了偏僻或者无人的地方,容易导致无人来对你进行施救。

4.腿脚受伤未愈的人。伤筋动骨一百天,即便是康复性训练,也请在遵从医嘱、有人看护、有专业设备的情况下进行。

5.高龄老人。年纪过大的老人不适合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建议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进行一些轻柔的不剧烈的运动,比如:太极拳、广场舞之类的。

6.经期、孕期或者流产后的妇女。这时候是女性最脆弱,最危险的时期,也应该避免长时间或者剧烈的运动。

第二,科学有效

何谓科学锻炼呢?

1.跑步也有科学正确的姿势。长期不正确的跑步姿势,容易造成骨骼磨损,生长畸形等症状。

2.跑步也要注意科学的方法。开跑前进行热身和拉伸,避免受伤。跑步时,当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要分清状况,呼吸困难、头晕、膝盖疼痛,过分剧烈的情况下要停下来休息调整。跑步之后,不能马上休息或者喝冷水,要再走一段时间,让身体适应运动节奏,并注意别着凉。

受伤崴脚后也要正确处理,短时间内冷敷,48小时候热敷。

3.注意时间和场合。早晨雾气太大的时候,夏季下午傍晚温度过高的时候,选择的场地要平整、安全,不要有过多的车辆,人群。尽量选一些安静、开阔、空气清新的公园、河边等地方。

4.注意着装。不要太紧身,导致呼吸困难。夜跑的时候衣服要显眼,防止后方来车撞上。鞋子要合脚,避免骨骼不正常磨损。

第三持之以恒。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可以制订一点小目标,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可以找小伙伴一起跑步 互相监督、鼓励。最重要是要持之以恒,有规律地跑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24

跑步当然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这是毫无疑问的。下面我从跑步对免疫功能、糖代谢能力、心肺功能、骨骼健康四个方面简单说一下这个问题。

1、跑步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当然,这不是说只有跑步可以,骑自行车就不可以,任何有氧运动,适量做,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这是运动免疫学的共识。

不运动,坐式生活,人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能力是普通,发病风险也是普通。适度运动,免疫力提高,感染风险会降低。

但这方面我们要注意,如果过量运动,反而有损免疫力,感染风险还会比不运动更高

第3个回答  2021-01-24

答案当然是显而易见的,是可以提高身体素质的,但是跑步也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必须掌握标准动作,才能不造成训练伤害,很多人没有标准的训练动作进行跑步,造成了膝盖不可逆的伤害,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健身训练中,跑步的门槛是最低的,所以说跑步机总是满满的,但是不建议大家使用跑步机进行跑步训练,跑步机对膝盖是有一定伤害的,跑步机主要的作用,还是用来热身比较好,如果长时间用跑步机来做有氧运动的话,可能会对膝盖造成伤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跑步是非常需要毅力的,大多数人都是抱着满满的热情开始跑步,但是坚持不了几天就会放弃了。跑步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收获好处。 建议你从短距离的慢跑开始,让自己的身体逐渐适应,而且在跑步前要充分地进行热身,跑步后,要充分进行拉伸,每周都要有休息的时间,不要少于两天,要给身体充足的休息,不要让身体过于疲劳,也不利于长期以往的坚持跑步,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第4个回答  2021-01-24


跑步本身不伤膝盖
做好热身,注意保护膝盖
岁月不仅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容颜,也改变着我们的血管。血管硬化是衰老的现象之一。即便在健康个体中,血管硬化也会增加心血管风险,它还与痴呆症、肾脏疾病有关。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已经被证实对身体有益。



长期影响
跑步被认为是一种对抗血管老化的潜在策略。通过观察最为普及的运动之一跑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期刊》的一项研究表明,马拉松新手中,坚持半年赛前训练的健康人群,血压和主动脉僵硬程度都有所改善,相当于血管年龄逆转了4年。

从2016年和2017年伦敦马拉松比赛选手中,研究纳入了138名第一次跑马拉松的健康跑者。这些受试者平均37岁,49%为男性,没有心脏病史,在研究开始前每周跑步不超过两个小时。

赛事组为这些跑者提供了“新人训练计划”,在比赛前的6个月内,每周跑3次,共跑6-13 英里(9.6-21 km),难度循序渐进。

研究人员也允许跑者选择相应的替代训练。

在他们训练之前,以及马拉松赛事结束的1周后、3周内(以避免运动的急性影响),研究人员测量了他们的血压,通过心血管MRI检查评估了主动脉僵硬程度。同时,根据他们的实际年龄以及主动脉的3处僵硬程度,评估了血管的生物学年龄。

结果显示,训练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4 mmHg和3 mmHg。总体而言,随着训练的进行,这些跑者的主动脉僵硬程度有所改善,在主动脉的远端处最明显,其可扩张性提高了9%~16%,这相当于“主动脉年龄”逆转了近4年。在跑得较慢的老年男性跑者中,这种获益最明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