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的豆腐为何如此出名?

如题所述

“八公山豆腐出名”源于汉代的“淮南王刘安”和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据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清朝汪汲的〈事物原会〉说:西汉古籍有“刘安作豆腐”的记载。刘安是汉刘邦的孙子,建都于寿春(即今寿县),招宾客,方士数千人,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八人,号称“八公”。刘安常在八公的陪伴下,炼长生不老之灵丹妙药,不想炼丹不成,反以黄豆.盐卤(又有说石膏)做成豆腐。关于八公山豆腐还有一种传说:刘安在家炼丹不成,胸中烦闷,外出散心,忽见对面北山下来八位老人,虽须长齐胸,但神采奕奕,健步如飞。刘安大惊,疑是神仙,便求长生不老妙方,老人说是吃了用磨碎大豆做成的食物。刘安如法炮制,得豆腐。从此,豆腐之法就从八公山下传播开来。
  </B> 有着“食品之冠”美誉的豆腐,其发源地淮南,人们不再仅仅将豆腐作为餐桌上的佳肴,而是通过豆腐这个桥梁,扩大与世界各国朋友的交流合作,促进淮南市的经济繁荣与发展。美味豆腐正成为发展经济的纽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08

八公山豆腐是选用八公山地区的黄豆和八公山山泉水,经过选料—浸泡—磨浆分离—煮浆—凝浆等工艺后制作而成。制作出的八公山豆腐不但鲜嫩可口、色白如玉,更富含钙、铁、磷、镁和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

八公山豆腐在2008年和2014年分别获得最佳地理标志产品和入选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

八公山在安徽

据说,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刘安即淮南王位后,他喜欢修仙求道,于是广招术士千百人,聚集山中修仙讲道,山以人名,所以此山亦称“八公山”,八人在修仙求道方面比较出色,刘安就和他们在八公山上炼制长生丹药。

一次,刘安在配制丹药的时候,不小心把丹药用的石膏掉进豆浆里,奇迹出现了,纯白的豆浆慢慢地凝成絮状,最后变成了鲜嫩柔滑的豆腐。偶然得到了美味的豆腐,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八公山由此成了中国豆腐的发源地。

第2个回答  2013-11-12
八公山豆腐为西汉淮南王烧药炼丹,偶以石膏点豆汁而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豆腐中质量最好的数淮南八公山一带,叫做“八公山豆腐”。这种豆腐采用纯黄豆作原料,加八公山的泉水精制而成。当地农民制作豆腐的技艺世代相传,很多人都掌握了一套好手艺,做出的豆腐细、白、鲜、嫩,深受群众欢迎。八公山是豆腐的发祥地。八公山豆腐制作精细,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口感如金镶玉,外香脆,内细嫩,虾籽吐鲜,木耳佐色,笋脆和口。
“八公山上,风声鹤戾,草木皆兵”。这是古代著名的“淝水之战”后对秦荷坚败退时的描述,岂知这八公山还是豆腐的起源地。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敬汉淮南王刘安”。 原因: 八公山豆腐何如此有名,不仅因它是起源地,还以精工细做,品质优良,风味独特而名贯古今,尤其是采用八公山泉水精制,成品晶莹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质地细腻,清爽滑利,用手托着晃动而不散碎。此菜实为素菜之珍品,更为寿县传统名肴。
豆腐节每年都是在9月15日-9月17日举行,一般安排都是15日上午是八公山旅游节开幕,然后当天晚上是正式的豆腐文化节开幕式(也就是常讲的豆腐节晚会),17日晚上是豆腐节大型焰火晚会(闭幕式),中间这几天都是各个签约仪式,再然后这期间一直到国庆节结束,在龙湖公园都有大型灯会.
豆腐文化节以其浓郁的地方风情、独特的文化内涵及其大众性、开放性、娱乐性,获得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节庆产业十大品牌节庆”,是淮南向世人展示城市形象、进行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窗口。1992年以来,淮南每年都要举办一届豆腐文化节,为淮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仅2007年,淮南就接待中外来宾近2万人次,游客超1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400万元人民币,招商引资签约项目63个,总投资额55点几亿。
豆腐文化节以“豆腐”为媒、依节造势、扩大开放、促进发展,引导社会参与,依照市场运作、经营节庆的办节模式,通过举办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掘淮南豆腐发源地的文化内涵,将中国豆腐文化节打造成为淮南乃至安徽一张亮丽的名片和老百姓喜爱的盛大节日,进一步提升淮南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向世界展示淮南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
从七九年去淮南上学那天起,就听说了”八公山下,草木皆兵”的故事,知道了八公山下还有与众不同的豆腐,回来时还跟人家吹,说八公山的豆腐就是和别的豆腐不一样,放在水里,不浮上水面也不沉下去.说真的,当时我还真不知道八公山的豆腐有什么不一样,那里因为条件有限,人们的经济意识也不高,在淮南呆了几年,也没尝过八公山豆腐的滋味.三十年后,在淮南举办了多届”豆腐节”之后,有幸吃了一次豆腐宴,才真正了解了八公山的豆腐.
我不曾作过深入的调查,只知道马鞍山当涂县境内,有不少人去河北秦皇岛磨豆腐,我还真没听说那里的豆腐有什么特别,磨豆腐怎么也成了安徽人挣钱的方式.当涂县的新市镇几乎家家外出磨豆腐,成了当地一项谋生的主要门路,他们就是用”豆腐”搭起了一座座小楼..与他们相比,八公山的豆腐可能就是”豆腐中的极品”了,显得那样的”高贵,清雅”,怪不得不为世人所知.
改革开放后,淮南也意识到了豆腐里蕴藏着巨大经济价值,把八公山的豆腐作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开发挖掘出了豆腐的潜能,成为一方致富重要的手段.现在到了淮南,不吃一次”豆腐宴”,就像上了北京不吃一只”全聚德烤鸭”一样遗憾.八公山豆腐成了淮南的一名亮丽的名片.
令人遗憾的是,正宗的八公山豆腐只有在八公山地区才能吃的上,也许是因为豆腐本来就是农家小菜,上不了大雅之堂的缘故吧.洞山是淮南市政府所在地,30年前,淮南市政府八层办公大楼在全省就算漂亮的了,那一块的交通,环境,绿化等都非常优雅,接待外地的主要宾馆都设立在那里,但我不知道,既然是市中心主要位置,为何没有哪家酒楼专设”豆腐宴”呢,也许我对当地情况不是太了解,也许那里全是高档的”豆腐宴”,我们这些普通的市民上不了这个档次,只得去八公山去吃低档的豆腐宴;或是八公山地区有个森林公园,八公山豆腐又出于此,所以在主要街道没有设立豆腐相关的专卖.如是这般,那去八公山的道路,交通应要好好地整治一番吧,那里的环境应要好好地整理整理吧,这才能给外地来的游客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当地人可把那里叫作”西部地区”啊,其含义应很清楚了..再说,正因为八公山是豆腐的发祥地,那里的酒楼,宾馆也应该上点档次,不能真的让客人感受农家风味吧.
豆腐宴虽然好吃,但也有些遗憾.去前妻女开玩笑说回来时给她们带些什么好吃的,我每次外出都要带上一些当地的土特产,例如去绍兴要带些绍兴老黄酒,臭豆腐干之类的,就是去铜陵,也要带上一瓶泡制的生姜,可惜淮南除了豆腐宴,除了有一些酒店有豆腐宴之外,其他地方没有与之相对应的高,中,低档豆腐宴,没有形成规模,更没有开发出系列产品,使之产生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这次让妻女失望了,只能空手而归.
八公山豆腐也蕴藏着丰厚的经济价值,综合开发,科学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导工作,并可成为淮南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淮南新亮点,成为淮南一张亮丽的名片.发展是不是有科学含量,就看能不能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能不能为当地的文化增添新的内容,能不能为百姓以实惠,这是最好的检验标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