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盐有什么危害

如题所述

急性中毒:

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进入人体后,可使血液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致使组织缺氧,并对周围血管有扩张作用。急性亚硝酸盐中毒多见于当作食盐误服。中毒的主要特点是由于组织缺氧引起的紫绀现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头晕头疼、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一般人体摄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可引起中毒,超过3克则可致死。

亚硝酸盐的致癌性及致畸性:

亚硝酸盐的危害还不只是使人中毒,它还有致癌作用。亚硝酸盐可以与食物或胃中的仲胺类物质作用转化为亚硝胺。

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可引发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因此,我们应多吃一些大蒜、绿茶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这些食物都可以防止胃中亚硝胺的形成或抑制亚硝胺的致癌突变作用。

另外,亚硝酸盐能够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6个月以内的婴儿对亚硝酸盐特别敏感。研究表明,5岁以下儿童发生脑癌的相对危险度增高与母体经食物摄入亚硝酸盐量有关。此外,亚硝酸盐还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造成婴儿机体组织缺氧,皮肤、黏膜出现青紫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12
亚硝酸盐是工业用盐,常见的亚硝酸盐有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为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或颗粒粉末,无臭,味微咸涩稍苦,易潮解,易溶于水,是一种剧毒品.亚硝酸盐在建筑工地用于水泥防交流剂,锅炉水的软化剂,在食品业用于肉制品的发色剂,但在国家标准中,肉制品的亚硝酸盐含量是被限制使用的.由于亚硝酸盐的外观很像食盐,碱面,白糖和发酵粉,因此常被误食而引起中毒.此外,亚硝酸盐在人体中易跟蛋白质中的胺类物质结合,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亚硝胺在天然食物中含量极少,最易引起胃癌,食道癌和肝癌,也会引发鼻咽癌和膀胱癌.
腌制食品中多含有亚硝酸盐,比如腌肉常用亚硝酸钠,它跟肉内的肌红蛋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硝酸基肌红蛋白,可以使熟肉变得鲜红,并能抑制梭状芽孢杆菌及肉毒杆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贮存时间.现在肉食品多用真空包装,而肉毒杆菌能在真空条件下生长繁殖,故火腿,香肠等都常加亚硝酸盐.
此外,亚硝酸盐还和农作物中的硝酸盐有关.硝酸盐本身毒性不大,但它进入人体后在硝酸还原菌的作用下很容易转化为亚硝酸盐.我国氮肥施用量按单位种植面积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倍以上.土壤中氮肥含量高,农产品中硝酸盐含量也高.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人群每日膳食摄入硝酸盐为300毫克,其中来自蔬菜的占80%~90%.尤其是经常食用以叶,茎,根为主的蔬菜的人,体内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较多.据2003年对北京蔬菜硝酸盐含量的调查,依次为绿叶菜>白菜类>根茎类>瓜茄类>葱蒜类>豆类>果类>水生植物类.尤其是硝酸盐在硝酸还原酶的作用下形成亚硝酸盐,使得蔬菜在储存或腌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迅速上升.
实际上,蔬菜腐烂时有大量细菌产生,形成大量的亚硝酸盐.如果腌制蔬菜时没腌透的话,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也比较多.一般蔬菜腌制半天以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增多,逐渐达到高峰后开始降低,需30天左右才达到允许食用的水平.腌制蔬菜时,酸性物质不利于亚硝酸盐生成,因此,采用低盐,高温,厌氧,加酸,加糖等方法可降低亚硝酸盐含量.但是如果腌制用的容器,水,菜或腌制时受细菌污染,也会使亚硝酸盐增多.
在肝癌的高发区,腌菜中亚硝胺的含量就很多,其检出率高达60%.食道癌高发区的河南林县大多数井水都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而且该地区居民泡菜和腌菜的食用量也很大.专家认为,为了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和亚硝胺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
1. 防止食物霉变或腐烂变质.不吃或少吃剩饭剩菜和没腌透的菜,不吃已腐烂变质的食物.
2. 多吃新鲜果蔬.新鲜果蔬不仅亚硝酸盐含量低,而且维生素C含量高,维生素C能阻断亚硝酸胺的合成.
3. 多吃能降低亚硝酸胺危害的食物.大蒜中的大蒜素能抑制硝酸还原菌的生长,减少硝酸盐在胃内转化为亚硝酸盐,从而减少亚硝酸胺的合成;茶叶内的茶多酚,猕猴桃,沙棘中含有维生素C,黄酮等天然抗氧化剂,能阻断亚硝胺的合成,淬灭自由基,降低致癌作用.
4. 农业上施用钼肥.钼肥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硝酸盐含量.例如,白萝卜和大白菜施钼肥后可平均降低亚硝酸盐含量26.5%.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1-04

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成人摄入0.2一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亚硝酸盐同时还是一种致癌物质,据研究,食道癌与患者摄入的亚硝酸盐量呈正相关性。

亚硝酸盐的致癌机理是:在胃酸等环境下亚硝酸盐与食物中的仲胺、叔胺和酰胺等反应生成强致癌物N一亚硝胺。亚硝胺还能够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6个月以内的婴儿对亚硝酸盐特别敏感,临床上患“高铁血红蛋白症”的婴儿即是食用亚硝酸盐或硝酸盐浓度高的食品引起的,症状为缺氧,出现紫绀,甚至死亡,因此欧盟规定亚硝酸盐严禁用于婴儿食品。

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速,一般潜伏期1一3小时,中毒的主要特点是由于组织缺氧引起的紫绀现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

头晕、头疼、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iknow-pic.cdn.bcebos.com/7c1ed21b0ef41bd53676f1ee5fda81cb39db3d86"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7c1ed21b0ef41bd53676f1ee5fda81cb39db3d86?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c1ed21b0ef41bd53676f1ee5fda81cb39db3d86"/>

扩展资料:

一、预防措施

1、蔬菜应妥善保存,防止腐烂,不吃腐烂的蔬菜。

2、食剩的熟菜不可在高温下存放长时间后再食用。

3、勿食大量刚腌的菜,腌菜时盐应多放,至少腌至15天以上再食用;但现腌的菜,最好马上就吃,不能存放过久,腌菜时选用新鲜菜。

4、不要在短时间内吃大量叶菜类蔬菜,或先用开水焯5分钟,弃汤后再烹调。

5、肉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用量要严格按国家卫生标准规定,不可多加。

6、苦井水勿用于煮粥,尤其勿存放过夜。

7、防止错把亚硝酸盐当食盐或碱面用。

8、多食入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及新鲜水果等。

9、蔬菜食用前沸水浸泡3分钟处理,马铃薯放在浓度为1%的食盐水或维生素C溶液浸泡一昼夜。

二、来源

1、食物中作为发色剂和防腐剂的亚硝酸盐。

2、从食物中添加的硝酸盐转化而来。

3、蔬菜,尤其是从不新鲜的蔬菜中转化而来。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亚硝酸盐#7"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亚硝酸盐">百度百科-亚硝酸盐

第3个回答  2020-10-30

腌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进食这些腌制品中的硝酸盐,被道中的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可引起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是氧化剂,能够使血红蛋白被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明显下降,造成人体的组织缺氧,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4个回答  2019-01-04
亚硝酸盐与人体血液作用,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