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呢?

如题所述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在《史记》的记载中,人们可以了解到,屈原是楚国的大臣。屈原一心想着联和齐国对抗秦国。然而,屈原的想法却遭到了反对,最后屈原遭遇陷害,被贬黜。在流放期间,当屈原得知楚国被秦国攻破之后,伤心欲绝,抱石投汨罗江。
据悉,在屈原死后,楚国的老百姓都悲痛万分。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遭到鱼虾的侵蚀。人们都自发的向江中投粽子。
在端午节吃粽子已经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节日习俗,无论南方和北方的老百姓,都会在这一天吃粽子。在这一天,人们都会通过吃粽子来祭奠屈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8

黍崇拜到以黍祭祀

早在先秦乃至更早的时候,人们的主食有黍、稷、稻和麦等。这些主食中,黍不仅可以做饭,还能酿酒,做糕点等。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此也产生了农作物崇拜,即用祭黍和用黍祭祀先祖、鬼神等。

先秦文献中,多次提到过用黍祭祀的事情。

《礼记·月令》载:仲夏之月,农乃登黍,月也,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

这段话怎么翻译,有争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天子祭祀先祖的时候,用到了黍。这里的黍自然不是生黍,肯定是煮熟后的。

角黍为何是牛角状?

煮熟后的黍饭,要用菰叶或者其他叶子裹成牛角形状,称之为"角黍"。为什么要做成牛角形状的呢?

原来,古代天子祭祀的时候,要用牛羊猪三种动物。这三种动物在准备祭祀前,要放在牢中养着,所以也称之为"牢"。但是天子和诸侯的牢,有区别。诸侯只能用猪羊,称为少牢;天子用牛羊猪,称为太牢。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牛在古代一直都用于耕地,如果杀牛太多,那么用来耕地的牛就会少了。而中国又一直是农耕国家,耕地种地太重要,为了保护牛这种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历代皇帝都禁止杀牛,如果偷偷杀牛或者吃牛肉还会被惩罚。

又不能杀牛祭祀,又必须用牛,怎么办?

古代聪明啊!他们用代替物,比如牛角状的东西来代替牛,这样既能表达祭祀之礼,又没有真的杀牛,一举两得,完美!

于是,黍就被做成了牛角状。

南北朝时期,随着南北方饮食交流,角黍和南方筒饭的结合,形成了粽子。

为何要在端午吃粽子纪念屈原?

最初的时候,是夏至日吃粽子,这个在《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当时和屈原还没有关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02
01 传说公元前340年,屈原不忍面临亡国之痛投河自尽,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粽子便由此改进而来并慢慢成为端午美食,以此纪念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

在《史记》记载,屈原是楚国的大臣。屈原一心想着联和齐国对抗秦国。然而,屈原的想法却遭到了反对,最后屈原遭遇陷害,被贬黜。在流放期间,当屈原得知楚国被秦国攻破之后,伤心欲绝,抱石投汨罗江。

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

《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美食。

除了纪念屈原一说,端午节吃粽子还有以下几种说法:

说法一:“九子粽”的传说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也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说法二:求子

端午节中,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第3个回答  2020-11-08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直至今日,我们除了吃粽子,还会划龙舟,这些传统节日活动一直影响着我们世世代代子子孙孙……

第4个回答  2021-03-26
说到我国的端午节为何要包粽子吃呢?其实我们的祖先很早学会用火熟食,以大叶植物叶片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或是扔进沸水中煮熟剥叶而食,曾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食俗,它通常发生在大叶植物分布普遍的南方,同在新砍的竹筒中贮米加水,置火上烧烤成熟食一样,属于南方稻作民族制作食物的古老方法,还有就是五月节也称“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北方角黍已与南方筒粽统称为粽,它们曾都是端午节的祭祀用品,南北朝时被用来纪念屈原。及至唐代,北方的黍渐渐为糯米代替,一直流传到现在的端午节吃粽子的民俗文化了。这也是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的风俗习惯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