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国家元首的礼炮21响,政府首脑的礼炮19响的来历是什么?

如题所述

鸣放礼炮起源于英国。据说400多年前英国海军用的是火炮。当战舰进入友好国家的港口之前,或在公海上与友好国家的舰船相遇时,为了表示没有敌意,便把船上大炮内的炮弹统统放掉,对方的海岸炮舰船也同样做以表示回报。这种做法以后就逐渐成为互致敬意的一种礼仪。由于当时最大的战舰装有大炮21门,所以鸣炮21响就成了一种最高礼节。
鸣放次数与战舰级别(装炮门数)相当。21响为最高,以下次数为19、17、15、13响。据说当时认为双数不吉利,因此,舰炮都是单数,现在也有鸣双数的。
另一说,鸣放礼炮起源于英国。17至18世纪,英国已成为当时头号殖民帝国,世界上几乎每块大陆都有它们的殖民地。英国军舰驶过国外炮台或驶入外国港口时,蛮横地要求所在国内向他们鸣炮致礼,以示对英国的尊重和臣服。作为回礼,英舰一般鸣炮7响。但是,英国殖民主义者认为弱国与强国、殖民地与宗主国不能平起平坐。英舰鸣一声礼炮,别国应报3声。这样三七二十一声,礼炮的习俗就诞生了。不过,后来随着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走下坡路,英国军舰也开始改为鸣21响礼炮,以示平等。
现在的国际通例是,迎送国家元首或其他相应级别的人,鸣炮21响;迎送政府首脑或其他相应级别的人,鸣炮19响;迎送副总理级官员,鸣炮17响;依此类推,均取单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