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的故事及寓意

如题所述

庖丁解牛的故事及寓意如下:

故事:

秋凉时节,天高云淡,庄子信步来到濮水北岸牧场上,只见遍地牛群,他捋着胡须,陶醉了。庄子突然想起今天庖丁要参加技能大赛了,于是快步前往。

只见庖丁注目凝神,提气收腹,气运丹田,他表情凝重,运足气力,挥舞牛刀,寒光闪闪上下舞动,劈如闪电掠长空,刺如惊雷破山岳,只听咚的一声,大牛应声倒地。

再看庖丁手掌朝这儿一伸,肩膀往那边一顶,伸脚往下面一抻,屈膝往那边一撩,动作轻快灵活。庖丁将屠刀刺入牛,皮肉与筋骨剥离的声音,与他运刀时的动作互相配合,显得是那样的和谐一致,美妙动人。

就像踏着商汤时代的乐曲《桑林》起舞一般,而解牛时所发出的声响也与尧乐《经首》十分合拍,这样的场景真是太美妙了。不一会,就听到“哗啦”一声,整个牛就解体了。

站在一旁的文惠君不觉看呆了,他禁不住高声赞叹道:“啊呀,真了不起!你宰牛的技术怎么会这么高超呢?”庖丁见问,赶紧放下屠刀,对梁惠王说:“我做事比较喜欢探究事物的规律,因为这比一般的技术技巧要更高一筹。”

我在刚开始学宰牛时,因为不了解牛的身体构造,眼前所见无非就是一头头庞大的牛,等到我有了3年的宰牛经历以后,我对牛的构造就完全了解了。现在我宰牛多了以后,就只需用心灵去感触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

“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19年了,宰杀过的牛不下千头,可是刀口还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的锋利。”在满堂喝彩声中,庖丁轻松夺冠。

寓意:

该成语揭示一种养生处世的方法。庄子以刀喻人,以牛体组织喻复杂的社会,以刀解牛喻人在社会上处世。庄子认为,人应当找到一条能够适应社会的生存道路,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就不会受到伤害。

该成语形象地说明了,人只要掌握了客观规律,灵活运用,就能从必然中解放出来,获得真正的自由。在反复实践的时候也应该注意掌握方法,而不是盲目重复。

成语运用示例:

1、唐·高适《奉酬睢阳李太守》:“著鞭驱驷马操刃解全牛。”

2、唐·杜牧《牧陪昭应卢郎中叙旧成二十二韵》:“印组萦光马,锋铣看解牛。”

3、宋·无名氏《宣和画谱·道释二》:“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皆以技进乎道。”

4、宋·文天祥《金匮歌序》:“辨证察脉,造道人妙,如庖丁解牛。”

5、宋·苏轼《文与可画贫笃谷偃竹记》:“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