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判断去国企是正式编制还是合同工,应该怎么判断呢?

如题所述

能进入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是大部分求职者的梦想。特别是在公共号码、网站、朋友圈等频道看到相关招聘信息,对准备入职充满了喜悦。因为一切都很合适,所以从面试到入职的过程都很顺利。但是对一些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太幸福的开始。直到入职后的第一份工资出来,我才发现这家国企好像没那么好,比私营企业挣得少。父辈常说,找工作要找全职工作。也就是说,要有编制。否则,进入国企也不如想象的那么好,所以入职前可以掌握这几点,很容易辨别是否有编制。


签订合同进入某部队时,签订合同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是对企业和人才的双重保障行为。在签合同的过程中,大部分人都是走马观花式浏览,什么都不看就直接签。求职者仔细观察签订合同的对象,就能知道是不是与目标国企和第三方的合同,因此很容易“进入”。

社会保障缴费年限除工资外,社会保险对人们找工作还有重要的一点。由于基础养老金制度改革,社会保险分为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被认为是养老保险改革前的工作年限,但部分合同工的工作年限不包括在缴费年限内,因此退休后或医疗保险报销等可以成为比全职员工少的钱。

入职路径目前,“编制”一词已经严重弱化,但在央企国企,同一员工仍然受到不同待遇,关键是全职员工也是劳务派遣。对职员来说,有些人通过朋友介绍知道招聘信息,有些人找熟人进入企业,有些人通过新鲜招聘或社会招聘,经过一层考试、审查、面试等进入企业。在公共企业混10年也有人没有编制,大学毕业生入职后经过几个月的审查期,可以成为全职工作。这么说,自己强是有道理的。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在辨别企业信息,以及自己和企业的劳务关系方面,一切都可以变得明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6
可以直接像编制管理办公室询问,问你所在的单位有没有向政府给你申请编制。不过既然自己都不知道有没有编制,多半是没有,入编手续应该是没有办过的。也可以问给你发工资的部分,如果你的工资来自于单位自筹就是没有编制,如果工资来源于政府财政部分拨款就是有编制。也可以问上级人事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人社厅,人社局,某局人事处之类的名称,本机单位就不用问了),你所在的单位有没有向人事主管部门为你申请编制并审批通过。看国资委有没有给你办理入编手续,或者直接问国资委的编办部门编制的人员名单里有没有你的名字,也可以看有没有机关的正式发文任命你在移动上班。
第2个回答  2021-06-16
如果你是正式编制,那么公司就会为你缴纳五险一金和社保,如果你只是合同工,那么你就没有这些福利。
第3个回答  2021-06-16
通过企业的行为判断,如果企业让你签订劳动合同,说明你就是合同工。
第4个回答  2021-06-21
招聘公告会写明正式还是劳务派遣。如不清楚可以咨询本单位人事部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