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题所述

体内湿气重的症状是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4
湿气重是什么原因?

饮食油腻、缺乏运动、多吃、熬夜、压力大等都会导致肠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谢失调,从而造成体内湿气重

如何祛除体内湿气?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体内水分调控失衡,湿留体内,影响身体健康。此外,现代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也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谢失调。那么,怎样才能祛除体内的湿气呢?还得从改善生活习惯入手。
  
第1招  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第2招  饮食应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第3招  避开环境的湿气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生活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是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的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
  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水分,吹干头发。
  4.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保持空气的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5.水分摄取要适量。
  
第4招  薏米煮粥,淮山煲汤
  
祛除体内的湿气,其实有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起作用,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甚至还可以起到美容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选择红豆、茯苓、淮山、党参等,放到煲汤材料中,或者煲成粥、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湿,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适宜尿多的人食用。
  
第5招  妙用葱、姜、蒜
  葱、姜、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第2个回答  2018-11-28
气候因素
1 、当夏秋之交,天气多雨,地气多湿,湿热氤氲,水气上腾,湿气浓重,人们在阴雨连绵的湿气严重的环境中,常常会感觉到困倦乏力,或混混欲睡,或食欲减退,或表现为大便稀薄,湿气重的人群也多会在夏秋季节容易生病。
环境因素
2、 久居于潮湿环境中,或者涉雨淋水,或者从事水上劳动,或者汗湿沾衣等环境因素都容易让湿邪侵袭人体,导致人体出现湿气重的症状。
脾脏功能虚弱
3 、中医认为脾脏主水,其主要生理功能为运化水湿,如果脾胃的功能失常,运化功能减弱或者不足,就容易出现体内水湿不能及时运化,进而出现内湿集聚而表现出湿气重的病机状态。
饮食失调
4、有些人平日多喜欢食用生冷、肥重厚腻的食物,过量的食用可以损伤脾阳、阻碍脾胃气机,同样可以影响到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导致湿气遏于体内,气机升降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出现头重、腹泻等湿气重的症状。
湿气重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所以找到原因加以改正之外,还需要及时调理,最好的没有副作用的调理方式就是喝德辅湤清槽嗏,植物草本,自然滋养,适合湿气重的人调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8-25
湿气重有内湿和外湿之分。自然界的六气太过时不适合人体正常的适应即为六邪。而此处的外湿即为自然界湿气太胜侵袭人体,由于湿为阴邪易袭阳位其性重浊所以感受湿邪时会有头痛如裹困重等感觉。又因其重浊粘腻往往伴有肢体困重麻木的感觉。另外脾喜燥恶湿,易被湿邪所困出现脾虚生内湿的症状,肌肉酸痛倦怠乏力,纳呆食少,便溏完谷不化口中粘腻等。观其舌苔厚腻,察其脉象濡临床间夹其他征象都表现出湿气重的症状体征。
避免湿气进入体内10法:
1、早中一杯德甫的湿清草茶,内部调理,祛走“湿”气
2、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地板湿了,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
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3、避开生冷: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4、少食甜腻食物: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别吃伤脾胃的食物。比如,凉拌食品,冷饮。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为“甜腻化湿”。
5、酒助湿邪,酒精少碰为好。
6、在外洗头时,千万不要用了洗发精后湿头发按摩,这样会使湿气进入头皮(要吹干头发后再按摩)。
7、洗完澡(头)后要充分擦干身体水分;
8、尽量不要住地下室(潮气重),热天也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9、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还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别让水分湿气包裹你的身体(淋雨后要及时换上干衣服)。
10、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盖潮湿的被子,也即被子(垫絮)要经常晒。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2-06
在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湿气!什么原因导致的体内湿气重!
1、湿,是人体的垃圾
形象的说,湿是咱们身体的垃圾,是粘滞的脏东西!体内有垃圾,必然影响咱们身体整体的健康情况。
2、湿,分内湿、外湿
湿,有两种,一个是自然界的湿邪(外湿);另一个是身体自己产生的湿邪(内湿)。
3、外湿,易与其他邪气共同危害健康
外湿,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比如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很难祛除。
4、内湿,主要是脾胃受损所致
现代人贪凉、熬夜、不爱运动,脾胃越来越虚,由此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脾的运化功能受到伤寒,水湿聚积体内,形成内湿。体内湿气重的根源在于脾的运化和输布津液的功能失调,引起水湿、痰浊在体内蓄积停滞致病。所以祛湿的根源在于健脾,脾虚了,无论怎么去湿气,都会不断复发。只有祛湿和健脾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告别湿气。
搞明白了湿气的根源那就好解决了,首先于外你要少接触潮湿的环境,避免湿寒入体的同时,要每天喝德浦的湿青騲茶于内调理脾胃,提升脾的水湿运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体内湿气重的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