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支座负筋是怎么标注的呢?

1,通长筋是不是只在中间标注?,
2,如果支座两边梁长不同,支座负筋怎么取呢?
我是初学者,不然这么简单的问题就不会问了

 在结构施工板图中有标注,在11G101-1图集中也有标注。这叫负弯矩筋,在板面上布置。标注:Φ 8@150mm 即:(直径)8(mm)@(等距离)150(mm)。
  支座负筋:指位于梁支座上部承受负弯矩作用力的纵向受力钢筋,俗称扁担筋、压梁铁。有些地方称之为盖筋。
  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
  梁支座上部纵向受力钢筋,

  有贯通与非贯通之分。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通常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
  端支座负筋和中间支座负筋就是梁两端的和中间的钢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05
能原位标注就把几根梁统一标注,不行的话就在梁平面图的上部的左右各自集中标注自己的负筋
第2个回答  2010-12-06
1.上不通长筋标注在集中标注里面,下部通长筋可以标在集中标注里也可以标注在梁下部中间处;
2.支座负筋长度取1/3Ln左+1/3Ln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