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了什么?

如题所述

皮格马力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相传,他性情孤僻,一人独居,擅长雕刻。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他的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并取名叫加勒提亚。他和雕像久久依伴,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加勒提亚被他的爱感动,从架子上走下来,变成了真人。皮格马利翁娶她为妻,他们的女儿帕福斯是塞浦路斯南部海岸同名城市的始祖。后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L F.Jacobson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我们的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对员工的期许(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员工的表现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在这种效应的影响下,员工可能会给予管理者积极的反馈,按照领导的期望行事并最终达到成功。但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负面反应。举例来说,当管理者对某个员工的表扬和鼓励少于对其他员工的表扬,却没有明确指出为何而受表扬的细节,那么,管理者对员工的期许就不会那么见效,可能还会起反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16
谈到皮格马利翁效应首先介绍一个心理学实验。
西方心理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
与此实验相反,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自己、家人或老师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所以人们通常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期待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跌落。
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仅仅上小学上三个月就被开除了,理由是“智力低下”,但爱迪生的母亲坚信自己的孩子决不会是傻瓜,经常对爱迪生说:“你肯定要比别人聪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书,”爱迪生得到了母亲的鼓励,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电灯、电影、录音机等都受惠于爱迪生的发明,受惠于爱迪生的母亲无意中运用皮格马利翁期待效应所产生的神奇力量。因此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如果能灵活运用皮格马利翁期待效应,必将收益无穷。
第2个回答  2007-02-16
皮格马利翁是古代塞浦路斯的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后来竟使这座雕像活了起来。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它是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首先发现的,罗森塔尔等人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中,每个年级各抽出三个班级进行测验。他们随机抽取一些学生的测验结果,然后告诉各任课教师哪些学生将会表现出明显进步,(其实这些学生完全是实验者们随机抽样的,任课教师不知道)。八个月后,再进行测验,发现被指为可能进步的学生成绩确实进步了。教师在关于学生品行的评定中也给了这些学生以好意的评定。除任课教师外,这些学生的名单并未向任何其他人泄露,所以他们认为这个结果是从任课教师的期待中产生的。罗森塔尔借用希腊神话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名字,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这种现象说明教师的期待不同,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方法也不同,儿童受到的影响也不同。

参考资料:http://bk.baidu.com/view/99112.htm

第3个回答  2007-02-16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而皮格马利翁效应则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等领域的科学术语。皮格马利翁效应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第4个回答  2007-02-16
说明一句古训的真实性,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你对某一个体的期望被对方感知时,期望就会对该人的潜意识起影响,从而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带来好的业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