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魏国是如何衰落的呢?

如题所述

贤人每朝每代都有,每个国家也有。政府里之所以没有,那是因为领导不会任用贤人。

没有贤人,国君的决策就没有人来纠正。魏国,就是一个典型。

△三家分晋△

1

最初,魏文侯任用李悝率先实行改革,提升了魏国的经济实力,完善了魏国的法律;任用吴起,在河西地区扩地千里,西秦南楚,统统不敢来犯,同时训练出魏武卒,东征齐国,震慑中原,使得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国。

魏文侯一生忙着建国大业,疏于儿女教育,未能把“用人为贤”的道理给儿子魏击吃透。结果年轻的魏击一上台,完全瞧不起他爹留下来的老人,先是认命田文为相,后又把这个位置给了妹夫公叔痤。

△吴起塑像△

2

吴起眼看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但国君两次选拔宰相都没有考虑过他,于是开始有点怨气。公叔痤趁机排挤,吴起跑到楚国去了。魏国河西从此受楚国威胁。

吴起跑了,段干木、田子方等人也老了,能规劝魏武侯的人基本就没有了,即使有,相信也会被公叔痤排挤掉。于是,魏武侯开始实施自己的“远大”战略思想,四处开战。

前387年吴起还在的时候,魏武侯就开始南征北战:打了郑国打秦国,杠完楚国杠齐国。

在外打成一片不过瘾,又开始跟兄弟打起来了:前383年,魏武侯居然出兵帮助卫国对抗赵国。从此兄弟分分合合,纠缠不清。直到魏武侯去世。

趁着魏武侯的死,赵、韩作妖,参与魏国继承人的争夺,把魏国造作了一回。

△古代战争△

3

跟魏文侯没有好好教育好孩子一样,魏文侯更加没有教育好孩子。所以魏惠王登基后,虽然国家有能人,他却看不到,活生生把魏国再次崛起的机会放弃了。

魏惠王时期的能人,首推当然是卫鞅,可惜魏惠王根本不听公叔痤的推荐,完全不把小书记员卫鞅看在眼里,任由他最后去了秦国。

△孙膑与庞涓△

第二个能人就是庞涓了。当然,他只能算半个能人。但是魏惠王不会调教他,看他打仗厉害,大家就一起骄傲。结果庞涓只顾自己的利益,未能为国家留下师弟孙膑,最后自己也被孙膑在马陵射成了刺猬。

第三个能人就真的是厉害的角色。说他厉害,不是因为他能打,也不是因为他有多少实用的谋略,而是他的影响力很大。有多大?一直影响到今天,你说大不大?这个人就是孟子了。《孟子》里的“梁惠文王”就是魏惠王,因为他把都城由安邑迁去大梁了。

△古代士兵△

4

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一个人才离去,魏惠王最终“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打残他的,其中就有从魏国去秦国的卫鞅。打完魏国,卫鞅被秦国封于“商”这个地方,从此就叫做商鞅了。连这个爵位都是魏惠王“送”的,魏惠王真是魏国的败家子了。

魏国辉煌的时刻过去了,就没有什么后来了。我的回答也就到这里吧。

△孟子像△

小结

说到底,事业再忙也要教育好孩子啊!否则,三代之内,必有败家子!

新人登场,请多关照。觉得还行的点赞转发关注来一波吧,谢谢!

△战国中后期局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